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坚信中国的汽车市场一定会成为世界三大汽车市场之一,即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市场,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市场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汽车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不可能靠进口来满足,所以培育和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是必然的,谁也阻挡不住。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报社成立于1984年,1当年报社只有一个媒体——《中国汽车报》,报社的收入模式也相对单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砷国汽车报社先后创办了《汽车族》、《汽车与运动》、《摩托车趋势》等多本杂志,经营收入主要靠广告和发行。如今,中国汽车报社已经形成了以《中国汽车报》为核心的“一报、五刊、两家网站、一个信息中心”的专业化汽车传媒集群,覆盖了多种人群。  相似文献   

3.
说到底,中国汽车僵局的打破,中国汽车业与中国老百姓之间冷战时代的结束,是靠2002年中国汽车业硝烟四起的降价战来实现的。由于长期对汽车产业的保护,使得中国汽车的价格处于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扭曲价格体制中。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年,由于进口车价格下降的预期,使得国产汽车率先降价,引发了全国汽车市场降价的连锁反应。与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们的担心相反,中国的汽车业不仅没有遭到灭顶之灾,反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年。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需要买啥样的汽车?怎样保养汽车?世界的汽车发展趋势是咋样的?都需要一本杂志来给我们读者来做个参考。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会买很多本的汽车类杂志,到现在只是买《中国汽车市场》一本杂志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被誉为当时"人类文明的最新呼声"的汽车首次被西方人引入中国。在近代中国历经风霜雪雨的近半个世纪中,笔者认为汽车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物体",而是一种时代的文化标志,一个强大民族的影子。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究近代国人认识汽车的过程,以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鉴往知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1年7月13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申奥的成功使每个中国人都倍感自豪。同样是7月13日,1956年的这一天也是个令所有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中国历史上第一辆国产汽车驶下了总装配线。同样是激情欢悦,举国同庆,申奥成功带给我们的是对未来7年发展的美好憧憬,而回顾中国汽车工业近50年的发展历史,带给我们的却多少有些无奈。中国的汽车工业几乎是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却仍在蹒跚学步,由国汽车工业从第一辆汽车下线  相似文献   

7.
本篇文章是由KPMG金融咨询服务中国区的PAUL BROUGH先生于2005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汽车零件和产品市场的一篇文章,由本刊编辑部编译。旨在给中国的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借鉴。目前,中国汽车界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从2003年汽车销售的飞速发展到2004年的价格战,2005年又是汽车产业突飞猛进的一年。纵观汽车市场的长期发展,中国汽车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产业要独立还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在这里,PAUL BROUGH介绍了关于中国汽车业在未来发展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福旺 《致富时代》2010,(9):271-272
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的成果无疑是举世瞩目的,其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也飙升到了四分之一。日本汽车靠政府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这三大法宝取得的骄人成绩,无疑是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学习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坚信中国的汽车市场一定会成为世界三大汽车市场之一,即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市场,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市场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汽车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不可能靠进口来满足,所以培育和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是必然的,谁也阻挡不住。  相似文献   

10.
汽车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某种产品相联系,二是与竞争产品相区别,三是保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服务的一致性。对消费者来说,品牌深层次的价值体现在用户的生活方式、自我价值、精神满足、群体归属感等方面,而这几个方面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与发展,汽车品牌的经营与管理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毫无疑问,200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百花竞放的一年,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倍受考炼的一年。北京源流汽车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实态”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下面介绍的是“品牌实态研究”成果之一——汽车品牌认知度研究。  相似文献   

11.
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中国汽车市场》,与中国汽车事业携手走过25个春秋。25年间,我们始终关注着中国汽车市场营销态势。这一次,我们系统回顾、梳理了25年间中国汽车市场成功和失败的典型营销案例,并从这期开始分三期连续刊载。7月上旬,我们还将举办“中国汽车市场营销论坛”,对中国汽车市场新时期的营销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周晓燕 《致富时代》2010,(9):257-258
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的成果无疑是举世瞩目的,其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也飙升到了四分之一。日本汽车靠政府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这三大法宝取得的骄人成绩,无疑是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学习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晓蔚 《市场周刊》2005,(45):37-37
作为2005年中国汽车的收尾之作,广州车展还是吸引了汽车企业的目光。对于本就伐善可陈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一年应付两个大型汽车展览实在是勉为其难。但是它们又不敢轻视来自中国最具实力的汽车消费区——广州车展,于是一些改头换面,勉强称得上新车的改型车就成为了车展上的主力。综观车展,虽然比较热,但仍缺乏亮点。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9月,国家相关人士表示:汽车工业是支撑中国经济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2010年10月末,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以不可逆转的态势突破460万辆。不管是否做好准备,一个令人备感痛苦的汽车社会在中国急速形成。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中国15个城市因拥堵每天损失10亿元,北京每年因为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已高达146亿元。显然,汽车社会正以最坏的方式敲击着中国经济的头盖骨。  相似文献   

15.
争鸣     
《中国市场》2006,(7):8-9
茅于轼:知识产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使用者的利益;张维迎: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减少就业机会;赵航:五大因素缚住中国汽车成长;任志刚:内地外汇交易在港清算可降低风险;徐滇庆:农村信用社改革还要靠市场;  相似文献   

16.
自从中国经济由计划为主转入市场为主以后,营销的地位直线上升。有的企业能靠一个概念火爆全国,有的企业试尽各种营销手段却难以成功,有的企业风光一阵后就销声匿迹,还有的企业却能靠成功的营销不断达到新的巅峰,原因何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诚信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周人 《中国品牌》2013,(12):16-17
李书福在自己3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无数次被歧视、小觑。但天道公平就在于,历史往往由一些大胆质疑既有格局的"小人物"们所创造,所改变李书福,谈起中国汽车,这怕是怎样都无法绕开的名字:他在没人认为民营企业能造汽车的时候,第一个造出了广受中国市场欢迎的低价汽车;他在没人认为民营企业能获得国家允许进入小轿车生产领域时,第一个获得了生产许可……但最让他声名鹊起的,无疑是3年前那桩举世震惊的并购案——吉利,一个只有20多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居然成功地从福特汽车公司手中,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100%的股权。如今,坐在吉利总部的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从2009年开始已经成为全球主打的汽车市场,但是中国汽车尤其是豪华车的整个消费文化,跟全球发达国家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这跟中国的汽车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从2009年开始已经成为全球主打的汽车市场,但是中国汽车尤其是豪华车的整个消费文化,跟全球发达国家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这跟中国的汽车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欧美的汽车发展了一百多年,豪华车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不是太熟悉,但是豪华车伴随着中国汽车发展的历程,中国车的发  相似文献   

19.
马宇 《大经贸》2001,(4):18-24
中国汽车似乎先天就缺点什么,从解放卡车到北京吉普到红旗、上海,总好像带有苏联吉尔伏尔加、美国吉普道奇的影子;更麻烦的是,车型几十年一贯制,结构也畸形,缺重少轻,长期瘸腿走路,仔细一看,中国汽车50年只不过是个摇篮里的老头,国产车发展战略错在哪——  相似文献   

20.
阳子 《市场周刊》2004,(29):29-29
汽车市场连续三个月的下滑,被有关媒体称为“低迷”、“寒流”。然而在一片悲观声中,汽车厂商却传达出不同的观点——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