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项目的目标和任务1、项目目标项目总结出中华绒螯蟹优质良种培育技术及鱼蟹套养技术等。新建苗种培育大公棚斤12大000眼㎡幼,建体苗并种培培育育成池12500-01亩60;只引/进公斤25大00 相似文献
2.
<正> 茭白田养殖中华绒螯蟹在不影响茭白产量的基础上可亩产商品蟹55kg左右,净增亩收入1000元左右,是目前农村群众快富奔小康的实用新技术,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自然条件 试验点选址在注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的县良种场。该场位于城南2公里处的一个山坡上,该茭白田的引用水系山涧泉水,水质清新、溶氧高、无污染,离干扰较大的居民区与交通线较远。我们选择5坵茭白田共计9.3亩进行试验养殖。 1.2 茭白田整修 在茭白田埂周边挖掘一条深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绒螯蟹仔蟹培育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土池培育、网箱培育和水泥池培育三种,简单归纳如下,供广大养殖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生物,年产值达400亿元.上海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故乡,是我国重要的中华绒螯蟹种源基地.2010年,上海市农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启动了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和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6.
永丰县潭头乡境内上固—孤江河流程长达20km,水质清新、河底平坦,水草、小鱼虾等天然饵料十分丰富。二○○四年该乡引进福建客商叶佛元投资50多万元。进行中华绒螫蟹河道养殖试验,喜获成功。至该年底,捕获成蟹3万余kg,最大个体达400g,最小的有100g,获纯利近100万元。中华绒螫蟹河道养殖的成功令许多山民大开眼界,原来静静流淌多年的小河也能如此生金,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养殖生态环境的退化,如何进一步发挥江苏的资源、区位、技术优势,继续把河 相似文献
8.
笔者2007年首次引种中华绒鳌蟹试养,当年获丰产,品质优佳.2009年开始探究中华绒鳌蟹与常规鱼类分开水体节水生态套养模式,通过三年的技术调整,对其产量、品质进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计分析,得出该养殖模式有节水、降用药、降饵料、品高价优等优点,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模式,可适量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福建省漳平市中华绒螯蟹江河放流增殖是从1989年开始尝试,1991年境内九龙江北溪主干流流域全面由渔民承包投苗放流增殖,至2009年,九龙江北溪及支流200公里,每年投放蟹苗450万-500万只,产量45-55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2004年九龙江北溪及支流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无公害产品认证。这种不 相似文献
10.
2003--2004年的在甘肃省永靖县岘塬镇尤塬村的永靖县畜牧局渔场,将中华绒螯蟹与辽蟹进行了对比试验,对其适应性、产量、饵料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永靖县地区中华绒螯解表现了较高的适应性、产量和较低的饵料系数。 相似文献
11.
<正> 本研究利用虾蟹康溶液对蟹种、养殖水体和饵料消毒的方式,对中华绒螯蟹的传染性疾病进行了预防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物 由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虾蟹康(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生产批号为010512.含量为6.6%)作为本试验中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为保护我国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政策分析和统筹研究等方法,在总结剖析我国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针对影响中华绒螯蟹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水利工程、湖泊围垦、水质污染、酷鱼滥捕等主要问题,综合应用资源生态、资源管理等多学科理论开展研究分析。[结果]提出了5条中华绒螯蟹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1)扩大放流规模,加强增殖保护,尽快恢复中华绒螯蟹资源和自然种群规模;(2)控制捕捞强度,落实限额捕捞制度,全面保护好中华绒螯蟹亲蟹、抱卵蟹、幼蟹和蟹苗资源;(3)强化渔政管理,加强巡航检查,及时取缔各种有害渔具渔法,严厉查处违规非法捕捞行为;(4)加强资源监测,科学评价放流效果,指导资源增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5)开展种质管理,建立中华绒鳌蟹种质评价标准,防止种质混杂和退化。[结论]建议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要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加强水污染治理,理顺监管体制,建立增殖放流及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的多个栏河工程中开始养殖中华绒螯蟹,由于在养殖过程中,因水质腐败、蟹种过密、防病不当、蟹种退化、投饵不当、消毒不严等因素,造成中华绒螯蟹发病突显,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等后果。为了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效益,现将栏河中华绒螯蟹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河蟹育苗经各地数十年的研究发展,各种“高深技术”日臻成熟并滥用:提前促熟、高温育苗、滥用抗生素、精饵投喂等手段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而目前河蟹育苗和养殖阶段分离、上下脱节的育养方式,给整个产业发展注入不安定因素。河蟹育苗微利亏本现象日益明显,超常规全人工培育成的苗种,进入多变自然环境中因不适外部环境巨变。存在变态成活率低,自然淘汰率高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怎样使生产备环节有机结合。育养一心,实现共生双赢。成为摆在广大从业者面前的现实问题。作为多年的水产技术人员,本文试从深层次剖析其中行业陋习。提出健康蟹苗获得育齐双利的几个阶段性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笔者在三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良种场开展了中华绒螯蟹的山区池塘养殖试验,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1.池塘:试验塘位于永安市大湖,选择背风向阳,阳光充足,面积4-6亩,水位由南至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中华绒螯蟹中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根据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关标准,建立了数学测量模型,对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包括对样品称量、消解过程、消化液定容,标准工作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仪器测定等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稀土元素镝为例,当中华绒螯蟹样品中镝含量为0.006 23 m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1 47 mg·kg-1(k=2)。样品的消解过程和标准曲线的拟合是不确定度的关键影响因子,在实验过程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绒螯蟹在四川省有巨大的市场,仅成都市青石桥水产品批发市场每年销售产值便达近亿元。如此大的商机,使得四川省部分地区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养蟹人。但总体上养殖规模不大,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养殖模式和产业链条,目前很多养殖户还处于探索阶段,养殖技术水平等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绒螯蟹的传染性疾病是对人工养殖的中华绒螯蟹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因为患细菌性疾病的中华绒螯蟹可能不断地向水体中释放体内的致病病原体。因此,为了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的传染性疾病并稳定其疗效,不仅要清除患病动物体内的致病病原体,也需要清除或者控制水体中的病原体,即做到所谓内外兼治,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采用泼洒绿氧灵的治疗方法,获得了对这种疾病良好的治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患病中华绒螯蟹的症状及鱼群状态2003年6月,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某养殖场饲养的中华绒螯解发生了疾病,患病的中华绒螯蟹主要外观病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