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市密云县农业生态经济分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密云县是密云水库水源、水质保护研究项目中的重点县,所以农业生态经济分区是在该县进行的基础研究之一。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选择了69个适合密云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乡为分类的基本单元,应用5种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密云县19个乡(镇)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等级聚合分类。结果表明,离差平方和法分类效果最好。我们按此方法将全县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和4个生态经济亚区。并对每一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具体分析,为建立密云县最佳农业生态经济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云龙县地处东径 98°52′—99°44′,北纬 25°28′—26°23′之间,县总面积为4400km~2,90%以上为山区。全县最高海拔3663m、最低海拔730m,相对高差2933m;东西最大横距91.8km,南北最大纵距109km。年平均气温为15.9℃,年降水量为724.5mm.总耕地面积为24.4万亩,有林地为 304.355万亩,其余为荒山草坡.云龙县位于滇西横断山区的中部.一方面具有滇西北“三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怒江—怒山—澜沧江—云岭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另一方面县境处在横断山系开始‘帚状扩散”的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窄南宽.这种地形对云龙的气候影响很大,是造成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人口与经济在空间上的联系,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之一。选取人口和GDP两大指标,根据地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运用arcgis等软件制作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地理坐标轨迹图变化图表,分析其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人口和经济分布具有较大的不均衡性,人口分布主要体现为向交通干线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其周围人口密度远远大于其他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分布主要体现为交通干线周围优于其他区域,而且人口和经济重心的总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
以2005—2015年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3市25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省公顷"模型计算生态足迹,作为生态投入要素,与资本、劳动力共同纳入全要素生态效率框架,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区域全要素生态效率;结合Malmquist指数及投入产出松弛率,探析效率变化成因及改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全要素生态效率为弱有效水平,且空间差异显著;经历先恶化后改善、最后趋稳的过程,市级特征趋同,县级差异较大,仅8个保持稳定或较高水平。②2012—2015年全区的效率提升速度加快,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交错推动效率提升,2014—2015年实现同步推动作用。③劳动力投入和生态投入冗余明显,资本投入冗余不显著,期望产出不足和非期望产出过量的情况不显著。因此,政策上建议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和环境规制,调整产业及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5.
应用星座聚类法开展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力  于法稳 《经济地理》1999,19(1):16-20
  相似文献   

6.
分析探究丘陵山区辰溪县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限制因素,运用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确立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对策,为南方丘陵山区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鹏 《经济视角》2012,(6):3-4,6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2012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城市的排名和分类,以便为环鄱地区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2012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城市的排名和分类,以便为环鄱地区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东半岛东侧的北黄海沿岸湿地,类型多,结构复杂,在我国海岸湿地资源中占有一定地位。湿地景观的形成和变化也很有特点。沿岸自然条件的差异控制着湿地景观的特征和分布,并促成了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开发要分区进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罗娇霞  彭秀丽 《经济师》2020,(4):142-143+145
文章以湖南省花垣县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花垣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将其细分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简称EES系统),构建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花垣县区域作为案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给出21个指标,并对系统的协调度展开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的自然保护区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载田  唐云松 《经济地理》2002,22(6):765-768
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及其环境进行管理和保护的特殊区域生态系统综合体,具有多种功能。湖南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完整,且量多、面广、高品位,特别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为确保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又能拓展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然选择。而且一定要旅游规划先行,推广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鹰  文先明  郭娴 《经济地理》2006,26(6):1042-1046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与地区不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影响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湖南城市化发展进程出发,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总体用地结构、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城市用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湖南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文 《经济地理》2006,26(3):391-394
产业集群作为某一产业领域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集聚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通过对产业群发展现状与特征阐述,分析了湖南现有的四大产业群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指出了产业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石志奇 《经济地理》1999,19(4):69-7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向型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经过 20 年的改革开放,湖南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995—2007年湖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均生产总值、制造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率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湖南现代服务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固定资产投入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与此同时,与我们的预期相反,人均生产总值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消极影响。然而,现代服务业产值与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南省农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2.24%;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点域镇村及工矿用地的80.61%。在概括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调查分析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搞好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区域水土流失的社会经济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的社会动力是经济环境条件下市场调节失灵造成的成本外摊和收益外泄.以货币化形式综合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的经济学影响,是完善生态环境恶化的预警机制和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的根本趋势.文章在土壤侵蚀实物型损失估算基础上估算出湖南省土壤侵蚀的货币型经济损失,并分省、市(州)、县三个层次对其进行了社会经济分析.结果显示,全省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巨大,其中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流失经济损失最大;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地区差异明显,造成其地区差异的原因中,自然条件起决定作用,社会经济因素起放大作用;各县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值的社会经济因子相关性排序为人均农业产值>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人均耕地.  相似文献   

18.
湖南红三角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三角旅游区在湖南红色旅游发展格局中处于龙头地位,韶山、花明楼和乌石三地旅游合作的协调发展事关湖南红色旅游发展大局。在对红三角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景区建设的实地调研与利益方座谈会的基础上,明确红三角旅游应该以红色旅游为主攻方向,构建多彩红三角旅游目的地形象;实施政府主导的环境优化、项目建设的区域带动、以点带面的地区联动、时序推进的持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色互动等五大发展战略;按照"一个中心、三个板块、九大景区"的总体布局,做好总体规划、搭建信息平台、建设旅游产业园、理顺管理体制、开发专题产品、举办旅游节事等战略性举措来促进红三角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湖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陈仲伯 《经济地理》2001,21(3):287-291,299
本文通过对湖南西部地区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分析,阐述了湖南西部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提出了本开发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刚 《经济地理》2003,23(6):791-795
目前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雏形已经形成,但还存在龙头企业不强,产业特色不突出,科技含量不高,链条化比较松散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充分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农业资源,尽快把湖南建成一个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旅游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