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态度     
《商务周刊》2009,(11):13-13
"十年以来,我被中国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忽悠者,我讲任何话都是忽悠,我今天还想再忽悠一把。"——马云最近在阿里巴巴举办的一次网商大会上,积极倡导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2.
<正>想交到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寻找,不能等着人家主动送上门来,我现在的很多朋友都是我自己去找的。我和王石是十多年的好朋友了,当时他的公司上市了,我们只是一家刚创业的小公司,于是我们去深圳找他。还有柳传志、马云,都是这样。怎样才能跟土豪做朋友?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人一生中所交朋友的极限大概是10个、30个和60个。什么意思?所谓10个,就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去找别人借钱,把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  相似文献   

3.
准备辞职     
<正> 李聪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他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你对公司业务完全清楚吗?对他们做市场的窍门都搞懂了吗?"他的朋友反问。"没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把公司的业务技巧、市场运营管理搞通,然后辞职不干。"朋友说:"你把公司当成免费学习的地方,一切都学会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有收获又出了气吗?"  相似文献   

4.
邵亦波 《创业家》2009,(12):120-121
我很喜欢期权这东西,它是小公司吸引并留住人才的最大法宝,而人是公司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从我1999年回国创业到今天,这十年里面,很多东西都变了——海归过时了,土鳖称霸(参  相似文献   

5.
表弟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了几年。他的人生规划很清晰:学习,实习,实战,创业。"实战"期一过,他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我曾开玩笑说,他是"潜伏"分子,边赚钱便学艺。表弟很骄傲地说,那是,我就是要学习人家的成功模式。前些日子,表弟到我家做客。我问起他公司目前的情况。我想他之前有过扎实的学习和积累,现在一定把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了。没想到表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表弟的公司做得很不顺畅,几次都几乎垮掉。他说:"你不知道,原来我在那家公司学的东西根本都用不上!""人家都做得那么好,你竟然用不上?""是啊,我现在才明白,我这几  相似文献   

6.
《创业家》2011,(8):61-61
我有一个理念,成功都是偶然的。现在的创业环境有些浮躁,投资也很狂热,很多人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是把创业想得太简单,觉得只要有雄心,就立马能成功。第二是很多人把融资成功看成是创业成功,其实就算拿到了投资,这个公司最后也未必能成功。即使是已经上市的公司,是不是能在十年后继续笑做江湖,也还说不定。创业者要像战士一样,拿起枪先体会怎么开枪再瞄准,在面对强敌时情绪不要产生波动。  相似文献   

7.
复盘大话     
一晃,这个专栏也写了数十篇,前后也延续了几年之久,是该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在于,我收集素材变得越来越困难。不知道是不是这几年写了对大佬打脸文章的缘故,他们的大话,越来越少了。(笑)这只是个玩笑话,一个专栏也没这么大影响力。但大佬们说话的确是有些谨慎了。尤其是以说大话出名的周鸿祎和马云,之前写过好几次。社交网络盛行,给大佬说话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成就了不少大话。像刘强东、罗永浩的大话,都是微博上的发言。有趣的是,在我的记录里,BAT三家公司,马云就不用说了,李彦宏说过一次大话,马化腾还真没说过。我唯一记录的是微  相似文献   

8.
周鸿祎 《商界》2014,(1):150-150
很多人把创业理解成几个哥们开一个公司,回去印几盒名片,我叫董事局主席,你叫首席执行官,自己的同学脖子上都挂上个C×0,名宁很洋气,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如果把这个理解为创业,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9.
去阿里寻宝     
俞苗玲 《浙商》2008,(7):80-82
8年的时间,阿里巴巴已经从一个几十人创业队伍,发展到了一个员工多达8000余人的庞然大物。企业的成功,不可能仅仅得益于马云充满武侠风格的个人魅力,而更是一种用以感染员工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何晓春 《浙商》2005,(11):49-50
马云在各种公开场合,总是口若悬河、口出狂言。曾被人称为疯子、狂人的马云却说:“有人认为我很狂妄,我不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个理念,成功都是偶然的。现在的创业环境有些浮躁,投资也很狂热,很多人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是把创业想得太简单,觉得只要有雄心,就立马能成功。第二是很多人把融资成功看成是创业成功,其实就算拿到了投资,这个公司最后也未必能成功。即使是已经上市的公  相似文献   

12.
<正>做过草鞋,卖过豆浆,对美食有着特殊的兴趣,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依然没有放弃对创业梦想的追求,这就是马明慧,一个梦想通过创业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族命运的执着创业者。面对失败,马明慧把他们看做是一种人生的财富,是他实现创业梦想的积累。以下是马明慧对自身创业经历的分享:免试加入学校外联部初次勃发事业心虽然家境贫穷,但我心气儿很高,也很善谈。刚上大学军训时,因为跟外联部部长多说了几句,部长以大学该多锻炼自己为由拉我进了学校外联部。进入外联部之后,我接触了很多人,为了交朋友,我开始参加各种活动和讲座,并记下接触到的  相似文献   

13.
我看马云     
认识马云是1999年的事了,那几年正是Internet热的年份,几乎全民都参与到Internet改变世界的伟大事件中了,当年中国Internet行业的带头人,被称为“数字英雄“的基本都是“海龟“,唯有马云例外。在一群“海龟“中忽然出现一只“土鳖“有些奇怪,也有些另类。记得好几次会上,马云的阿里巴巴、淘宝网的商业模式都受到许多人的质疑。我对当时流行的几十种、上百种的B2B、B2C的商业模式一知半解,只知道这几十种模式似乎都是书本上总结出来的,它们在市场上能行得通吗?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这些商业模式生存下去的道理又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一直将信将疑。  相似文献   

14.
《销售与管理》2008,(4):42-42
马云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创业。最初和一帮铁哥们成立了一个翻译社,后来他甚至背着麻袋去义乌贩卖小商品。再后来他接触到了互联网,他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虽然当时在杭州甚至还没有开通拨号上网业务,就是远在美国的杨致远也不过刚刚创建雅虎不到一年。但马云却萌发出一个想法:我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相似文献   

15.
表弟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了几年。他的人生规划很清晰:学习,实习,实战,创业。"实战"期一过,他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我曾开玩笑说,他是"潜伏"分子,边赚钱边学艺,表弟很骄傲地说:"那是,我就是要学习人家的成功模式。"前些日子,表弟到我家做客。我问起他公司目前的情况。我想他之前有过扎实的学习和积累,现在一定把公司做  相似文献   

16.
不只是光彩     
不只是光彩于光远从事个体经营是很光彩的。社会上过去有一种干个体不是很光彩的思想,有的干个体经营的人自己也觉得不很光彩。这种看法现在是越来越少了,但还不能说没有。我理解,这个刊物以《光彩》为刊名,就是为了强调这个光彩。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我认为,从事个...  相似文献   

17.
毕业,创业!     
何健 《光彩》2009,(10)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史,同时也是一代代人的创业史。从最初的城市闲散人员摆摊干个体,到此后机关干部、科技人员下海开公司,以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下岗职工另谋职业,一次次风起云涌的创业期在成就无数中国人人生梦想的同时也奠定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今,创业的主角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  相似文献   

18.
查立  孙晓丹  陈凯 《创业家》2011,(3):18-19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创业也不例外。对于创始人来说,如何吸引和激励优秀的人才来艰苦奋斗、共创辉煌,这是每个创业公司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人是创业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一直认为创业失败是必然的,创业成功才是偶然的,能走到最后的企业绝对是凤毛麟角。所以我建议创业者,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认定这个事马上就能成功,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我发现如今许多刚刚创业的人,他的自我评价就像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自己的这个创业项目怎么看怎么美,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是马云,就是下一个BAT,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倒过去想这个事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刚需。我每天平均收到50个商业计划书,但我认为目前绝大部分的项  相似文献   

20.
张跃 《中国工商》2003,(7):66-68
我们的员工每天都要唱的一首歌,叫《远大人之歌》。在歌词中没有出现远大,我们希望对这首歌感兴趣的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人都可以去唱。这首歌把四季和个人的心情比喻起来了,把公司、客户、祖国、地球放到他的人生价值,人生奋斗目标里面去了。我认为每个企业都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