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广告的中国式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月13日结束的首届"中国电影营销价值及院线投资论坛"上,笔者看到这样的数据: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42%,仅2010年上半年,电影票房就达48亿,同比增长86%。时下正在热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想要突破6亿票房更如探囊取物一般。会上,业内人士都对2010年电影票房跨越100亿关口显得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取得骄人成绩,银幕数达到了3527块,电影票房增长了26%达到了33亿,观影人数超过1亿人次,中国电影传媒市场正在成为主流媒体。为了展现中国电影广告市场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展示电影广告的创意、制作水平以及影院终端的媒体化开发成就,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的十年中,中国的电影市场以及整个电影产业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长、壮大。自2003年电影产业化改革启动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多年来持续保持着30%左右的增长。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17.69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27.67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90.02亿元。在2013年新增的近47亿元票房中,国产影片的贡献率高达96%左右,国产影片前所未有地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增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电影产业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已经从IP竞争上升到生态系统的竞争。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呈井喷式发展态势,根据艺恩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从2010年的93.21亿元飙升至2015年438.80亿元,同比增长49.15%,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增长了3.71倍。在全国经济一片萧条的大背景下,电影产业何以一片欣欣向荣,背后的源动力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恩格尔系数,就是人们丰衣足食之后,每个月花在吃饭上的钱所占工资比例越来越小,而花在看电影上的钱越来越多.中国正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从2010年至2012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次分别为2.84亿、3.68亿以及4.72亿.连续3年保持30%的平均增长.201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的电影票房就突破了100亿人民币. 但电影在全世界来说都属于“惊心动魄”的高风险投资,名导大片也会折戟沉沙;被鄙视诟病的“烂片”却能票房飘红.  相似文献   

6.
牛年伊始中国电影市场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月份中国电影票房单月取得122.65亿元的成绩,刷新了全球电影单月票房的新纪录。回望2020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创下仅收获了204亿元。截至3月20日,《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已经突破53亿元,直逼《战狼2》,居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二位。这一成绩的取得除了因为电影质量的整体提升弥补了鼠年春节档的遗憾外,还有哪些因素成就了史上最强春节档,使其成为"引爆点"的呢?  相似文献   

7.
黄洁 《广告大观》2011,(9):79-80
近年电影市场高速发展,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数仅为42.4亿元,2010年已经飙升至101亿元;观影受众也由2008年的1.4亿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2.8亿人次;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生活轨迹、消费观念等因素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电影市场的大热电导致小众高端人群养成了固定的观影习惯,成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或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光明日报2011年2月10日 数字电影期待突破瓶颈 2010年是中国电影的“跃升之年”。电影票房突破100亿,电影年产量达到700部,其中故事片有500部,银幕数平均每天增加3.3块,这在世界其他国家和电影发展史上都是让人惊叹的。而数字电影业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新的增长点,作品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数字电影的竞争力持续增强。可以预见,未来数字电影潜力巨大、前途无限,但目前数字电影还存在着硬件条件不足、票价高等难题,期待能打破发展“瓶颈”,尽快走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外文献的阅读和整理,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选取了影响电影票房的四个因素,即电影类型、电影评分、演员号召力和电影产地。以从2003年至2012年(截止至4月8日)十年间中国电影票房年度排行榜上排名前十名的影片票房为因变量,以电影类型、电影评分、演员号召力和电影产地为自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影响电影票房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对回归结果予以分析和解释,以期对国内相对较为缺乏的电影产业实证研究有所助益,并就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娱乐行业得到了繁荣发展。以美国为代表,好莱坞成为当前全球电影工业发展的标杆,在电影票房收入中占到80%。对中国电影市场而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日益繁荣,以《美人鱼》《捉妖记》《战狼2》为例,不断刷新我国电影票房的记录。但从整体而言,国产电影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实际的票房。因此,需要整合多方面的优势,做好中国电影营销,提升电影质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情况,针对中国电影整合营销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苏落 《成功营销》2013,(7):84-88
2008年之后,很多观众的观影目的就已经不再是为了看一部"某个导演的好电影",而是想要观看的是"自己需要的那一类电影",这也代表着电影从"产品时代"正式迈入了"营销时代"。曾几何时,国产电影票房过亿就是天大的事,而现在,票房不过亿,都不好意思出来吆喝了。电影票房市场在短时间内的迅速膨胀,有人惊呼:中国电影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电影市场也随之繁荣和发展,各大电影商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如何在崛起的中国电影市场抢得一席之地,就成了值得各个电影人深思的问题。一个完美的营销方案绝不是单一的营销,而根据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决定的一个整合型营销策略。据了解,2003年中国电影的总产值也不过9.8亿人民币,但是铺天盖地的大片、贺岁、宣发、植入,从过去1 3亿中国人只看三个人的作品,到电影院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再到民营公司上市,电影票房纪录一再刷新,中国电影以昂然之姿,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13.
覃宏 《商务周刊》2011,(1):56-57
2010年,中国城市电影票房从上年的62亿元跃升到100亿元,这是个标志性的数字。回头看去,这波加速增长是从2007年末开始的,从30亿票房到现在的100个亿,也就用了3年时间,每年的增速都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销售与管理》2010,(8):22-22
2010年已经过半.根据官方数据,截至6月20日.2010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已收获44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上,预计今年全年将超过百亿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世界电影的3D元年,也是中国电影票房的百亿年。然而在电影票房高速上行的背后,国产电影产业的整体盈利率仍然在低线徘徊,电影植入式广告无异于国产电影产业链的“给力”一环。随着电影植入式广告的风光无限和端倪初现,对其本质与利弊的深入理解也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市场运作的角度,对适合国产电影植入式广告发展的产业链模式进行理论探析。  相似文献   

16.
产业动向     
《中国对外贸易》2014,(1):80-81
国产片崛起好菜坞在华遇挫 随着中国电影票房激增,外国制片公司纷纷渴望在这一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上攫取更大市场份额,但好莱坞却在中国日渐衰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定量分析选取了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模型。同时将网络口碑作为自变量,之后又将网络口碑分为网站评分和网友评论两个因子;将电影票房作为因变量,引入电影制作因素、电影宣传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各变量对于电影票房的影响,以及调节变量与网络口碑的交互效应。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应该重视影片内容的锻造,丰富影片文化内涵,增强网络口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犹记得2003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10亿元时,中国电影人为之欢欣鼓舞的场景。而2010年,完成10亿票房却只花了一个月时间,速度如此之陕不得不让人咋舌。  相似文献   

19.
高洁 《市场周刊》2008,(2):72-74
近些年来随着进一步开放,中国电影本身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资本的合作和演员方面,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多了,电影在内地也创造出比香港更好的票房,一扫中国影坛曾经低迷的状况,05年内地电影票房大收逾二十亿。然而,风光背后也有隐忧。整个市场都是靠几个黄金档期的几部大片支撑,投入数千万或上亿制作资金,  相似文献   

20.
编织电影市场产业链王健林不大喜欢看电影,更不可能有闲暇的时间坐在屏幕之前去感受一下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起伏所带来的心跳与脉动,但王健林会经常性地走进万达电影院,并站在观众入口的不远处热情关注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鱼贯而入地进场情景。两年前,王健林就预测,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将会超过北美,而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将是北美市场的两倍。如今的市场结果却正在验证他的判断。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电影业创造了440亿元的总票房,年增幅达到48%,为最近5年来的最快增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