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消费不足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与西方国家的消费不足具有很大不同,是多种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四种基本形态:一是消费抑致形成的消费不足;二是购买力低下形成的消费不足;三是消费倾向降低形成的消费不足;四是国际市场萎缩形成的消费不足。对于这四种形态的消费不足,应采取分类治理的办法,确定适当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国31个省市2002—2010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人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政府救助费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对农村消费水平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消费环境的四个方面都对农村消费水平存在拉动作用,且这种作用力的大小在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区域差异。应从分地区、抓重点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不同方面出发促进农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4)
文章以1994-2014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消费率、平均消费倾向以及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三个指标,从城乡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居民一般消费和居民旅游消费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居民旅游消费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微  王念 《时代经贸》2021,(1):5-10
消费是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压舱石”。2020年初疫情的出现和快速蔓延,对我国消费的冲击巨大,突出的表现为短期消费需求受到较大抑制,市场出现大幅下滑。进入三季度以来,随着复工、复产、复市全面推进[1][3],国民经济复苏持续加快,带动消费市场逐步加快复苏,推动线上消费、国货消费、回流消费等新消费热点加速发展。随着全球经济加快复苏、我国经济加快发展、国内消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将有利于消费信心恢复、意愿增强、能力提升和环境优化。2020年第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保持3%左右增长,全年消费规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实现4-5%左右增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将在来年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多个领域都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中国新生代消费者在新消费时代下有了许多新的表现。针对中国消费者群体的特殊性,结合国际先进消费方式得出中国式新生代消费态度。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筷子的东方国家和一些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特别是日本、韩国和中国,一次性筷子的消费占筷子的比例极大。单就日本来说,以2004年为例,消费一次性筷子约257亿双。中国一年消费多少双一次性筷子?有人推测有450亿双,也许未必准确,仅凭着餐馆  相似文献   

7.
有效税率是衡量税负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资金流量表重新测算了2000—2018年劳动、资本和消费的有效税率,观察税负变化趋势,并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基本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资本有效税率最高,劳动有效税率次之(2015年之后),消费有效税率最低,但在2015年之前,消费有效税率高于劳动有效税率。国际比较发现,我国的劳动有效税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资本有效税率高于欧盟27国、美国和日本,低于英国、法国和德国,消费有效税率整体低于欧盟27国,高于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8.
基于消费城市内涵及特征分析,分两步构建消费城市中心度指数:先构造消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再应用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方法对城市消费中心度进行测算。鉴于长三角地区在培育建设消费城市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消费增长极是带动区域消费城市发展的关键。上海作为消费增长极,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消费城市发展效果明显。(2)其辐射强度存在空间分异且表现出衰减效应。随着区域内消费城市快速发展,低消费中心度城市更加依靠自身力量内生发展。(3)受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共同影响,长三角消费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集聚性,表现为空间正相关。(4)第三产业、城镇化、互联网和金融市场发展均能显著提升城市消费中心度,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在提高本地消费中心度的同时对周边城市产生虹吸效应。(5)消费城市的驱动因素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女性消费正掀起前所未有的高潮。女性成为消费领域最活跃的角色,其社会地位也因巨大的消费潜力而备受关注,但同时女性又受到主客体两种矛盾的身份中,从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女性消费地位的变迁,进而折射出女性社会地位在消费时代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10.
张勋 《当代经济》2016,(33):58-59
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再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农业、工业文明的消费模式之后,迎来了互联网时代.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网购人数为3.61亿,2015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场消费模式的变革拉开帷幕.消费模式是与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和形式,本文以京东到家为例,探讨继B2B、B2C、C2C之后,社区O2O对消费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福建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榕 《发展研究》1998,(8):22-22,27
进入90年代以来,福建逐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都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见表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小于1。1990年~1996年,福建能消费年均增长率为8.3%,比1981年~1989年的能源消费年增长  相似文献   

12.
张建 《经济导刊》2003,(11):58-60
日本难以摆脱"通缩"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最先经历通货紧缩袭击的.至今已十年有余. 1986年-1987年,日本经济衰退,消费物价指数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双双负增长,通货紧缩首次袭击日本经济.  相似文献   

13.
2021年2月5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对外发布了2020年第4季度(10-12月)中商消费指数(CCI)及其6个子指数。以2018年1月作为基期(指数值100),纵观2018年以来我国消费的整体发展方向,年度平均指数从2018年的99.1725到2019年的99.4683再到2020年的99.7759,展现了我国消费扩容升级稳步推进的良性态势,具体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宋圣学 《时代经贸》2011,(20):16-17
以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运用河南省1980-2009年数据,从量化分析角度对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河南农村居民收入是消费决定因素。政府既要建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机制,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文化消费在社会结构与社会重构中的作用愈发明显。文章结合经济地理学、文化社会学、消费经济学等多维研究视角,遵循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综合性、针对性和数据可获取性原则,以及中国文化消费的具体情况,从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满意度三个层面构建文化消费指数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国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在空间上整体表现为东西差异,且存在一条类似人口、经济分布规律的"胡焕庸线","胡线"两侧文化消费水平差异较大。②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梯度差异明显,以板块内差距为主,板块间差距为辅。③文化产品供给、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以及教育发展程度共同驱动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④建议通过完善文化消费市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挖掘文化产品内涵、推广文化教育并培养专业人才、制定差异化文化政策等策略,合理引导文化消费,实现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2008-2018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实证分析方法对影响电力消费的诸多因素进行检验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科技发展提升1%,对电力消费增加的促进效应分别为0.536%、0.871%、0.050%,均表现为正向效应,并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价格水平对电力消费的影响表现...  相似文献   

17.
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出现了主力消费群体大面积"厌消费"的现象,使得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消费难以提振。当前中国正承受着高通胀与泡沫膨胀的巨大压力,部分正在成长的主力消费群体也呈现出对消费的理性与节制,其发展势头与日本的"厌消费"越发接近。该文通过分析"厌消费"的形成背景、影响因素及对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较了中国消费不足与日本"厌消费"的特质异同,并从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组织层面提出促进消费适度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消费"时代新消费场景下,随着功能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商品消费向非商品消费的转变,与"90后""00后"主流消费需求相适应,商业服务新模式加速催化,带来商流、物流和供应链体系的效率优化。商家亟须通过产业流程智能化变革和再造,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以赢得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19.
流通创新促进消费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即流通创新促进流通业发展,流通业发展促进消费。流通创新对于流通业发展的意义通常指流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等对于流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社会再生产中的四个环节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交换与消费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如果设定分配固定关系不变,消费和交换二者关系在市场经济下通常表现为消费与流通的关系。文章通过消费函数揭示出的消费者行为规律,联系流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探索流通促进消费的影响机理,进而得出流通创新促进消费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相对消费理论和绝对消费理论两种理论模型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根据我国1978-2006年的官方统计数据,比较分析了本期收入,前期消费,存款利率对本期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