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族作家霍达以其独特的宗教视角和史学视野创作的文学作品《穆斯林的葬礼》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该文从结构上、内容上和价值上浅析了作品以伊斯兰文化为底蕴的创作美景,从而揭示了《穆斯林的葬礼》民族史诗般的品格和独树一帜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2.
《穆斯林的葬礼》 是一首生命的哀歌,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命运的波涛中浮沉,最终酿成一场场爱情的悲剧.读后虽使人产生压抑的情绪但却能够触动读者的灵魂,凄婉的旋律裹挟着深厚的内涵.美有千万种,但从悲剧中提炼出来的美是安静的、 持久的,更是人们心中平日难以触及的.在《穆斯林的葬礼》 中从韩子奇和梁君璧的爱情悲剧、 韩新月兄妹的爱情悲剧、 以及爱情的葬礼这三个角度来描写,不同时代、 不同背景、 不同文化的交错纠结的爱情悲剧,从交错的命运爱情悲剧,个人性格的爱情悲剧和宗教信仰的爱情悲剧这三个方面了分析造成悲剧的文化背景.《穆斯林的葬礼》 通过对爱情那个悲剧的塑造给我们带来民族文化的深深反思.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电影《爱情的牙齿》女主人公的经历及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所遭遇的社会压力的分析,发掘出人性深处的内容,及其对当代性别文化的意义,并对老夫少妻男强女弱的文化心理机制及封建贞洁观念进行质疑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晓航 《产权导刊》2011,(10):70-71
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有四大史诗传世,它们分别是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赫哲族的《依玛堪》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玛纳斯》不仅流传于中国新疆,也流传于苏联和阿富汗的柯尔克孜人聚集的地区。《玛纳斯》广义指整部史诗,狭义指其第一部。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不同,史诗《玛纳斯》并非一个主人...  相似文献   

5.
余乔丹 《魅力中国》2013,(19):141-141
但丁的《神曲》和薄伽丘的《十日谈》一直都是文学吏上永恒的话题,我在这里主要从“救赎”这个主题入手,将两者放在一起做横向的比较。元论是自由还是封建。人性还是理性。邪恶还是善良,狭隘还是深远,但丁和薄伽丘都将给你答案。  相似文献   

6.
“易”产生在文字出现之前,用符号“--”表示阴爻,用“-”表示阳爻,叉用阴爻与阳爻的不同组合而构成八卦(经卦),两卦相重又构成六十四卦(别卦),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自古以来《易经》被推崇为“群经之首”,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汉代班固在《汉书》中称易学是“天道之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台湾学者周鼎衍先生说:“易在文学之先,即已揭示人天大道之体系,故凡我国一切学术思想,不分儒道墨法阴阳兵刑各家,胥肇于此。几千年来,垂为立国之最高宝典。”《易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根,构成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价值系统、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7.
郑元野 《黑河学刊》2012,(11):24-25
电影《冷山》与《山楂树之恋》同叙述了恬淡美好的爱情,它们一个生在美国,另一个生在中国,相同之处是男主角的死,不过,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两部电影所具有的性爱观、交往观以及如何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上存在较为强烈的差异,笔者叙述二者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加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任群 《黑河学刊》2005,(5):40-42,45
《愤怒的葡萄》受到大众的欢迎,是因为在这篇小说中,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斯坦贝克借助佃农、妈妈、吉姆、罗泽珊等人物维护了人的威严,弘扬了人的勇气、同情与爱。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这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思想主要包括文化全球化思想、资本主义文化的双重属性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等。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思想仍有其价值: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0.
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建构主义的集大成之作.作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外第三种主流学派范式,建构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讨论了学界之中从未触及过的研究范畴.本文指出了温特对于无政府状态的三种分类,认为这样的分类正是讨论了之前国际关系理论中不会触及的理论大前提,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填补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11.
《所罗门之歌》 是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它奠定了莫里森作为美国当代重要黑人女作家的地位.《所罗门之歌》 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融入非洲传统文化因素,在文本中具体体现在象征和隐喻;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夸张和荒诞三个方面.作品展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反映了黑人追求自我解放这一心路历程的现实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2.
奴隶制结束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非洲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非裔美国人面临种种身份困境.如何重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也成了非裔美国作家莫里森关注的重点.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身份认同、 文化霸权、 民族文化主义等术语分析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身份困境,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弘扬黑人民族传统文化是非洲民族文化的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性是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因其小说中直率而露骨的性描写,劳伦斯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性可以说是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之一.他认为"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最终表现,它是实现生命,完成生命的手段,是健康和幸福的起点,是陷入文明困境中的人走向新生的途径.在短篇小说<贩马者的女儿>中作者就很好的诠释了他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美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人画像》是他早期“国际题材”小说中的经其作品,是一部经得起用任何方法阅读的作品.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中的五个主要人物及其关系,论证其“国际题材”小说所体现的欧美两种文化的互渗与碰撞.  相似文献   

15.
刘丹丹 《魅力中国》2010,(14):156-157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性是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因其小说中直率而露骨的性描写,劳伦斯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性可以说是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之一。他认为‘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最终表现。它是实现生命,完成生命的手段,是健康和幸福的起点,是陷入文明困境中的人走向新生的途径。在短篇小说《贩马者的女儿》中作者就很好的诠释了他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圣经》的魅力不在它的宗教性、神性,而在它的文学性;“二希”(希腊、希伯莱)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个源头,它们对世界文化发生了深刻影响;《圣经》在20世纪初才与中国社会全面接轨,并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弗兰茨·格里尔帕策(1791—1872)是19世纪奥地利文学毕德麦耶尔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德语文学史上继歌德和席勒之后最有影响的古典主义剧作家。他的艺术创作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也令后世作家与读者仰慕惊叹。他精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历史和戏剧艺术.在创作申他又深受德国古典主义文学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他的艺术创作丰富和超越了古典主义文学,并且开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本文在此着重对他的小说作品《可怜的乐师》做浅层探究。  相似文献   

18.
常勤毅《阳光下的经典》,以独到的研究视角、深刻的学术思考、踏实的史料研究和阳光激情的书写方式,从一个全新视角定义和诠释了中国主流文化的概念,通过横向分析和纵向考察探寻中国主流文化现代发展走向,高扬主流文化精神.在摆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关系以及对百年来中国主流文化的学术梳理、理论建设、回顾考察、资料整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9.
《大淖记事》与《红高粱》作为上世纪80年代两篇重要的力作,虽然在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上有所不同,却在人性的展示上有着共同之处:游离于世俗礼教,崇尚自由。但因两位作者生存经历及时代背景的不同,在人性的审美观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哲学的贫困》的考察,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剩余价值的来源以及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等问题展开较为详尽的探讨,以更为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