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兴国红鲤是底层鱼类,是以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既可摄食小型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饵料,也会摄食小浮萍、芜萍及其他漂浮植物的根茎等植物性饵料,对粉状、颗粒状、块状及团状饲料都喜爱摄食,食性广谱,且抢食能力强,是一种易繁易育、成活率高、诱捕率高的经济鱼类。其养殖技术要领是:  相似文献   

2.
<正>在自然状态下,乌龟的饵料种类繁多,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饲料均在其摄食范围内,尤其喜欢摄食小鱼、小虾、蜗牛、螺、蚌、蝇蛆、蚯蚓、屠宰下脚料等,也摄食一些植物的茎叶如竹叶菜、豌豆、小麦、大麦、莴苣、白菜、蒲公英、米饭、浮萍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乌龟更喜食玉米、稻谷、螺蛳、青蛙、黄粉虫、蚯蚓以及  相似文献   

3.
<正> 鲤、鲫、鳊、鲢、鳙等目前广为养殖的水产品均属温水性鱼类,当水温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在封冰的情况下,鱼类的活动减弱,停止生长,其新陈代谢能量来源于其自身体内积存的营养物质。因此,加强冬季管理,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对来年的再生产和稳产、高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四)夏花鱼种的饲养 夏花鱼种已能主动觅食,食量也日益增大,需要投喂饲料,并适当施肥。 1 主养草鱼的饲养:草鱼喜生活在较清新的水环境。以投喂青饲料为主,在夏花鱼种下塘后,最好投喂芜萍,平均每天每万尾投20—25千克,以后逐渐增至40千克。20天后幼鱼长至6—7厘米时,可改喂小浮萍,每天每万尾投50—60千克,体长8厘米以上时可投喂紫背浮萍,水草和嫩的陆草。日常投喂量增减,主要根据鱼类的食欲和水温等情况灵活掌握,以当天吃完为度。小草鱼容易暴食患病,成活率很不稳定。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是投喂适口新鲜饵料,吃食均匀,一般吃八成饱即可。  相似文献   

5.
<正> 鱼种是成鱼生产稳产、丰产的物质条件。实践证明,大规格的鱼种对环境的适应、逃避敌害、抗病和摄食能力都较强,因而成活率高,起水规格大,达到高产目的。搞好大规格鱼种培育除了应做好“四定”投饵,“三看”施肥,日常巡塘和鱼病防治等饲养管理工作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兴国红鲤是底层鱼类,它是以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既可摄食小型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饵料,也会摄食小浮萍、芜萍及其它漂浮植物的根茎等植物性饵料,对粉状、颗粒状、块状及团状饲料都喜爱摄食,食性广谱,且抢食能力强,是一种易繁易育、耐底氧力强、成活率高、诱捕率高的经济鱼类,特别适合生态养殖,其养殖技术要领是:1.池塘条件:生态养殖兴国红鲤的  相似文献   

7.
<正> 彭泽鲫是我国有关水产研究机构历经7年选育出的优良养殖新品种。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为我国推广的水产养殖品种,现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养殖。该品种的特点是: 1、适应性强 彭泽鲫可以在各类鱼池中主养和混养,还可以在河沟和稻田中混养,也可以在网箱、小湖汊、围栏水体中混养。 2、食性广杂 彭泽鲫属杂食性鱼类,既能摄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也可摄食浮萍、有机  相似文献   

8.
<正> 和成鱼相比,鱼种的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但活动和摄食能力差,适应环境、抗御敌害和疾病的能力差。所以,在确定科学的放养计划后,管理是关键,鱼种塘管理要做好  相似文献   

9.
<正> 自鱼苗下塘至培育到体长3厘米左右的鱼种,此阶段称为夏花鱼种培育阶段。由于刚下塘的鱼苗身体幼小、嫩弱,摄食能力差,抵御敌害的能力低,因此,为了提高夏花鱼种的成活率,加强对其生态环境的管理,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极为重要,主要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解福寿螺对青饲料中的喜食品种,探索池塘生态养殖青鱼技术,以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1996年2月~11月,在江苏盐都县义丰镇水产村的鲢、鳙精养池塘中进行了混养青鱼的福寿螺试验,即投喂喜旱莲子草、浮萍和水蕹菜等青饲料饲养福寿螺。便其繁殖幼螺,由植物性饲料转化成动物性饵料,供青鱼摄食,其结果表明;这是一条生态养殖青鱼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 鱼种的规格与膘体肥瘦,直接关系其越冬成活率。秋季是鱼种培育的关键时期,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改善水体环境,促进鱼种生长 进入秋季,随着鱼种的生长,摄食量增大,水中饵料生物减少,池中有害物质积累、增多,水质老化,溶氧降低,对鱼种的生长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一些个体较小的鱼种,由于竞食能力差,生长受到抑制。所以,需要调节水质。方法一是更换池水,先将池水排出1/3—1/2,然后再加注新水;二是看水施肥,增加水中饵料生物量。初秋时节,气、水温都较高,追施肥料  相似文献   

12.
<正>芜萍、浮萍、紫背浮萍是草鱼鱼种的优质青饲料,饲喂芜萍、浮萍、紫背浮萍草鱼鱼种较少患肝胆综合证病。芜萍、浮萍、紫背浮萍悬浮或飘浮水面,芜萍细小如沙,椭圆形,无叶脉及根;浮萍、紫背浮萍有根;浮萍叶柔软,俗称三星萍;紫背浮萍叶面较硬,俗称硬壳萍。芜萍(沙绿)供草鱼红肉(夏花)初期食用最佳;浮萍供草鱼6cm(10朝)至10cm苗食用较佳;紫背浮萍供10cm以上草鱼种食用。芜萍饲喂草鱼鱼种,质量最优、粗蛋白含量最高,浮萍次之,紫背浮萍较差但耐高温及低温,浮萍不耐高温,夏末高温会晒死、发白。紫背浮萍亩产最高、浮萍次之、芜萍最  相似文献   

13.
<正>经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白银综合试验站审批同意,2010年,靖远县(示范县)开展了浮萍培育草鱼种试验,在南头示范点实施。经过一年的实施,课题试验按照实施方案各项要求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 以养草鱼种为主搭配鲢鳙鱼种的池塘,应以投喂青饲料为主,适当投喂精饲料和适当施肥。每天除按每万尾鱼种投喂80—100千克的浮萍或水陆生嫩草、茜草外,还应投喂1次精饲料,按鱼种塘鱼种总数计,每万尾投喂1.5—2.5千克。精饲料投喂时间应在青饲料投喂之后,让草鱼吃饱料,可以减轻草鱼与其它鱼类争食。青饲料投喂量均以当天吃完为度,并在每次投喂前清除残饵,以防腐烂变质。每10—15天施肥1次,每亩池塘施绿肥  相似文献   

15.
<正> 水库养鱼投资少、见效快。一般不投饵、不施肥,鱼类依靠摄食水中生物为主。水库养鱼需考虑水中饵料生物种类和数量,使放养鱼种的数量和种类与之相适应。一、种类。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较丰富,而滤食鱼类中以鲢、鳙生长最快,个体大,苗种来源广,是主要放养  相似文献   

16.
<正> 鱼种越冬的好坏关系到来年成鱼生产的产量。应了解越冬池死鱼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鱼类越冬效果。培育大规格鱼种 培育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是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年6—8月3个月是水温高,鱼类摄食生长最旺盛的季节,采取强化喂养的措施,使鱼体健壮、肥满,规格达到15厘米以上的规格鱼种。降低夏花鱼种的放养量,一般每亩放养  相似文献   

17.
一、河蟹的生活习性 河蟹喜栖居在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茂盛的地方。白天隐蔽洞穴中,夜晚外出觅食。每年6~8月是河蟹活动盛期,这时河蟹的摄食量大,生长速度最快。当水温降至10℃以下,河蟹开始进入越冬阶段。 河蟹喜食鱼、虾、螺、蚌、昆虫等,尤喜食腐臭的动物尸体;亦喜食眼子菜、浮萍、丝状藻类、蔬菜等植物。  相似文献   

18.
池塘“80:20”主养湘云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水产技术项目,其核心内容是在淡水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杂食性鱼类;而另外20%的产量来自于一种或几种服务性鱼类。它与我国传统的肥水性池塘养殖鱼相比,具有能良好地控制养殖池塘水质,减少养殖污水的排放量和养殖水的用量;采用高质量的人工  相似文献   

19.
<正> 罗非鱼属鲈形目丽鱼科,是一种热带中小型鱼类,约有100多种。该鱼原产非洲,后来传播到中美洲、南美洲和东亚、南亚,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养殖对象。罗非鱼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生物,成鱼的食物种类很多,如各种藻类、嫩草、有机碎屑、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还能直接吞食人工饲料。由于其食性广、饵料要求低、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鱼病少,也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现介绍的优质雄性化罗非鱼(奥尼鱼)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夏德全院士1983年从美国引入的奥利亚罗非鱼(雄)和尼罗罗非  相似文献   

20.
<正> 时下已进入鱼种并塘越冬时期,搞好并塘相关工作,事关翌年鱼种的销售及养殖效益的顺利实现。一、强化秋培。强化鱼种的秋季培育,促其充分摄食,积蓄能量,达到膘肥体壮,可以有效提高鱼种的耐寒与抗病能力。主要措施是:(1)培肥水质。以鲢、鳙为主的水面,一般每667m~2施尿素2—2.5kg,过磷酸钙3—5kg 或施经发酵的粪肥500—600kg;(2)投足青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