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从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角度出发,对我国高等院校“学校体育俱乐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体育俱乐部的教学现状,对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内容和运动项目的选择提出了建议:注重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引进“健身运动处方”理念;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向多元化发展;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2.
孙玲娜 《新西部(上)》2007,(8X):152-152,237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培养的主要基地,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呈现明显削弱。许多教练员看中的运动员由于学习文化、家庭条件、父母以及自身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到运动学校进行训练。导致从事竞技体育的人越来越少,优秀运动员的来源渠道变得越来越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应以建立和完善一体化体育组织网络和保障体系为基本思路。通过加强全民健身宣传、促进全员参与,利用网络的优势、发挥家庭体育作用,深化素质教育、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积极推广“俱乐部型”模式,发挥地方政府实施管理的纽带作用、促进教育科技的联合与协作等崭新的、有效的途径。全面促进体育运动学校的完善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江伟 《新西部(上)》2009,(10):243-243,241
按照大学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体育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应是一年级设置“素质课+保健课”,二年级设置“选项课+俱乐部+健身课”,三年级设置“选修课+俱乐部+健身课”。这种新模式可以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实现“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的相互转化;加强“体育”与“健康”的相辅相成。严格考核制度和考勤制度、加强组织教学是强化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已成为高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广东省内部分高职院校体育师资、运动场地设施、器材、学生心理特点等的调研分析,为高职院校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提供了可能.同时提出了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培养的主要基地,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呈现明显削弱.许多教练员看中的运动员由于学习文化、家庭条件、父母以及自身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到运动学校进行训练.导致从事竞技体育的人越来越少,优秀运动员的来源渠道变得越来越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应以建立和完善一体化体育组织网络和保障体系为基本思路.通过加强全民健身宣传、促进全员参与,利用网络的优势、发挥家庭体育作用,深化素质教育、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积极推广"俱乐部型"模式,发挥地方政府实施管理的纽带作用、促进教育科技的联合与协作等崭新的、有效的途径.全面促进体育运动学校的完善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实施“阳光体育”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分析了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广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措施.要大力建设和购置开展阳光运动所需要的体育场所与器材;精心组织“阳光体育”课的内容,注重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卫生保健知识教育,使其认识到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敏  王勇 《改革与战略》2008,24(7):129-131
“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与体育活动相关的身体运动内容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网络信息检索、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重视本民族、本地区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并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这一“活性传承方式”,对“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真化、多样性的体育教育传承的新思路研究,以此较好地完成既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孙明明 《黑河学刊》2009,(9):113-114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注重加强在学校体育教学观念方面的转变,不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改善教学空间环境,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终身体育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规律,走上了一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宽广大道。学校先后获商丘市文明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省优秀管理学校”、“省级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系统论的视角,从学校体育各个构成要素分析了学校体育的现状,研究结果为:手段论价值观导致学校体育人文精神的缺乏;体育教学目标空洞,缺乏可操作性;体育教学内容庞杂、重复;主体缺失的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教学评价以教师为评价对象,忽略认知主体学生;场地设施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学校课外体育地位与功能的错误定位,最后基于此研究结果探析了学校体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适应教育理念的更新,满足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更是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已经成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总体趋势.推行体育俱乐部建设是高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较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它的最大优越性在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体育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体育时有选择权,使体育教学弹性化.目前全国有几所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实施办法不尽相同,本文对俱乐部式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对其构成因素优化组合,使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创新,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徐悦威 《理论观察》2007,(4):191-192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我国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改革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艺术已正式纳入了学校教育之中,这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有着难以估价的促进作用。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及其艺术是素质教育的促进力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融会在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技教育等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从教学内容本身到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及其艺术也是“五育”的有机结合点,能够加强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相互融通、相互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确立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目标。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向着新的、符合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以及养成终身体育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迈进。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既学习了国外  相似文献   

15.
陈霞 《魅力中国》2010,(27):125-12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召开,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郑州回民中学“创建省级一流中学”的宏伟目标下,我们将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健康第一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通过体育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庆华中学     
《新西部(上)》2003,(11):57-57
西安庆华中学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现为西安市重点中学、市“文明校园”,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陕西省国防科工办系统重点中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西北兵工局系统教育先进集体;国家“JIP”实验学校;灞桥区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单位,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优秀学校,教学目标管理优秀学校,高考成绩优秀学校,体育达标优胜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备完善,设施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的涵义和特点。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古朴的风格以及独特的健身作用,将其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可以极大的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健身的同时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体育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谢庆芝 《老区建设》2009,(22):59-60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基础。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需重视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刘岩 《魅力中国》2011,(1):284-285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可见,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陶行知在倡导创新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提出了“人格长城理论”。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那么,在体育教育中如何结合当前的现状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呢?  相似文献   

20.
韩殿庆 《魅力中国》2013,(29):267-267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中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各国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将美育列入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之中。芬兰明确提出“体育可以为美育提供可能性”。新西兰提出学校体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能轻快,优美地进行运动”。英国关于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列有“美的理解”的内容。原苏联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外表整洁,举止端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