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供销合作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供销合作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着体制和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断改革和完善,社有企业规模体量、资产质量、运作形态、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现象、新挑战不断涌现。理顺社企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文·荐书     
《上海国资》2013,(12):97-97
推荐书目:《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本书以产权改革为核心,讨论了土地确权、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民营企业的产权维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镇化、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资本的创造等问题;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前瞻性的分析和研究,并阐明了中国的发展经济学实质上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经济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得宪政理念由传统走向了现代。本文阐述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分析了宪政理念的更新与经济体制转型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宪政机制的要求,以期宪政理念更好的为经济体制转型服务。  相似文献   

4.
完全市场经济还有多远--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景宇 《改革》2004,(6):16-22
经济转型进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但已有的研究只偏重于对经济转型进程"量"的测度,而忽视了转型进程中不同阶段"质"的飞跃。事实上,中国在1997年就已经完成了体制转型,建立了"完全的市场经济",但是中国还需要实现经济发展,向建立"好的市场经济"方向继续努力。为此,中国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实现金融架构与产业架构的相互协调,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向信息化迈进。  相似文献   

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建立了基本框架向完善体制过渡,国家的发展理念由传统发展观转向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由市场发展型向市场增进型转型,这三个重要特征,决定着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体制、发展方式和发展内容。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由市场发展型向市场增进型的转型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抓住制度建设、文化发展、信息化、培育跨国公司和标准建设五个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杨永华 《南方经济》2004,(10):78-79
中国处在从计划经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化的伟大历史时期,研究这种经济转型的过渡经济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思想异常活跃,各种学术流派林立,学术观点层出不穷。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过渡经济学有三种思路:(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有两种意见:其一,认为传统经济学有不足,可以修补,不能放弃;其二,传统经济学是计划经济学,在市场经济时期基本上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需结合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定背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采取的是"渐进式"转型模式,事实证明了该模式较其他国家"休克疗法"的完全市场化转型模式具有优越性。由此,文章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未来的发展模式应是"计划市场体制"。以此为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经历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未来的改革应以计划市场体制为指导原则,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中以不同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因素,营造一个有计划有市场的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体制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转型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与日本体制具有相似性。在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冲击下,日本经济体制受到严峻挑战。自90年代开始,日本被迫进行了一系列行政改革以应对这种挑战。这对思考入世后我国的政府职能定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卫平 《发展》2001,(11):42-43
“入世”是中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后,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入世”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究竟如何相信大多数国人对此的基本判断都是,从总体上看“有利有弊”。因为“利”是很明显的。而对于“弊”看法可能分歧较大。其中焦点主要集中于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保护,国内部分产业是否会因为国外优势产业的直接倾销而陷入艰难的困境等。同时,“入世”后,承担与履行的义务将对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企业发展、价值观念和就业等都带来挑战。对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转型的挑战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经济向社…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道路是指城市化的推进途径或方式,也指推动城市化进程所采取的某种模式或战略安排。我国正在经历着双"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低碳、循环、集约发展方式转型。对前一个转型,城市化的推进方式已经参与其中,即由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型的城市化在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多元城市化转变。而对城市化如何实现后一个转型,人们尚未形成共识。比如,走小城镇发展道路就是一个流行的观点。这里,从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角度,来研究转型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社会保障制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转型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转型中的经济制度与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制度性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2.
转型成长是经济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是对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经济发展特征的概括。中国在转型成长中创造了很多奇迹的同时 ,正面临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转型经济学和经济转型的区域特征两个方面的分析 ,对落后地区如何实现“双重转型”给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潘岚 《辽宁经济》2005,(5):111-111
中国加入WTO,必将进一步加速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使我们加速走向市场经济、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而这一切都和财务会计工作分不开。会计理论、会计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要接轨,财会人员正迎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呼唤和挑战,大步走向改革开放的主战场。对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商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不容煎疑的客观现象,目前约有500万浙江人在中国和世界五大洲创造财富。在“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的增长方式将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型,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经济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乡一体化结构转型。浙商在经历了2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如今正面临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张勤  李桂华 《发展》2000,(8):41-42
世纪之交,各国公民对政府的要求与期望之高.几乎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政府将如何提供给每一个公民无差别的服务,公正地善待他们呢?在中国,具体到现阶段,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如何建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如何展示,直接关系到公民期望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林茹  李森 《山东经济》2003,(5):21-22
转变政府职能,关键要合理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而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必须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即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由欠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的飞跃。对此国情中国政府应在制度转型与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的经济职能应从一些领域中逐步退出来,而集中履行其核心职能。  相似文献   

17.
自1978年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逐渐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转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又加快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步伐,所以,中国的二元经济具有现代化和市场化同时并进的社会双重转型特征。在社会双重转型时期,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发生了重大变革,并对中国的就业再就业提出了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8.
由戴慧思(Deborah Davis)教授主编的《中国都市消费革命》,为1997年耶鲁大学"当代中国城市的消费者与消费革命"研讨会论文集。书中的作者大多为西方社会学者,主要研究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即1978年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消费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本文综合全书内容,运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与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消费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社会保障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加入WTO、国际化程度的大大加深的背景下,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弊端日益暴露,对现有体制的改革措施呼之欲出.建设覆盖面更广、程度更深、管理更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政府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中国社会保障的意义、现状、挑战和改进方向粜探究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经济转型就是一种增量型、结构型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业转型,发展动力转型,招商引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等。经济转型不同于转轨,转轨是一种制度性、根本性的变革。用自然科学思维,转轨就相当于物质的根本性变化,相当于发生化学反应,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如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