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鱼类暴发型出血病是近十年来在我国淡水养鱼区的主要流行病之一,特别是最近年来病情持续,病势甚猛,且用常规药物防治往往难以收效,有时还致病情恶化加重。据调查认为:其原因为①养殖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已普遍较以前加重;②感染该病的主要病原体如气单胞杆菌产生种质变异,其内毒素的毒力增强;③病原体的抗药性已明显提高;④寄生虫媒体感染严重,它既是带菌媒介,又是致  相似文献   

2.
<正>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传染性强、病程短、死亡率高的鱼类传染病。主要危害鲢鱼、鳙鱼、草鱼、鳊鱼、鲫鱼,流行水温为20~28℃,在华中地区6~8月份为高发期,流行范围广,在全国范围都有发生。主要症状为:疾病早期,发病鱼上下颌、鳃盖、口腔、鳍基轻度充血,肠内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严重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胀,腹腔内有红色腹水  相似文献   

3.
<正>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传染性强,病程短,死亡率高的鱼类传染病,主要危害鲢、鳙、草鱼、鳊鱼、鲫鱼,流行水温为20-28℃,在华中地区6-8月份为高发期。流行范围广,在全国范围都有发生。主要症状为:疾病早期,发病鱼上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我区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暴发性的鲢、鲫、鲤、鳊、草等败血症、出血病。其病情来势凶猛,流行面广,严重威胁着渔业生产。通过几年的治疗,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预防方法 1、彻底清塘:(1)生石灰。干法清塘:水深10厘米,每亩用100—125千克,全池泼洒,15天后放鱼。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在淡水养殖生产中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愈演愈烈,此病病情急、易传染、感染速度快(多呈急性流行)、发病鱼种类多、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是鱼类养殖的"头号杀手",给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养殖户欲哭无泪。  相似文献   

6.
<正>鲢鳙鱼是新疆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是一种生活在上层水体的滤食性淡水鱼类。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鱼类传染病。我国学者针对此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陈怀青(1991)和陈锦富  相似文献   

7.
<正>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市水产养殖业中危害鱼的种类最多、流行面积最广、流行季节最长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据调查,该病在我市流行时间为3~11月份,高峰期为5~9月份。此病流行广,传播快,来势猛,一旦发病,难以控制,治疗好的鱼池易复发。发病前有时有死亡螺壳、野杂鱼漂浮在水面上。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一旦发病,死亡率可高达50%~80%,头年发病的池塘第二年易患此病。一、流行原因①养殖水体老化,塘底淤泥多,有毒物质大量沉积,滋生病菌根源;②鱼苗放养密度高,水温差  相似文献   

8.
淡水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也被称为细菌性出血病、出血病、出血性腹水病、腹水病等,该病是我国水产养殖历史上危害鱼类多,受害鱼类规格范围大,流行区域广、季节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关于鱼类这种疾病的研究报道很多,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  相似文献   

9.
高效防治常规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规养殖鱼类的暴发性出血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体表、腹部、头部、鳍条等充血或出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及肛门红肿等。解剖后常见腹腔内有较多血腹水,肝脏颜色变异,鳃丝颜色不正常等症状。通常情况下,现场诊断暴发性出血病的主要依据有五个:①养殖池塘同时死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养殖品种(除草鱼外)时,排除了中毒、泛塘等情况;②花、白鲢发生死亡无明显症状;③在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