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销售与管理》2005,(9):56-56
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不过从生产到销售都只有他一个人;他是典型的SOHO一族:足不出户,在家办公;他做的几乎是无本生意,却可以卖高价,而且生意兴隆;他也有稳定的货源,不会市市场竞争的影响。仓库里缺货了,只需悠然喝上几杯咖啡,很快就会有了足够的库存。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他是企业家,有人说他是营销大师,有人说他是"侠士"……但是他更喜欢以"诗人"自居;他高中毕业后,在建筑工地打过苦工,做过更夫,贩过菜,卖过书,做过小生意……总之在30岁之前他除了写诗几乎没有做过一份"正经"工作,更谈不上任何成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便当上了哈慈集团的副总裁,自己成立营销策划公司后,两年使"好记星"的销售额从100万元增长到25亿元,一年时间使其自营产品"乐无烟"炒锅掀起全国百姓换锅风,销售额超过了上一年度全国前三品牌销售额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正> 由于家庭贫困,刘昌新摆过地摊、蹬过三轮车,但是靠卖苦力的收入还是远远满足不了一家三口的支出。一个在北京打工的老乡说在他工作的楼上有一家公司在做粮食字画,生意很是红火,听说还出口呢,他本人也去看过,全部手工,看起来不需多少投资,很适合小本创业者。刘昌新很是心动,决定第二天去看看。  相似文献   

4.
<正> 有个卖玉米的,棒子特大,摊前围了一群人,其中一个买主在挑拣。说来也怪,几乎每个棒子上都有虫。那人拿出一个虫特别多的棒子,大惊小怪地说:"伙计,你这棒子倒不小,只是虫子太多,你是卖玉米呢,还是卖虫肉呢?你还是回家去吧,我们到别处买好啦!"他一边说还一边做滑稽动作,把众人都逗乐了。一席话,说得大伙都不敢买  相似文献   

5.
姜红 《中国广告》2008,(3):104-106
从1986年加入香港达彼思广告到2007年开始执掌奥美行动中国地区的运营,梁桂泉 Barry 一直在不断地跳跃、变化,22年的广告生涯精彩纷呈、亮点迭出。从达彼思到麦肯东肯广告,从重返达彼思到创办 TeamoneRetailCom,再到今天入主奥美行动。Barry 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每到一处,公司在他的带领下业务蒸蒸日上,本应享受鲜花、荣誉与掌声时,他却激流勇退,悄然离开,重新开疆拓土,去迎接新的挑战。对于Barry 而言,成功总在远处,生命中总有新的标杆与高度。在他一路走来令人瞩目的光环背后,肯定有若许多精彩的故事,当记者想探个究竟时,却被Barry 轻描淡写用一句话给概括了,"广告做了很久,该做的都做了,想做的也做了"。这份对过住的从容淡定着实让人佩服。  相似文献   

6.
曾煕 《创业家》2014,(10):50-53
正我跟段毅同门师兄弟。我毕业了先去新联康干了两年,2004年加入了一家地产代理公司。他是总经理,我是副的,他离开总经理位置后由我接任。2008年,我跟万科谈,我说帮你做外场渠道(售楼中心之外的营销渠道),我帮你拉客,广告没用就算了,我靠拉客帮你卖。万科就给了我们很多项目做,因为我是靠渠  相似文献   

7.
《现代商业》2002,(8):25-26
陈久像许多同龄人一样,有8年的上山下乡经历.1978年进入上海豫园和今天大不一样,他只是在商场里卖家电,做采购.到了1985年,他已经成熟为一名经理.他的能力显现于这样一个事实:他把他管理的家电市场做成上海销售额之老大.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咨询和服务商业越来越呈现红海态势,目前市场上的咨询的商业地产类的服务商鱼龙混杂,还有一些更不负责任的咨管公司,咨询公司去卖报告,去做一些表面的文章,一点落地性也没有,因此同昌盛业在做一个转型,向商业地产的包租这个方式去转型。我们真正做的是帮助开发商,帮助商业地产的拥有者,把房地产的价值能非常好的体现出来,我们是以固定的收益给到开发商,但是我们有一个约定,因为我们在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李嘉诚沉稳内敛,老成持重,而年轻时,却是一个地道的"不安分"的角色。他去五金厂做推销员,打开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胶公司。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当总经理。春风得意之时时,他又选择跳槽!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恢复到战前  相似文献   

10.
在台湾的高雄市的一个郊区,一这样的一个可爱的农民,他是以卖菜为生,他每天挑个担子去市场卖菜。他一天大概能够挣上六七十块钱,是自己种了一点菜挑着去卖。可是,通过他仔细的观察,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台湾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都要拜土地神,凡是做生意的都要拜土地爷。于是他每次到了这个农历的初二和十六的时候呢,很多的公司会计小姐或者采购小姐会去菜市场买鱼、买肉、买水果拜土地爷,每个月有两天。  相似文献   

11.
徐之伟 《广告导报》2005,(2):106-106
我的成长道路很曲折,在村里、大队干过,当过木工,是地方上有名的木匠。1986年,我成立了卖蛇胆的公司,当年就成为地方上有名的百万富翁了,1987年公司发展到50多个人,分成三个小组,分别驻扎在深圳、长沙和广州,收购蛇胆然后出口到香港。当时蛇的价格卖得比较好,1987年我们赚了100多万。但是1988年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我们的产品亏掉了180多万。  相似文献   

12.
<正>32岁的时候,很多人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然而这一切对于内蒙古的李雄似乎永远只是一个梦想,因为他家庭穷困,小时候曾患了小儿麻痹症。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去年的时候开始卖烧烤开花Q果,不到一年便盈利十余万元。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娶个媳妇成个家,将来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因为自己身体有问题,很多项目不适合,也被很多公司拒绝过。说到这里,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和海涛小吃培训中心的张海涛老师,我卖烧烤开花Q果,有了他们的支持,才有了现在的好生活。因为,创业对于一个残疾人不是说做就做起来的。残疾人创业没有经验,同样可以实现老板梦!起初选项目卖烧烤开花Q果,是因  相似文献   

13.
祸起萧墙     
推销起家  1998年,李纪阳因家庭贫困,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为了给家庭增加收入,他离开河北老家,到首都北京做了一名小保安。虽然李纪阳在做保安期间非常努力地工作,但他并不安于此,他一心想出人头地,在京城闯荡出一个名堂。  在执勤时,李纪阳经常碰到一些人向他推销各种日用品,他感到很新奇:日用品都是摆在商店里卖的,为什么这些人把日用品背在包里四处销售?经过打听,李纪阳才知道这些推销员都是由一些公司组织出来搞推销的,并了解到进这种公司首先要拜师傅,新人进去后就由师傅带着出去推销,师傅带的新人多了就升为主管,再…  相似文献   

14.
谐趣园     
智慧故事不必去看远处的东西有一个美国年轻人,小时候卖过报纸,做过杂货店伙计,还当过图书馆管理员,日子过得很拮据。几年后,他下定决心,用50美元开创出一片基业来。一年后,他果真有了几万美元。但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时,存钱的那家银行破产倒闭,他也随之一贫  相似文献   

15.
<正> 蒋桂芝和丈夫带着孩子到广场去玩,有一个卖氢气球的妇女吸引了她,一毛钱一只的气球充了氢气就可卖2元,一会儿就卖了好几十个。回到家,她便和丈夫商量也做这个本小利大的生意,可等夫妻俩真  相似文献   

16.
一15年前,一个名叫沈建华的浙江小伙子来到上海淘金。几年时间里,他先后撑过船、刷过漆、还帮人卖过建材,却始终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沈建华每天都要去菜场买菜,久而久之,他发现了一个让人难以觉察到的现象:菜摊上的豆腐并不长期固定卖某一个或几个品牌,似乎总是有许多新品牌诞生,  相似文献   

17.
水,就那么深     
大学毕业后,他去了深圳,从一名业务员做起,三年后爬到了业务经理的位置。后来,他开了一家小公司,雄心勃勃地想做大做强。为了实现梦想,五年来,他从没回过家,除了给家里打电话。  相似文献   

18.
卢山林 《创业家》2011,(3):94-95
从传统行业的创业家转型做高科技的天使,互联网让他焕发了第二次青春我见凌代鸿当天的下午,他正好要去签一个投资合同。钱早在春节前就已经打给了要投的那家创业公司,那家公司急等钱,但合同一直未签。  相似文献   

19.
<正> 魏晓琴摆小地摊卖童装。1985年开始到城里租赁了一个几平方米的小房子卖衣服。那时交通不便,作为一个农村姑娘到大城市去进货,一些城里人总瞧  相似文献   

20.
罗建凡 《品牌》2008,(4):38-40
<正> 做品牌与开工厂?我进入童装产业的契机特别偶然。1994年我从美国回国创业,刚回国的时候开了一个电子公司,其实就是从美国买回来一些电子元器件到中国来卖。那时这种外贸业务非常赚钱,但我从内心来讲不喜欢这种做生意的方式,一是觉得挣这种钱就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