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继刚 《商业研究》2008,(6):151-154
选择昆明市最大的苗族村寨——小水井苗族村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该村寨的旅游开发应定位在"实地旅游民族村"的模式上,这样,可以和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模型化云南民族村进行互补定位,形成单一型民族村和多元化民族村对比,真实型和模型化共存互补的主题民族村格局。并从区域规划的角度,从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开发步骤、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构架及开发思路,包括村寨分区建设的构想、旅游接待设施硬件建设方案,以及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系统化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2.
民族村寨以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但随着旅游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民族村寨当地环境、社会和文化带来消极影响.社区居民首当其冲便成为这些消极影响的主要被动承担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社区参与概念、参与方式、影响因素和应用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  王洁  黄蓉 《商场现代化》2007,(12):219-220
探讨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优势,并提出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是民俗旅游的一种形式,也是通过旅游扶贫、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途径.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文章对国内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有关文献进行综合评述,以期明确国内少数民族村...  相似文献   

5.
民族村寨聚落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而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解说系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加旅游兴趣。同时,旅游解说系统又是增强民族村寨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弥足村寨旅游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分析景区解说系统"5M要素"的基础上,结合金竹寨的实际情况,构建金竹壮寨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6.
杨坤  符琼 《商》2014,(17):61+41-61
本文以西藏米林县南伊乡琼林村为例,分析了旅游开发对珞巴族村寨的影响:积极方面在于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民族文化保护;消极方面在于村寨与外界的矛盾冲突增加、村民关系日渐疏远、民族文化遭受冲击。未来应当加强对珞巴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健全利益协调与矛盾化解机制、提高村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向柯树 《致富时代》2016,(4):414-415
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陵山民族村寨脱贫致富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针对凤凰老洞村的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其模式的失败是由于:政府缺位、利益主体间矛盾激烈、原产业废弃、同质化竞争等导致旅游发展后劲不足,提出在民族村寨旅游应实施科学性+联动化+保护式的政府引导、四大参与机制完善、多元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特色融合这三个改善措施,这对片区内民族村寨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提供了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社区居民的视角探讨了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居民内部之间、居民与旅游者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针对此从公共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能促进民族村寨旅游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村寨是指具有长期固定的地域范围和自然资源,并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的行政单位。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保存有较丰富、较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至今尚能集中而真实地展现其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村寨旅游即是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游览观光村寨及其周边和沿途的自然风光,用身心尽情体验其异质文化,从而满足游客追求返璞归真、获取知识、乐趣等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民族村寨旅游如开发得当,在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旅游统筹规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多西南边境特色民族村寨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边境特色民族村寨面对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重压力,究竟该采取怎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县的一个边境民族村轮马村为例,讨论该村如何能在保护好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希望通过对该村的研究能够给其他类似的边境民族地区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以"经济-文化人"假设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管理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结合对朗德上寨的田野调查进行实证研究。郎德上寨"工分制"的形成和演化体现了村民在旅游活动中的经济行为既有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人"行为的特点,又有受民族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的"文化人"的特征。理清文化观念与经济行为的这种互动关系,才能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互动的原理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某一种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标识。民族村寨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依靠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民族村寨旅游,不仅需要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需要商标来实现文化的资本化运作。  相似文献   

1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对我国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阐述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分析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困难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劳动力素质、资本、管理等条件的限制;二是市场机制、企业机制、社区居民参与制度等相关制度的约束;三是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失落、民族价值观的改变、民族文化庸俗化利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四是旅游资源、自然景观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提出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克服传统观念的误区、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民族村寨旅游在产权制度安排上存在所有者缺位、制度缺陷、资本遮蔽甚至剥夺文化资源持有者的财产权利等问题,导致了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困境,从而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根本性的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社区的和谐构建。本文就此困境,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2014,(20):168-169
创意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渗透的产物。在创意时代全面降临之际,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中融入创意因素,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提出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蒋琴  吴学成 《商》2014,(20):168-169
创意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渗透的产物。在创意时代全面降临之际,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中融入创意因素,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提出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冲突的解决最重要依靠合理的利益制度,利益制度的合理性有赖于制度建立的原则。本文对利益制度的公正原则、代内公平原则、代际公平原则、动态平衡原则进行分析,对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制度的构建有一定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湮 《江苏商论》2011,(11):100-102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内部、外部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村民、旅游开发商、基层政府组织。随着旅游的发展,围绕各种利益产生的利益冲突也不断出现,主要是村民之间、村民与旅游开发商之间、村民与基层政府之间、旅游开发商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内外部冲突。本文着重分析两类主体利益冲突的类型与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