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忠 《新西部(上)》2010,(2):145-145,149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内涵,列举了当前中职生养成教育现状,分析了造成中职生缺乏良好养成教育的多种原因,提出了实施学生养成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孔令东 《魅力中国》2014,(16):197-197
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举止不文明、不规范即属于没有规矩。如何让学生的行为文明规范?就是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哪什么是养成教育呢?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小学阶段开展养成教育的阵地很多,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这里主要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近一年多来学校开展的以《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抓好学生道德行为研究》的课题要求,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好养成教育的渗透。现就开展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点滴和大家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3.
我校在2009年建校之时就提出了“习惯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坚持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切入点。 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好的习惯更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所以,我紧扣学校校训,提出了“细节决定成败,习惯铸就未来”的班训,着力从细节人手,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学校对学生发展和个性养成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而养成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学校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养成教育对策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桂芬 《辽宁经济》2009,(12):101-101
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和职业习惯,具备诚信意识及纪律观念,拥有一定文明礼仪知识,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抓养成教育,是学生形成完美人格的需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和谐班级是学生“自由”发展、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班级管理科学高效、班级风气正气浩瀚的集体,和谐班级建设是教育者追求的重要目标。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是推动和谐班级建设的有效手段,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要遵循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持久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等养成教育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文章认为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家校合作,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共同担任养成教育的使者;抓住教育良机,从点滴抓起;教师坚持奉献精神,以真心换真情,并进一步指出养成教育应注重反复性,追求无限性.  相似文献   

8.
张春霞 《发展》2015,(3):106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分析(一)学习习惯养成现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起点参差不齐,多数是未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自觉性、学习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同时,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差,自然造成行为规范方面的偏差,大多数学生都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违纪事件不断,班级管理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陶海 《新西部(上)》2014,(5):122-122,104
本文论述了班主任在寄宿制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方面必须明确的责任,提出了对寄宿制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管理的策略。要在班级内部培养较得力的信息员,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建立与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平台;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对班级情况要做到全面、准确、及时掌握。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0.
郭洁 《魅力中国》2011,(2):356-356
养成教育是我国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体育专业大学生有其不同于其它专业学生的特征,高校教育者在对其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需要有的放矢。本文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开展养成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孙洪宝 《魅力中国》2009,(17):156-156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好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并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2.
夏磊 《魅力中国》2010,(36):104-104
一个好的习惯将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因此养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我们幼儿园教师责无旁贷的担任着引导培养的重任。本着“寓教于乐”,在“玩”中“学”的宗旨,我们将养成教育逐步渗透到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中,在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的同时,使孩子们逐步养成了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不但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需要,更是人的社会化的基础,是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社会主义关于人的教育的本质体现。正所谓:“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那么怎样帮助孩子走好入学的第一步,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本文阐述了在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戴刚 《魅力中国》2010,(29):344-344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重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本文试图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兴趣特点,结合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庞俊虎 《魅力中国》2014,(3):158-158
体育课外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实施素质教育,端正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对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袁奎 《魅力中国》2011,(5):204-204
本文从中职学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入手,指出了中职学校在实施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误区,阐明中职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并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形成初步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目标,学习者自主养成教育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要求。英语学习者自主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建构性、养成性、可持续性是其基本特征。更新英语教学理念,树立“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教育思想,教学任务从“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的转移,着眼于英语学习者自主的养成教育,最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以及独立吸纳新知识的能力,是实现英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2013年,笔者有幸参加了由东丽区教育局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举办的2013中英联合(天津东丽)校长领导力培训活动。培训中,我们感受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感知着英格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富有特色的学校管理。现就英格兰学生教育和管理谈些粗浅的感受。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目前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较差的现象,作者通过从事体育工作的实践和探索所得出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第一步抓好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第二步是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同时阐述了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操作内容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