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产业空心化曾出现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这些年来,随着产业转移的提速,靠低成本劳动力生存的企业被淘汰,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但是能否迅速填补这一空缺,靠谁来填补,这将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产业“空心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贸实践》2012,(11):24-26
描绘“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需要胸中有全局,妙笔点丹青。“产业”如《富春山居图》中之山水,无山水,就缺基本元素。富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着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为描绘好“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打牢产业基础。今年以来,富阳以大产业、  相似文献   

3.
产业生产力发展有哪些客观规律呢 ?作者认为举其要者有下列十条。这十条可概括为“三、四、三” ,即“三化、四并存和三取代” :一是产业生产力全球化。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必然趋势。二是产业生产力现代化。三是产业生产力入世化。四是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并存。五是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六是国内外合作与不平等和不平衡并存。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并存。八是“三、二、一”取代“一、二、三”。九是新中心取代老中心。十是绿色生产力取人灰色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的名称术语规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产业集群”概念清晰地揭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产业特性”和“地域特性”,是概括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的最适宜名称术语。将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形成的集群整体品牌命名为“区域品牌”,具有明显的缺陷。“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或“区域产业品牌”概念术语全面彰显了“区域”、“产业集群”(或“产业”)和“品牌”三大元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立足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总体目标,对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界定与内涵丰富,接着采用系统论方法构建包含“要素—主体—结构—制度环境”四个层次的理论逻辑,梳理出我国产业体系发展面临“有创新,无精尖”“有要素,弱协同“”有主体,缺活力“”有产业,少融合“”促开放,需调整“”推改革,要深化”等瓶颈制约,最后从构筑能发挥创新驱动“定力”的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产业技术体系、培育“链主”企业的价值链“控制力”,构建“以我为主”的价值链体系、建立提升体系“协同力”的全方位协同融合发展机制、完善释放改革“动力”的制度政策环境四个方面为我国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提起日本的科学技术,不禁使人们想起以制造业为主的日本产业技术。它是日本走“技术立国”之路,在战后短期内迅速走向富裕的根本所在。几十年来,产业技术成了日本人在国际社会中引以自豪的一个名词。1999年12月,当人们正沉浸在辞;日迎新(千年)的喜悦中之际,日本政府却在悄悄制订2000-2010年的“国家产业技术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今年,是日本“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即科技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目前正在酝酿制订下一个“科技基本计划”。因此,“战略”被认为是日本下一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经济理论在经历规范化、发散式拓展阶段之后,进入到又一轮变革之中。“网络化”成为产业实践和产业经济理论共同的发展趋势,“网络”进而成为观察和把握经济的另一种方式。“产业思维”方式内含了产业间的分立和经济分割,这容易打破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并造成经济发展的非均衡,而网络自身所有节点的平等性则有助于打破“产业分割”,这既符合经济活动的连续性特征,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均衡协调及政策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理想而完整的产业链条,但是,在中国,现在还在努力过程中曾经,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是中国企业可望而不可即的产业技术禁地;曾经,缺屏之痛犹如缺芯之痛之于PC产业一样制约着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然而,当我国自主建造的高世代线出现后,当原本封锁技术的国外企业争相将高世代线项目落户中国的时候,两种质疑的声音又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7)
宁波是制造业的大市,文创产业的起步相较其他城市较晚;在金融危机之后,在贸易制造业受冲击的情况下,宁波开始将文创产业纳入重点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行动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但无论是GDP占比还是整体表现,与上海、深圳,乃至杭州、青岛比都有所差距。宁波不缺文创产业发展的资源,缺的是足够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缺的是政策、金融、人才、资源、市场形成的生态链。目前,宁波文化制造产业与旅游产业是文创产业中发展最好的,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元素,整体而言,仍需顶层设计投入。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4年第9期曾发表《西部高耗能产业:“套狼”不能丢“孩子”》的报道。报道称,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高耗能产业遍地开花”、“高耗能产业西移”、“发达国家普遍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迫使这些项目向境外转移”等等。最近,《新华每日电讯报》等媒体又纷纷对这一问题进行报道,现将有关报道摘编如下,希望能进一步引起有关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娟 《当代经济》2005,(11):38-39
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现状 1985年3月,“中银卡”在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这是我国内地发行的首张信用卡,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银行卡产业正式起步。这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银行卡产业从无到有,市场规模迅速增大、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服务水平日益提升,尤其是最近几年,银行卡产业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2.
2013年起,新疆将在石油石化这一超千亿元产业基础上,着力培育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电力、有色、机械装备制造、钢铁、建材、特色轻工产业,力争在5年内打造出8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实现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日前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2013年,新疆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一缺‘划新制度”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缺少产权制度创新、缺少好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独有的核心技术或产品是企业发展和产品最终上市的基础。首创是最大的竟争优势。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出独特的商业模式,创造出卖点。 二缺“集大成者”要把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变成一个企业、一个商业行为、一个市场,这需要一个精明强干的管理团队的有序组织。中国当前最缺乏优秀的管理者。管理工程本身是一门科学,需要专业人才和实际操作来掌握。 三缺“人才机制”当前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如何吸纳人…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系列扶持政策让文化创意产业这片蕴藏巨大投资机遇的沃土沸腾了,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各种资本力量摩拳擦掌,冠以“文化”、“创意”的企业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5.
苏轩 《大陆桥视野》2014,(15):73-75
自2014年7月18日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新闻发布会召开后,“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占据了诸多媒体的“头条”。伴随着新疆发布的一系列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优惠政策,曾经一度看重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界风云人士,在未来10年或许将把目光投向这里--新疆,因为此次新闻发布会让他们感受到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拂面春风”。不过,有相关人士认为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难关,只有闯过这一道道难关之后,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视角》2003,(1):30-30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才是我们新型工业化的正确选择。”日前,在探讨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齐鲁企业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董辅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董辅礽认为,“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在中国不应当是‘夕阳’产业,而应当是蓬勃发展的产业”,“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义落脚到竞争优势,是因为竞争优势能概括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结构”和“能力”三个属性,而且最根本的是产业集群较强的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持续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不同于群内企业竞争力的简单加总,也不同于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种自组织力、耦合力、协作力、创新力和品牌力。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强化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玮 《经济论坛》2008,(3):12-14
一、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贡献度测定 1.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贡献度测定模型的确定.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工业中一段不可获缺的链条,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测定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度可以把技术密集型产业放置到产业经济理论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无锡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竞争优势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大春 《江南论坛》2009,(11):18-21
一、引言 从工业化的角度看,持续性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动力的产业升级的过程。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全球IT巨头IBM公司曾经总结出“十五年周期律”的说法:即信息技术产业每隔10—15年就发生一次重大变革,并催生新的市场、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形态。IBM公司去年底提出了以实现“物联网”与“互联网”全面融合为核心的“智慧地球”理念,并以此引导IBM对新一次产业周期的探索。奥巴马为首的美国政府对此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新的调整。那么,中国是否还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二元经济”矛盾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在非农业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同时,农业劳动力仍在总劳动力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的速度大大快于其就业比重。从1952年到1998年,农业产值占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