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东宇经纬》2000,(10):13-14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校园中、企业培训上运用教学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各种教学软件更是推陈出新。那么如何让老师学生更快更好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学习软件?有着优秀教学经验的老师能否将自己成功的教学课件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这是在推广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尹亚萍 《东宇经纬》2000,(11):20-20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老师提问:“你能运用以前学过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来说明今天所学的分数基本性质吗?”老师的话音刚落,就叫一名学生回答。学生面对这样一个新旧知识紧密联系的问题,不知所云,尴尬地站在座位上,老师提示道:“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  相似文献   

4.
赵宁  魏冉  张慧军 《魅力中国》2014,(2):191-191
随着中日两国各方面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日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热情,并把它作为谋求工作的工具。因此,我国增设日语专业的普通高校也随之增多。那么,作为普通的三本院校,我院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日语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影响其水平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对此,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并对我院日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以及通过和老师、学生的交流,简单探索了以上问题。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能使日语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影响其水平提高的因素,也希望我们提出的建议和方法能为日语系学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丽 《魅力中国》2013,(10):167-167
怎样使学生爱上数学课?这是教学中的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对数学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苦差事,感到乏味。因此,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学生爱上数学课的关键。可是低年级学生天性好玩爱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数学知识了解甚少,针对这一问题,怎样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现在就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关于低年级数学新课的导人与兴趣的培养,谈一下自己的浅显体会。  相似文献   

6.
众多的研究早就表明:那些个在成长中显露出“厌学、网瘾、早恋、叛逆、迷茫”等特征的儿童——在部分家长或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或“学生”,其实只不过是一些暂时还不耐看的“丑小鸭”而已。  相似文献   

7.
快乐捡豆子     
马祥武 《魅力中国》2014,(20):202-202
又到复习时候,毕业班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因为。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不停的发现学生的不足,在大大小小的测试中发现学生应该掌握而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学生也是在各科老师的训斥中昏头昏脑,心情烦闷,火气十足。于是班里不停地上演学生和老师顶牛的事。老师很委屈,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学生还不承情,不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我作为班主任,也是左右为难,一味的批评学生吧,又怕引发他们的叛逆情绪,若不批评。班级纪律实在糟糕,各科老师都不愿意上课。怎么办?我在苦苦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轻松职场     
《中国经济快讯》2012,(42):78-78
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陈瑜 《魅力中国》2010,(35):220-220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总是抱怨学生难管、事多,总认为自己是他们的“274小时保姆”而并非“老师”。那么,辅导员到底要从哪些方面来关注学生的动态而不要将自己陷入“事务性怪圈”呢?笔者就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入手来浅述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赵俊 《中国西部》2013,(9):84-85
只有爱的阳光才能照亮每个"问题学生"的心田。无论遇到怎样的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珍惜这个人生中最美好的相遇。我们在执教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不守纪律、上课喜欢趴在桌子上、学习成绩差、各种行为习惯差。他们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经常使得老师无奈、家长无助。问题学生真的就如有些老师说的"无可救药"了吗?那么我们该如何转化这些学生呢?笔者也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1.
马玉国 《魅力中国》2013,(11):201-201
在数学教育界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台湾一位学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二年级小学数学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参加测试的台湾学生有2/3的人答案是43岁。测试大陆的学生时,竟有88%的人答案也是43岁;因为他们认为此题不可能加,所以只能减,而不敢写上“此题不能做。”这是一则笑话,然而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八年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则笑不出来,因为这则笑话的确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之一代当老师的,从小当学生时,就崇拜老师、服从老师,很少敢挑战老师的权威,也不敢讲自己的思路。长大当了老师,也觉得学生服从我,崇拜我,把我讲授的内容听会,练会,考个高分,课堂纪律好,就很有成就感。比如学了“笔算除法”,老师讲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我们的学生有向老师提出:“笔算除法能从低位除起吗?”。如果还有学生再提出一个高智商的问题“老师,笔算加法、减法、乘法都是从低位算起,为什么笔算除法就一定要从高位除起呢?”这时,会不会有的老师已经很不耐烦了。会说:“你怎么事那么多,书上就是这样规定的,教你怎么算,你就怎么算。”如果真的老师这么说,试想一下,今后,这个孩子还敢“异想天开”吗?还敢“思维和创新”吗?慢慢地,在学生的心中,就会逐渐形成听老师的没错。这就是中国学生,很听话,很刻苦地去记忆、模仿,就是不敢自主地思考和质疑,没有了疑问哪会有思维呀,没有了思维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相似文献   

12.
龙训兰 《中国西部》2012,(21):146-149
班主任和老师的最基本的职业底线是什么?班主任和老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哪些工作做到哪种程度,哪些工作必须要做好?雷夫在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予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一个精确的答案——用激情点燃教育,用激情点燃学生内驱力,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成长生涯的同时也点燃自己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13.
少年与花园     
《广西经济》2006,(2):60-60
有位叫杰克的少年读书时总是非常苦恼,因为不管他有多么努力,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功课也只能勉强跟上。在他高三毕业即将来临之际,老师跟他谈了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杰克,尽管我非常清楚地了解你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叫你的学习却始终进步不大,再这样下去,你能保证自己没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14.
余启超 《魅力中国》2013,(32):147-147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于学生来说,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得分,是最重要的。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人们总是用许多华丽优美的辞藻来赞美老师,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用心血哺育着祖国的下一代,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说老师是粉笔,以自己的生命来向学生传播知识;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光辉的职业。为什么人们会这样赞美我们的老师呢?这是因为我们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支撑人类社会这一雄伟建筑的一根大石柱,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润滑剂,是社会躯体中一个最活跃的细胞。  相似文献   

16.
李宇航 《魅力中国》2010,(33):113-113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遇到有关实写与虚写的问题,查阅手头的资料,也没能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那么,究竟什么是“实写”?什么是“虚写”?这“虚实相生”又到底是怎样一种艺术手法呢?下面笔者就这些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一新生,入学之后,遇到许多不适应。在英语学习方面,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情况,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快速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你能信任西方经理吗?他不耐烦地来到谈判桌前要跟你签个合同,而并不努力与你一起工作或是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 你能信任中国经理吗?他说话绕圈子,每次他咨询自己的伙伴后都会改变谈判立场,而且最终他并不会尊重合同。 我想问的问题是,东西方能达成真正共识吗?  相似文献   

19.
李海洋 《理论观察》2007,(3):187-188
班主任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敏感棘手的、超乎常规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按常规、常理、常法解决,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还会酿成后患。因此,处理特殊问题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班主任教育艺术的重要尺度。特殊问题种类虽多,但中学生最为突出的是早恋问题,成为老师、家长、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而班主任如何面对、科学处理、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作为班主任,在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运用恰当的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安全的渡过这一感情的迷茫期。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读书,遇到不少好老师。我经常想,为什么教育难以电子化和网络化 ?如果用视频直播各大学校的课程内容,让世界各地的学子,不论远近、不论贫富、不论老幼,都可以收看或下载,岂不是能根本性地改变全球的教育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