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微信的使用逐渐普及,在移动支付方面所占比例日益增长,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支付方式之一。本文在调查微信支付现状及频繁发生的微信失窃事件的基础上,根据微信支付的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了微信失窃的原因及产生的严重后果,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微信支付安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微信5.0发布以后,其商业上的意图更加明显。用户面,从人们对"最常用的微信功能"和"最重要的微信功能"的选择上,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许多变化:曾经的"聊天"、"朋友圈"等社交功能认知开始出现下降;商业、服务类新功能如"扫一扫"、"摇一摇"、"微信游戏"、"微信支付"出现了较明显的上升。商业化助力——从人与人交互平台到人与物交互平台总体看来,5.0强化和升级的新功能"常用率"和"重要率"都出现了较明显提升。对比微信5.0用户与非5.0用户对"常用功能"的选择,曾经的三大王牌功能:"语音聊天"、"文字聊天"、"朋友圈"在5.0用户中的常用比例已经开始下滑,同时下滑的还有QQ邮箱、漂流瓶等平移自腾讯QQ的古董功能。除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支付已成为人民生活中支付的首选。以手机支付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手机支付的作用,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支付宝、微信、云闪付和手机钱包这四种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4.
马继华 《商界》2015,(3):62-63
离钱近的生意最好做,所以围绕支付这一"真金白银"的流通渠道,运营商、中国银联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各大利益方的博弈始终火热。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互联网公司掌握了"多快好省"的终端与网络工具,移动支付的天平逐渐倾向了互联网公司。在移动支付领域,拉卡拉布局很早,也有过几乎要一统江湖的辉煌,可是那都已经成为往事。现在的移动支付市场早已经成为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双龙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本文围绕微信支付对农贸市场的影响展开研究,分别剖析了微信支付对商家、消费者以及农贸市场管理者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进一步促进农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2013,(13):12-12
当人们还在尽情享受不出门网上shopping所带来的便捷时,腾讯微信将这种便捷推向了极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微信平台上购物。腾讯微信产品助理总经理曾鸣日前在腾讯合作伙伴大会微信分论坛透露:"微信5.0确定推出支付功能,能够实现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中国联通已经在测试充值话费业务。"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断发展,公立医院也在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引入"互联网+医疗"模式,特别是基于互联网下的支付方式(包括:微信、支付宝、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等),给传统的支付方式的环境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随着这些支付方式的不断普及,公立医院针对传统支付方式下的内部控制已经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因此,公立医院应建立适应新型支付环境的内部控制。本文通过分析新型支付方式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识别该支付方式下的主要风险点,并提出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早上睁眼,很多人拿起手机的第一件事是看下有没有微信的未读消息;出入公共场所,"健康宝"成了2020年以来的"最热小程序";很多人出门不再带上钱包,只靠电子支付……2021年1月19日,一年一度的微信之夜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公布了微信10周年最新数据: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3.3亿人进行视频通话,7.8亿人进入朋友圈,1.2亿人发朋友圈,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微信上有3.6亿个公众号,朋友圈每天有1亿条视频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新兴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完成交易。作为网络社会和先进移动终端技术的产物,电子支付能够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为人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行为,电子支付也带来了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对电子支付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讨论了电子支付能否替代现金以及电子支付中存在的漏洞。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移动社交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特别是移动支付,如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支付工具,这充分的说明了社交关系将会对现代人们的支付行为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将构建移动社交对用户支付行为造成的影响模型,并对移动社交对用户支付行为影响进行理论假设和分析,探究移动社交对用户支付行为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移动支付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支付方法。移动支付因其自身方便快捷的优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移动支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节省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时间,特别是随着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支付平台被人们大范围使用,现在出门即使不随身携带现金,也可实现一部手机"走中国"。高校学生是使用移动支付的庞大群体,移动支付方式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的消费行为带来了各种影响。本文从移动支付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了移动支付时代下高校学生的消费行为,并针对移动支付迅速发展情况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我所说的,都是错的"表情商店:部分收费,增值服务微信支付:支持绑定13家银行,22个卡种的银行卡;公共账号认证收费,微信店铺系统开启(安全性是微信支付的一大硬伤)微信游戏:《天天跑酷》、《节奏大师》、《天天连萌》、《天天爱消除》用户均超过1亿相比之下,微信总用户量超过6亿,海外注册用户1亿多(2013年8月数字)2013年11月,Line宣布其用户数超过3亿,约2.4亿(80%)来自海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接触到了移动终端,对其需求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这几年来,我国的移动支付数量也呈现持续爆增长趋势,出现了支付宝、微信、Apple pay等移动支付手段。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金融支付领域融合的出现,移动支付的技术手段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也为移动支付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将"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思维更好地融入到经济生活中,使移动支付能够随时随地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经济市场的发展速度,促进销售支付效率的提高,推进完善经济生活创新,逐步使移动支付成为互联网经济生活下市场支付的主力军。本文将对何为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影响以及移动支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更好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洋 《市场研究》2013,(10):13-14
<正>微信未来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是多功能的聊天工具,亲密社交平台,还是便捷的手机支付窗口?无论如何,可以断言的是:微信都再不会仅仅以一个即时聊天的姿态而存在了。从5.0版本的新动作来看,紧接着的,微信会更完善聊天体验,增加付费功能,提升游戏体验,开展商业尝试。任何一个尝试若能成功,它下一步就可能往平台化方面发展。从目前的用户反馈情况看,用户对微信的"商业功能"与"交互功能"抱有不小期待,微信的"平台"理想或许已经并不那么遥远了。  相似文献   

15.
董俊莲 《品牌》2013,(5):18-19
正不管"微信收费门风波"最终的受益者是谁?微信目前不收费,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网民,因为他们现在依旧能够畅享微信"信"生活。微信改变了世界,品牌营销改变了微信。微信团队官方声明纵观整个事件的发展,给人的反应是:"3Q大战"重演了,不过这次主角不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能在微信上玩什么?"在5.0版本更新之前,答案或许是"免费的文字、语音聊天、朋友圈分享状态","一个好用的IM(即时通讯)工具"等。在5.0版本更新之后,这个答案或许就要变成:"玩游戏、逛街买东西、地图导航。"或者做"互联网上的任何事"。从微信5.0的版本实际更新的内容来看,微信的新商业布局愈渐明朗:以微信游戏和付费表情完成内容支付尝试;以微信支付探索手机O2O支付闭圈;扫一扫则是虚拟到现实的窗口。如果腾讯的这步棋布得够精巧,微信或有望成为互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线上线下一体服务、移动购物等消费模式的快速和蓬勃发展,使得移动支付已成为当今时代流行的趋势,而在众多的移动支付方式中,微信支付备受业界所关注,原因是微信用户量最为广泛和活跃,因此在其开通支付功能后,业界认为微信支付最具发展潜力,然而在实际支付过程中,微信支付用量在微信用户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理想,而制约消费者接受微信购买和支付的关键原因在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据此,主要研究了感知风险下消费者微信购买的意愿以及探索了提高消费者对微信支付使用意愿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目前移动数据业务采用根据流量付费的模式,消费者已经为此支付了费用,另外再支付流量费以外的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就工信部部长苗圩“微信有收费可能”的表态指出,若微信收费涉嫌“双重收费”。  相似文献   

19.
2016年春节期间,支付宝拿出2亿多资金通过春节拜年红包,与微信支付打了一场红包支付战,两家金主靠赤裸裸的补贴大战,几乎瓜分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但2月18日,Apple Pay携手银联及多家银行支持强势在国内上线,来势汹汹。只需刷一下指纹就能支付,安全便捷,它将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带来怎样的冲击?"苹果+银联"能与支付宝和微信抗衡吗?消费者在支付宝和微信补贴中培育起来的支付习惯,会轻而易举转移到苹果支付吗?一向傲娇的苹果公司会以补贴应战吗?本文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特点及Apple Pay在国内上线的事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Apple Pay在国内支付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应用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可谓一夜走红,几角几块钱的相互讨要与分发中,不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让微信旗下支付平台财付通一夜之间激生千百万移动支付新客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