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的组织理论观点把企业组织定性为营利性的私人组织,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唯一价值诉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的价值导向趋于多元化。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企业组织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边际公共性。这为政府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郑琳 《企业活力》2007,(7):76-77
<正>一、企业社会责任涵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当中,应当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求不仅在经济方面,更在社会、环境等领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企业的经济法律责任,企业首先要遵守最基本的社会规则,遵守经济法律秩序,创造利润;在高层次上是伦理道德责任,包括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出口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水,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企业再不转型升级将会影响未来发展的速度。我们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微观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在调整中提升,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要实现转型升级,政府、企业、市场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社会责任和SA8000并不等同,认为通过SA8000认证就意味着承担了全部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另一方面,通过SA8000认证对于企业、对于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组织理论观点把企业组织定性为盈利性的私人组织,并且把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视为企业组织的唯一价值诉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的价值导向趋于多元化。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企业组织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边际公共性。本文通过考察企业发展的历程,运用利益相关团体模型分析和论证了这一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企业承担社会公共职能的可能性,从而为政府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一、当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双重控制主体矛盾导致内部控制不力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产生了两个控制主体,即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经营者控制主体,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制约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控制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企业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未来投资决策;另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7.
江总书记曾指出要"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因为创名牌既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又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结合点和战略措施。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要想使我国民族工业产品能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名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打造中国的名牌,我认为,单靠企业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政府与企业联手,共创中国名牌。 1.政府在创建名牌方面的作用和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上,世界上现在存在两大不同观点的学派,一是以亚当·斯密理论发展而来的新自由经济主义,主张完全靠市场调节,不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认为通过市场作用调节,经济能走向健康发展;一种是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其实质内容就是国家干预,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调节。2001年度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名经济学家都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中有两名与  相似文献   

8.
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红飞 《企业活力》2006,(12):24-25
一、渐成主流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公司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迄今为止的讨论中,有一种广泛的认识,即企业除了为股东赚取利润外,还应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相关利益人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众等,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会、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几十年业,社会责任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一致的看法是:在任何社会,有实力和能力的机构都要为整个社会履行责任,企业所作的每个决定,进行的每个行为都必须放在这种责任的视角中考虑。  相似文献   

9.
从政府补助这一外生变量入手,以2007-2015年中国A股亏损和非亏损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首次检验了政府补助与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之间的关系因企业盈利状况不同而存在不同机理,不能一概而论.(1)对于非亏损企业,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与高管外部薪酬差距正相关,且政府补助导致的这部分增加的差距抑制了对企业业绩的促进作用,证实了政府补助助长了非亏损企业的高管外部薪酬差距.而剔除政府补助影响的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仍与绩效正相关.(2)亏损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与高管外部薪酬差距无显著关系.本文的研究避免了高管与员工不对等产生的薪酬差距比较偏误,丰富了政府补助在不同盈利状况企业作用效果的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企业高管薪酬结构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支武 《企业经济》2008,33(4):9-13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经历了狭义企业社会责任(CSR1)、企业社会回应(CSR2)和企业社会表现(CSP)等几个不同阶段。相关利益者概念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其理论可概括为描述主义理论、工具主义理论和规范主义理论,后来发展为一体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两者走向结合,并发展出了用相关利益者关系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思路。两者结合,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在经营上对所有相关利益者所产生的影响负责。  相似文献   

11.
《中外物流》2007,(3):72-72
欧盟信息社会专员维维安在CeBit上发言时说,欧盟委员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制定准则,修订欧盟的电子隐私法律。欧盟委员会将首先成立一个组织,为其RFID准则的制订提供建议。该组织将于2008年年底就需要修订的欧盟法律提出自己的建议。维维安称,主要问题包括隐私、信任、监管。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国家创新系统为背景,分析了政府资助企业R&D投入的必要性,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政府资金投入对企业R&D的影响,即替代效应和诱导效应.由此得出,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发挥的作用和定位.  相似文献   

13.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 企业社会责任是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以来兴起的一场社会运动,目前理论界和国际社会对它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指企业在为股东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应充分考虑到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即在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关注消费者、股东、雇员、政府、社会等相关利益者的需要,扮演社会角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社会责任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演进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利益相关者模型。在此基础上,选用内部和外部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数据,分等级评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表现,并选用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衡量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政府职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主体,就要承担"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社会责任。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以及这其中政府应负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企业的管理者表示,除了法律和法规外,还有很多政府行为会对企业的经济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但是,他们也同时指出,企业在管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方面.做的还不及企业管理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利益和政权,制定了反映统治阶级意志,体现统治阶级利益对比关系变化的,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就是法律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制度已不能涉及所有的社会关系领域,进而出现了要求人们用道德和信誉来维持的社会关系,那就是诚信原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重视,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那么,诚信原则在企业中的地位如何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作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度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对国家和社会,还是对企业及个人,企业年金都显示了其极大的积极性.但是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政府的责任缺失问题,限制了年金市场的良好发展.由于企业年金属于市场化经营,是个人产权,所以政府只能作为监管者、法律政策制定者和宣传者来改善企业年金市场.  相似文献   

20.
刍论企业社会风险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风险源于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战略和经营决策。本文指出,无论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还是从风险社会理论看,承担和控制社会风险都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要防范和控制企业社会风险,就必须从治理和管理两个层面建立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机制,即进行企业社会风险的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