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轮”是我国淡水养鱼“八字精养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花白鲢是传统的主要轮捕对象,但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和颗粒饲料养鱼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以花白鲢为主的养殖模式逐步转变成以鲤、鲫、鳊等吃食性鱼类为主的养殖模式,这些吃食性鱼类逐步成为新的重要轮捕对象。  相似文献   

2.
<正> 80:20养殖是将一种吃食性鱼类作为主养鱼,以2—3种滤食性鱼类为配养鱼,二者的放养比例各为80%和20%。主养鱼投喂全价配合饵料,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事先搭设的饵料台上进行驯化饲喂,以养成鱼类定点、按时摄食的习惯,可减少饵料与人力的浪费;配养鱼为主养鱼服务,起净化水质、清  相似文献   

3.
<正> 吃食性鱼类的网箱养殖,是指用网箱养殖除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主要指鲢鳙鱼)以外的所有鱼类,主要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鲂鱼、罗非鱼、淡水白鲳、乌鳢、鳜鱼、鲶鱼等。网箱养鱼具有投资省、见效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深受广大养鱼户的青睐。但要使网箱养鱼获得成功就必须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轮”是我国淡水养鱼“八字精养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花白鲢是传统的主要轮捕对象,但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和颗粒饲料养鱼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以花白鲢为主的养殖模式逐步转变成以鲤、鲫、鳊等吃食性鱼类为主的养殖模式,这些吃食性鱼类逐步成为新的重要轮捕对象。  相似文献   

5.
<正>为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收入,池塘养鱼改变了传统的以花白鲢为主的养殖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鲤、草、鲫、鳊、大口鲶、黄颡鱼、斑点叉尾鮰等吃食性优质鱼类的精养高产模式。养殖者采取投喂配合颗粒饲料,缩短鱼类养殖周期的增产增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有些养殖户不知道投饵先要驯食,或驯食方法不当,造成饲料大量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减少收入。现简单介绍池塘养鱼驯食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网箱养殖吃食性鱼类,是指网箱养殖除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主要指鲢鱼、鳙鱼)以外的所有鱼类,主要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鲂鱼、罗非鱼、淡水白鲳、鳜鱼、鲶鱼、革胡子鲶等。网箱养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深受广大养鱼户的青睐。其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网箱养殖“五做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做好网箱设置1.养殖方式(1)滤食性网箱养鱼就是在不投饵方式下养殖滤食性鱼类,这是我国独创的养殖方式,主要是花白鲢,网箱设置区要有一定的微流水,箱体保持定型、网目畅通。(2)投饵性网箱养鱼就是在投饵状况下养殖吃食性鱼类,品种很多,常见的有鲫鱼、草鱼、团头鲂、黄鳝、鳜鱼等,还有翘嘴红鲌、斑点叉尾鮰等。2.网箱类型(1)浮动式网箱:即部分网体利用浮子和网箱框浮出水面,网箱可以随意移动,即使水位变化,只要箱底不着泥,水下体积就会保持不变。这种网箱适宜在  相似文献   

8.
<正> 一、改变饲养模式:少养给食性鱼类要想实现高效养殖:一是减少给食鱼的放养量,多养滤食性鱼类,通过养殖畜、禽,利用其粪便来肥水养滤食性鱼。一般增重1kg给食性鱼要消耗2kg—3kg饲料,而每公斤给食鱼的成本高达3元以上;二是减少鲤鱼的放养量,多养殖鲫鱼,这  相似文献   

9.
<正> 一、影响蛋白质需要量的因素 1、食性:肉食性鱼类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一般为40%-45%;杂食性鱼类一般为35%-40%;草食性鱼类为30%-35%。 2、养殖方式:在高密度流水养殖和网箱养鱼生产中,要求鱼类快速生长,蛋白质需要量就高一些。以天然饵料为主的池塘养殖,要  相似文献   

10.
<正> 施肥是夺取养鱼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根据稻田、池塘、水库的不同养殖环境,施肥技术也各有特色。 一、稻田施肥 稻田施肥要兼顾水稻和鱼类共生特点,基肥以施农家肥为主,但农家肥量少质低,特别是氮元素远远不能满足水稻稳产高产的起码要求,因此增施化学肥料作为水稻追肥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夺取养鱼高产的有效途径。稻田养鱼施用化肥要适时适量,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 去年,我市实施了水库化肥养鱼高产技术的科技兴农项目,经过一年的实践,使我市的水库鱼产量大大提高,由过去的亩产10多公斤鱼达到亩产100—200公斤鱼的产量,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现将主要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水库的选择施肥养鱼是通过人为地补充水体中的N、P、K 含量或调整其比例来增加水体的肥源,繁殖浮游生物,提高滤食性鱼类的产量,要求水库的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天  相似文献   

12.
<正>(2)鱼类专用肥滤食性鱼类是以浮游生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为食,肥水才能养出优质高产的鲢、鳙及其它滤食性鱼类。培肥水质,施肥是关键。传统施肥养鱼一般采用纯化肥或直接用畜禽粪肥泼洒于养殖水体,其最大的缺点是水质理化因子容易产生剧烈变化或有机物大量沉积,造成底质严重污染,到高温季节产生严重泛池或暴发出血性败血症(暴发性出血病)等现象。本公司针对传统施肥养鱼的缺点,采用无  相似文献   

13.
<正> 饲料是发展养鱼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池塘养鱼中,除了施肥繁殖鱼类的天然食料生物外,还必须投喂人工饲料,才能满足各种养殖鱼类对食物的需要,以进一步提高鱼产量。 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在鱼体内的作用,或者分解产生热能,以推行体内外的活动,或者综合构成复杂的物质以增补新的体组织。所以饲料不仅是鱼类维持生活所必需,也是生长、繁殖、肥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养鱼工作者必须通晓养殖鱼类的食性和营养上的需要,以及各种饲料的营养作用和加工调制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合理利用饲料,以满足鱼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营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鱼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当今现代化工业快速发展下,工业产品有毒的排泄物污染破坏了整个地球自然界(水资源)生态环境。在过去的长时期水产养殖中,曾普遍提倡化肥养鱼。靠大量施用化肥来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可以提高滤食性鱼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一、突出主养鱼。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吃食性鱼同池混养,就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为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可以适当搭配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16.
<正>80:20池塘养鱼的概念是,在池塘中增加养鱼的产量,这种池塘在收获时其产量约80%是由一种摄食颗粒饲料的、较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的鱼类组成,而其余20%的产量则由被称为"服务性鱼"的鱼类,如滤食性鱼类(有利于净化水质)和肉食性鱼类(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及其他竞争对象)所组成。  相似文献   

17.
<正>养鱼施肥是为了补充水中的营养盐类及有机物质,主要是促进以浮游生物为主的各种饵料生物的繁殖,满足鱼类的摄食需求,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在我国养殖的鱼类中,植物食性的种类较多,因而施肥就显得格外重要。生产中常用的肥料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二大类:  相似文献   

18.
<正> 配合饲料养鱼是建立在满足鱼类全面营养要求基础上的现代化养殖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改变了传统的以花、白鲢为主产的养殖模式,而将草鱼、团头鲂、鲤鱼等吃食性优质鱼产量提高到占总产的70%—80%,同时,由于鱼体生长显著加快,池塘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食性类型 鱼类食性按摄食类别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植物食性鱼类:摄食植物和腐败有机质为生活的鱼类称为植物食性鱼类。 (1)草食性:淡水养殖品种中的草鱼、团头鲂、三角鲂、长春鳊等,都是典型的草食性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在淡水养殖鱼类中,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占很大比重。在水产养殖中,杂食性鱼类主要靠饲料提供了鱼类生长所需的营养,滤食性鱼类则是通过施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增加水体的鱼产力,这在我国池塘养殖中是十分成功的经验。尤其是蟹苗和花鲢成鱼、苗种(仔、稚鱼),它们主要以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