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牧作为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论家,少负卓名而才思敏捷,时人以为李、韩之亚匹。杜牧虽为时之盛名诗家,其志略却始终着意于辅佐国稷,“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是其平生报国愿望的写照。史载杜牧“其古文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素以收复河山,平定中原,  相似文献   

2.
姚合是中晚唐之交诗坛上享有盛名的诗人,“一代文宗”、“时称诗颖,士多归重”,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诗人,姚合亦改变了前期建功立业积极奋进的远大志向,采取了亦官亦隐的为官思路,同时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此类生活的诗歌佳作。姚合的诗歌风格主要为平浅闲雅、清僻新切,呈现出与其它苦吟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这种诗风对中、晚唐之交的诗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时风由僻涩峭硬转向平浅流利,以清僻新切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3.
孙涛 《魅力中国》2014,(27):67-67
首先,声音是两种艺术依存的物质载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白居易以“嘈嘈”摹拟粗弦发生的厚重、喧响,以“切切”摹拟细弦的尖细、急促,以“嘈切”的交替来表现不同的音高,色彩的声音之对比变化。这是以语言之声模仿乐器之声的名句。  相似文献   

4.
杨光毅 《今日重庆》2012,(12):22-23
关于“长安”,有无数故事。 1000多年前的唐代,那位叫杜牧的诗人,曾留下《过清华宫绝句》三首。诗中有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千顶山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相似文献   

5.
申玲玲 《魅力中国》2013,(14):118-118
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广大士卒,这是高适诗歌创作的两大主题,也因此使他的诗歌透着一种“悲壮”的美,他在后人心目中也接近于拥有爱国热忱渴望奋勇杀敌的英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封丘作》)也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然而,高适的干谒之作,却着实给他高大的形象染上了污点,甚至有人因此认为高适是一个心口不一、虚伪至极的人。唐朝类似于高适这种情况的大有人在,如骆宾王、王勃、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岑参、韩愈、李商隐、杜牧、韩促等都曾为入仕或入幕创作干谒诗。那么。干谒究竟能否作为评判诗人人格的因素呢?它与诗人的人格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6.
刘小雷 《发展》2012,(6):66-66
李商隐(公元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郁郁不得志。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探寻到政工师提升工作能力之规律,政工师如果能以此作为从政为学做人之准则,时刻以之自勉,始终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定会在政工师的工作天地中收获美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2014,(19):F0003-F0003
作为发改干部,如何在建设现代化浙江新征程中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乐于担当,我认为,应大力弘扬东海、九溪、钱江、运河、西湖“五水”精神,做到“五水共至”。弘扬东海精神,要学习其博大之心弘扬九溪精神,要学习其坚韧之志:弘扬钱江精神,要学习其激昂之情;弘扬运河精神,要学习其朴实之风;弘扬西湖精神,要学习其静美之魂。  相似文献   

9.
袁丝语 《魅力中国》2009,(4):161-161,154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被称为“建安之子”,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慷慨激昂,后期作品虽然大多郁郁不得志,一生都似乎是个悲剧,但是作为诗人,他却极富浪漫主义情怀,他的作品《洛神赋》就是其浪漫主义情怀的代表作,是一部浪漫主义爱情名篇。  相似文献   

10.
韩愈在顺说冲、把“句谈’作为古语文研习起步的基本功。指出:“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日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惑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句读”,《辞源》修订本注解为:句和逗,指文章中休止和停顿之处。读沾切。汉何休《公羊传解信序》:“援引他经,失去句读”。元黄公绍《韶会举要》:“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调之句;语本约而点分之,以便涌泳,谓之读。今秘书省枝书式,几句绝则点于字之分,读分则点于句之中间”。回顾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演变发展过程,二者最大的差异,除语汇…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早上8:00 多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大诗人杜牧一首《清明》,令山西杏花村这片土地生动了千百年。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国内。而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  相似文献   

12.
驰名中外的南丰蜜桔,迄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历代均列为贡品,因此,获得了“贡桔”的美称。古代的诗人屈原在《桔颂》中写道:“后皇嘉树,桔徕眼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难徒,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相似文献   

13.
《今日重庆》2004,(1):105-105
李渡位于享誉“巴国故地”、“榨菜之9”的涪陵城西长江北岸。历是上称“五龙镇”,后因传说唐代诗人李白在此渡江而更名李渡。  相似文献   

14.
镇远游记     
屈指算来,已经10年未去镇远。10年,总有许多事会记起,许多事被遗忘。唐代诗人杜牧说:“十年一觉扬州梦”,不过是过眼的烟云罢了。其实也未必,感叹有时候多半是因为怀念吧。  相似文献   

15.
《乌鸦》是美国诗人、文论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代表诗作。《乌鸦》以优美的形式、韵律极强的音乐感来表现该诗的主题“美妇人之死”。主题、形式和语言的选择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哲学,而该诗的成功实践也证实了其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6.
哦,天地间那如许尤物,唯诗人能与之梦魂相通。──尼采《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在我看来,作为一名诗人,他首先应具备的是两只敏感的耳朵,而不是一双锐利的眼睛。在这方面,荷马、弥尔顿、博尔赫斯这些伟大的诗人们,无疑值得我们由衷地崇敬和永远地怀念。面对这由许多毫无意义的表象泛滥堆砌而成的世界,博尔赫斯十分典雅地说道:“我又一次感到了那出自叔本华与贝克莱的惊人猜测,它宣称世界是一个心灵的活动,灵魂的大梦一场,没有根据没有目的也没有客量。”于是,诗人保持缄默的本质,而选择了聆听。在他们的理解中,聆听往往更易…  相似文献   

17.
张丽 《理论观察》2011,(6):168-169
叙事长诗《琵琶行》不但在当时即已“童子解呤”、“胡儿能唱”,传诵国内外,而且也是作者自居易本人自鸣得意的佳构。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千余年来曾使多少羁旅漂泊之人怅然洒泪;其“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纯情,更是曾使多少读者为之感动不已。而这首诗的巨大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叙事的高超技巧,同时也还在于诗人的善于点染和烘托,特别是我们决不应该忽视诗中前后五次出现的那一轮明月——水中之月与空中之月的独特意象。  相似文献   

18.
洪淳生 《杭州研究》2010,(2):165-169
范仲淹被贬睦州,但他荣辱不惊,心忧天下之志仍存。其荣辱思想是他强烈的“明主”意识、积极的入世思想和先忧后乐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打开兰陵美酒厂厂史,早在3000年前,这里就已以黑黍米为原料,酿造出了令人感到神秘的“鬯”酒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客中作》、明代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名篇巨典的赞叹、评析,让人平生出许多遐想。 短短的几年,兰陵从一个小厂,一跃成为国内同行业最大的企业集团,年销几万吨酒、成为全国之佼。兰陵美酒厂崛起的奥秘何在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09,(3):118-118
公元1002年,王曾成为宋朝第27位状元,翰林院学士刘筠开玩笑说:“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尽。”就是说,这下好了,一辈子吃穿都不用愁了。王曾“正色以答”:“生平之志,不在温饱。”当时考中状元就意味着一辈子高官厚禄,而不必像今天念完北大去卖猪肉,领完硕士文凭去排队竟聘清洁工。所以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不管你此生有这多么宏大的抱负,得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化用李耳那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生平之志,始于温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