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堂好的政治课,需要师生的互动来完成,如果只有一方动,就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能够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天地里学习,保持师生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保证学生在学习时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上好每节政治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朱林捷 《魅力中国》2010,(20):280-28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跟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  相似文献   

3.
丁新刚 《魅力中国》2014,(17):139-139
政治课新《课标》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政治课堂不应是老师的课堂,而是师生互动,使学生全方位参与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罗艳芳 《魅力中国》2013,(23):253-253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它同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师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思想政治教学取得成功,获得高效益,取得最好效果。相反。师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是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失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政治课教学有一种心理化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是一些新的题材。  相似文献   

5.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贯彻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新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初中思想政治实施开卷考试后,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心理骤然放松了,认为政治课的开卷考试只是翻翻书、抄抄书上现有的东西而已,从而降低了对政治课学习的热情,更为严重的是忽视了平时对政治课的学习,但是考试结果与学生的愿望偏偏相反,使学生疑惑,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走出开卷考试的误区,转变教师、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思想观念,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刘转志 《改革与开放》2012,(18):168+170
对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心理特点的研究,可以依据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心理特点的变化,解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更好的理解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方法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于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心理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心理特点以及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基本做到了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从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对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心理特点做了论证,得出了中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以及这些心理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宁小荣 《西部大开发》2009,(11):146-146
提起政治课,很多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无味,认为无非是死记硬背,甚至有的学生被老师批评一次,美其名目“上了一堂政治课”。因为对政治课的学习带上感情色彩,所以对政治课产生一种厌学心理和偏见,那么,怎样转变人们对政治课的偏见,使政治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鹏措 《魅力中国》2011,(18):163-163
思想政治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导者,从教学层面讲,教师是课程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设计、引导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优化仍是我们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梁建国 《魅力中国》2013,(23):213-213
当今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师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成功,获得高效益。相反,师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失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令人忧思的是在政治教师队伍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未认识到这一点。或不重视这一问题,不少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误区。本文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心理误区作一剖析并就其跨越谈些粗浅之见,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景辉 《魅力中国》2010,(31):408-408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陛、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唐会民 《魅力中国》2013,(32):193-193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处境困难。一是学校不够重视,二是学生不愿意学习,导致了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偏低。要改变此种状况,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李波 《魅力中国》2010,(5):166-166
思想品德课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因此,要提高政治课教学水平,教师就要在施教中调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通过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在此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5.
王波 《魅力中国》2012,(32):150-150
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主要特点。因此被学生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课堂往往收不到良好效果,在新课改下,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有了很大改观。但仍然存在老师教学的压力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够巧妙地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开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  相似文献   

17.
石为 《魅力中国》2009,(19):123-123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有效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每一个教师的面前,向40分钟的课堂要成效越来越重要。那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如何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要靠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二要靠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形成师生学习互为共同体,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艳梅 《魅力中国》2011,(1):248-248
政治课教学要改变枯燥乏味的说教,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增强吸引力,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也是检验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增强吸引力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实施激励性教学,这些措施都需要广大政治课教师认真研究和探索,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亭 《发展》2009,(8):96-9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体现了上述要求。因此,案例教学法对于促进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各种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其主旨是为了激活课堂。在政治课中创设各种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焕发出政治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