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行文化”是指一种艺术或者娱乐。这种艺术和娱乐基于满足来自任何社会的普通人的要求——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这个观念。然而,至少在现代西方世界,这种情况更像是上世纪70年代英国摇滚乐队“果酱乐队(The Jam)”的主唱保罗·威尔所描述的“人们想要人们得到的”那样。关于什么是“流行的”,似乎是那些从“文化”市场捞钱的人所决定的,而不是那些关注和经常为满足大众做点什么的艺术家们。  相似文献   

2.
岸晓晨曦     
袁杰 《走向世界》2015,(4):58-59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人就好比同登一座山,由于所选择的路径不同,故而存在着差异,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登顶。只不过是目前还都处于半山腰而没能会合,于是便各说各的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错位差异,最终是必然要会合和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多个角度介绍了西方传统婚礼的风俗与习惯。认为虽然婚礼因国而异,但在所有的文化中,却都是一件大喜事。婚礼,不仅仅是进入婚姻生活的必要开端,更包含着对新人的祝福和告诫。  相似文献   

5.
“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古往今来,虽然有不少古训箴言,但人们对吃依旧是那么津津乐道。食为天,既是众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精致生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一书,以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为背景,在基本理论定位和本质精神上把西方马克思主义解读为一种深刻的文化批判理论.客观地评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展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风格,突出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宝贵的学术价值,可称为当今哲学界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晓雷还在延安文工团,我去过他家。那时我刚毕业不久,作出版社的编辑,但没有发稿权,跟着领导跑组稿。文工团的家属院很大,低矮的瓦房、牛毛毡房盖得横七竖八,我们拐来拐去往里走,费了半天才寻着。见了面,领导和晓雷在说话,我插不上嘴,就在一旁坐着,女演员不停地从门口经过,台阶  相似文献   

8.
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中国为了举办一届成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奥运会,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作为东道主,从运动场地的建设、对外宾的服务到安全保卫措施,可谓是滴水不漏;从民间  相似文献   

9.
多元化的节日在世界范围内广受人们喜爱。尽管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节日及其庆祝方式不尽相同,但人们对节日都怀有相似的情感,人们都祈求幸福健康,实现美好的愿望,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节日是各个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同的节日反映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欧洲国家经过启蒙运动后,把人从宗教神权的束地解放了出来,平民百姓发现了自身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像贝多芬的交响乐,就反映出了这种对人类自身力的讴歌。正是在这种观念和思想指导之下,一场开发新大陆的轰轰烈烈的工业运动开始了。由于消灭了封建帝王一的独家私有制,财富在社会中扩散分化,众多的平民百姓获得了资产。又由于打破了封建贵族的尊卑贵贱等级制,大家都有了同一平等的社会地位。于是一种合作开发、共同获益的公司文化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西方数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文化中,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而且反映使用数字的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代表该民族对自然界、对人类历史、对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的一种概念和认识。模式数字是指一种在特定文化中经常出现于不同场合的数字;在中西方语言中,模式数字的应用丰富多彩,并具有各自的文化起因,了解、研究数字文化在跨文化交际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区别就在于,它把研究的重心越来越转向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哲学的转向,这种文化哲学的转向和20世纪哲学的其他转向是否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其文化根源是什么?弄清楚上述问题,无论是对于我们深刻领会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还是对于我们领会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特质,意义都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3.
正确构架英文篇章结构,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章理解障碍,对于改正英文写作错误和提高写作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探讨了文化学习对于语言学习的功能作用,主张引入和强化文化教学意识,消除文化差异,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创造出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而翻译过程始自语言,又终以语言。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翻译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思维的共性是翻译的基础。人类共同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规律使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人群对相同的事物可取得共同的认识。但是人类思维必然也具有个性,即民族性。正是这种思维个性所形成的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构成了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龙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象征,其文化内涵与西方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龙是灵异、祥瑞的象征,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而西方龙却是邪恶、贪婪的化身,是英雄勇士们剑下的亡魂。正是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人们在龙的理解和使用上呈现出了不同之处。因此,很好地掌握其历史与文化内涵,可以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理解另一文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个人主义是欧美资本主义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近代以来的自由、平等、民主等都与之密切相关。但个人主义在学理上,特别是在西方文化视野下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学界还不甚清楚。基于此,从西方文化视野的角度考量了个人主义的内涵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其产生的条件,历史的沿革,其在不同国家地域涵义的差别,其在国家、社团、传统文化方面的观点,以及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钰 《新西部(上)》2010,(4):103-103,102
由于所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差异,中西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节日文化.本文论述了中西方节日文化在其产生历史背景,习俗特点和体现人民丰富情感世界方面的异同,并取最能代表中西方节日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作为论述对象.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龙在各个国度都是神秘的代名词。在东方,龙被视为祥瑞、权威等美好事物的象征,而西方恶龙传说延续了数千年。东西方龙文化一善一恶,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在形态、文化渊源以及民族心态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礼仪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规则。礼仪的本质是文化,是文化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中西方社会因其历史发展背景不同,社会文化起源不同,因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从日常表达、称谓表达、吃喝宴请、民俗禁忌等几方面比较中西方礼仪文化,以期为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流提供有效的交际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