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和“三农”问题都关系到国计民生,深入分析它们的实质和根源都跟土地有关,其治本之道在于完善土地市场。该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指导土地市场的正常运转,调整土地收益的分配。该文提出在部分土地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确定土地使用费征收客体,以及按照地租的不同类别进行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益分配是在国内城市经营实践中广受争议的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城市土地利益分配活动的适用性,并运用该理论,探讨了一种新的城市土地利益分配机制,即国家凭土地所有权获取绝对地租,城市政府经营土地获取级差地租,土地使用者开发土地获取平均利润.  相似文献   

3.
因为政府赋有分配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的特定职能,所以都市土地所有权永远在政府掌控之中,这就是都市土地地租存在的社会基础,这也决定都市土地或者都市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都市土地或者都市地产价格构成和其它商品价格构成也不一样。其它商品的交易是商品所有权的全部转让,商品的价格构成是生产成本加利润。  相似文献   

4.
农用地征地补偿中的物权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地征收实质上农用地的所有权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向政府转移的行为,因此征地补偿时就要充分靠考虑农用地所有权的物权属性,给予合理的补偿。本文在分析了农用地所有权的物权性质和新增建设用地地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土地开发权所带来的增值收益应在农民集体与政府之间合理分割,分割的原则就是按照带来增值的投资主体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后得出结论,即征地补偿应为农用地的所有权价格与土地增值收益分割值之和。  相似文献   

5.
黄芳娜 《特区经济》2010,(12):175-176
土地是农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拥有土地是农民与社会其他人群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农村家庭的核心秉性。由于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由于各地经济加速发展,需要征占农民的土地,一部分农民因此失去了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以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阐述了地租的产生及其最终的归属和分配问题,可以为保障我国失地农民权益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清代前期的封建地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农民收取地租。封建地租是封建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体现着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关系。封建地租的剥削程度,通常是以地租率,即转化为地租的那部分产品同土地生产品之间的比率来表示的。中国地主制经济建立的初期,就形成了封建地主与佃农对半分成的封建地租率,即佃农以土地主要农作物收获量的一半交纳地租。历史文献中,往往把这种对半分成叫做“均分”、“中分”、“对分”等等,我们不妨把这个封建地租率叫做均分地租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户的经济决策动机逐渐从风险(成本)最低转变为收益最大。但是,地租契约的不完全性等因素,可能使农户在选择地租契约时,需要在收益(租金)的可靠性和收益最大化之间进行权衡。文章理论分析表明,农户在选择地租契约时,其经济逻辑是损失规避而非预期效用理论。进而,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2015年调查数据,通过probit、IVprobit和似无相关回归模型检验了这一理论假说。研究结果显示,租金水平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固定地租契约;消除内生性后的边际效应显示,租金提高每万元,农户选择固定租金契约的概率提高28.3%。机制分析发现,土地流转契约期限的增加会强化租金对农地转出户选择固定租金契约的影响。运用工具变量估计、交叉项和费舍尔组合检验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租金对固定地租契约的促进效应,在低收入农户中相对更高;在低收入农户中,契约期限不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地租领域农户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与政策预期的不一致,提供了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基于此,文章提出为使农户通过地租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需要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契约治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土地使用费的内涵分析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分析了我国土地定价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以此为基础,从制度层面提出了城镇住宅用地使用权续期定价模式的框架,并以此为依据,着重分析了收益还原法在住宅用地使用权续期定价中的运作过程,为土地使用权续期定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的核心成果,也是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相关土地收入问题的理论基石。以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文本逻辑为线索,揭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地租生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资本主义地租外延上的一般形式与特殊形式及其关系、唯物史观下的资本主义地租演进规律等的核心要意,阐释马克思地租理论中的"以生产关系为标准的地租属性方法论、工具价值与制度价值对立统一的地租功能方法论、整体性与结构性相结合的地租结构方法论"三维方法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以期为认识当前以土地出让金为主体的相关土地收入及其本质属性、分配关系、政策诉求等提供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宋朝租佃经济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朝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宋朝租佃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地租率由市场决定,对租佃双方都是有利的;在宋朝广大佃农家庭经济条件差,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弱的社会条件下,采取分成租佃制是适应宋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随田佃农”也是有利于保障佃农权益的有效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曾提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公式,这就是: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以后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企业家的才能--利润,而成为"四位一体"公式.这个公式概括了经济学分配理论的中心,即在生产中,工人提供劳动获得了工资;资本家提供了资本,获得了利息;地主提供了土地,获得了地租;企业家提供了企业家才能,获得了利润.  相似文献   

12.
地产租金过度上涨会严重削弱城市经济活力。该文通过把租金引入集聚经济的分析框架,并以农业平均地租为定价基础,分析了城市地租定价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城市产业与农业的产出效率差距。尤其是产出效率失调还会通过推高农产品价格来刺激城市地租上涨:而城市与乡村住宅的级差收益差距过大也会通过人口迁移推高大城市的地租。城市规模结构决定租金的分布结构.规模结构失衡是造成少数大城市地租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发展中小城镇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供给与服务水平,可以提高城市产业与居民的福利水平,也是优化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一条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分别到杭州、福州、深圳、武汉、芜湖、襄樊等地,就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土地有形市场建立和运作、地租征收、集体所有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4.
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热局面,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并没有制止房地产市场过热局面,其原因是住宅供给不足,特别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不足,不能有效的压制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分析认为,地方政府追求地租收益最大化是导致房地产过热的重要原因,通过福利经济学分析认为经济适用房政策具有天然缺陷,导致地租转移到私人手中,不合理和不公平,应予取消,代之于廉租房制度,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特征、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妨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影响城乡平等发展的最重要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的土地权利体系;城乡土地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土地增值收益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土地管制缺陷造成城乡不平等发展。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农地转用一律实行征地,城乡一体化形成土地国有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市场通道基本关闭,农村发展空间压缩;宅基地法律规定滞后于现实,既不利于农民实现宅基地财产权,也不利于土地管理;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不合理程度加剧。改革二元土地制度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权利不平等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切实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制度;建立公平共享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其收益分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克思地租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收益分配表明:国家应对征用集体的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补偿;对于集体建设用地的转让,集体经济组织应获得全部土地流转收益;国家应以税收的形式对国有土地外部性所导致的溢出效应进行宏观调控;土地管理部门可收取土地管理费等。同时,应进一步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合理制定土地规划以及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土地收购、储备、交易制度是政府为提高土地宏观调控能力,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规范土地市场,优化城市土地配置,合理利用土地以及合理分配土地收益的重要工具。它不但维护了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而且还满足了市场机制对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必然对土地资产市场,进而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1 新机制与地产市场过去长期实行的土地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划拨使用造成了大量的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实施土地收购、储备、交易机制以后,土地供应实行计划管理,…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以其所有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作为商品提供到市场上进行交换获得货币收益来进行和实现的,由价值规律客观调节的市场价格是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是我们理解现实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本文试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城市的土地有偿使用及其收费标准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进一步讨论。(一)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存在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要了解地租必须了解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对土地占有的垄断。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权的前提是,一些人垄断一定量的土地,把它作为排斥其他一切人的、只服从自己个人意志的领域。”①这是法律观念上的所有权。“法律观念本身只是说明,土地所有者可以象每个商品所有者处理自己的商品一样去处理土地。”②而对这种所有权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则只能有什么样的土地使用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劳动条件的土地,其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使用权可以完全分离。“土地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只代表一定的货币税。”③即凭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用马克思地租理论分析我国城市土地改革存在的问题,用马克思地租理论指导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实践:科学规划、优化配置土地;有偿使用土地;可持续发展土地;"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相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