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艳红 《魅力中国》2011,(12):289-289
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要适应教师岗位,促进社会和谐,教师加强道德修养和爱心就尤为重要了。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用爱心让学生心灵放飞,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实践中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和心灵进行修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2.
王晶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7):I0005-I0006
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默许的点头,传递着鼓舞的真情,表达着对孩子的褒奖。教育成功秘诀正是教师与学生结成亲密无间的伙伴,形成信任同盟。热爱自己的专业并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才是一个好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并热爱自己的教职工,才是一个好校长。“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董苹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诠释着这一格言。  相似文献   

3.
康恩黎 《魅力中国》2013,(20):400-400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高职学生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加强信仰教育,笔者蛄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分析高职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加强高职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严渝烽 《中国西部》2013,(36):90-91
教室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辅导室。教师唯有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成长自己,并进而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引领他们,让他们自信、自由、安全而又有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我们才算是在为教育增加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角度,不仅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侯红领 《魅力中国》2013,(23):382-382
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地理教育目的看,对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型”人才的培养逐渐转变为“能力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注重专业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从地理教育内容看,更加重视实践性和人文地理教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重视自然地理,也要重视人文地理,克服传统重自然轻人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霍雨佳  周芹  赵清 《中国西部》2014,(37):26-31
评判一个好的教师有太多太多的标准,但优秀的教师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时刻的反思和成长。一个平凡教师不平凡的教育路,通过成全孩子、解放孩子,解放孩子天性,也给了自己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继续钻研的机会,这正是他独特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8.
教师这个职业光荣而神圣,更为人们所向往。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行为做事的楷模。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与培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千百年来不变的职责。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这是职业技术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尚建敏 《魅力中国》2014,(5):232-232
文字浸润了一代代人的心灵,文学涵养了一辈辈人的情操。但长期以来,不少的学生畏惧,甚至讨厌写作文,其根源在于对作文缺乏兴趣。针对学生写作实际,我努力探索学生作文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水平。下面是我粗浅的做法。首先,我认为写作得让学生有成功感教育不等于爱,但没有爱的教育是不行的。在作文上也是如此。他写出作文来,教师对此不置可否,不赞扬也不批评。学生也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去做。教师要及时发现作文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也要及时表扬。让他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得到肯定他会“不顾一切”走向成功。比如一个学生写道:清照在这氤氲的香气里彷徨着,心该归向何方?这里氤氲用的好,我趁机说:“你的词汇量很丰富,老师期待下一回有更多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刘运 《魅力中国》2013,(11):246-246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为合格人才的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也应该适时新课改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尹连信 《魅力中国》2009,(16):117-117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体现着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应运而生。 课程标准变了,课程结构体系变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也有了改变。但是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近些年来不会有根本的改变,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评价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的尺度也不会改变,面对新课标,如何搞好高中语文教学,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又一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罗家慧 《魅力中国》2009,(24):185-185
教育的真谛在于以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用教师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在这方面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也一样要提倡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荣斌 《魅力中国》2014,(16):211-212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阐明了数学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昵?下面是本人就这一方面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重要培养目标,提倡学生主动发展,这就要去教师即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培养其特长,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使全体学生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毛思洁 《宁波通讯》2011,(13):19-20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好教师、好党员,自十九岁登上自己钟爱的中学讲台后,就认定了“教师”这个职业,至今从教三十年。三十年来,她时时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践行着爱的教育,用自己的满腔真情向学生撒播智慧和温暧,用自己的全心全意彰显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马桂霞 《发展》2006,(5):79-7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讨厌个别差学生,但当和学生贴近后,有了心灵的沟通,情感也就随之改变了。名教育家斯普郎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常常遇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是未找到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相似文献   

17.
刘新辉 《魅力中国》2009,(5):134-134
《新标准英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体现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本质,坚持兴趣第一、学以致用的原则,做到了现实与未来相结合。新教材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和反映出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关于教学观转变,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评价体系的问题等等。下面就自己这两年来对新课程的接触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彭文彪 《魅力中国》2014,(15):217-217
高中生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效率,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值得我好好思索。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的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地理知识繁多、内容涉及范围广,而课程安排的节数少,时间紧任务重,给现时代的教师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地理课堂的高效化逐渐被提上了日程?如何使课堂教学高效化?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摆正教师位置,优化课堂结构,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又要强化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措施,也是高效化课堂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万物归宗。千差万别的知识背后都藏着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生活和智慧。教育有道,教育应循道而行。然而,在教育中,我们常常背离根本,忘记自己为何而教。只给学生知识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在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学生能够还原知识生成的过程,触发自己心灵的悸动、灵魂的参与,这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好教育是生活气息浓郁、智慧魅力十足的教育。教师责问学生:"不是已经给你讲几遍了吗?怎么还不会?""这道题都练几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做?"陶渊明在《饮酒》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讲而不解,足以说明教师的讲解无效。教师明白了"此中真意",而学生未得"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