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洋 《经济师》1998,(6):20-20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几点反思●杨洋近年来,一桩桩一件件假冒伪劣商品案无情地夺去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党和政府为打击、整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为什么就是屡查不绝,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十分复杂。为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假冒伪劣几乎是无所不在,总有受其侵害的消息在传媒上传播。对假冒伪劣,人们既厌恶,又显得有些无可奈何,消费者的神经常常是绷紧了又麻木,麻木了又绷紧,似乎拿假冒伪劣没治。广州某信息调查公司对上海和广州打假情况调查,两地公众普遍认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调查者采访公众:您购买的商品中是否混有假冒伪劣?大约有80%的公众持肯定的回答;调查者又问他们对近几年打假效果评价,相当多的被访公众认为打假效果不明显。事实是严峻的。打假不能靠临时的突击,要有效地打击假冒伪劣,不能单纯地依靠政府的严打,打假要呼吁全社会…  相似文献   

3.
假冒伪劣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各国治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经验表明,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假冒伪劣商品会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呢?政府有无必要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此加以干预呢?本文将对上述的问题加以讨论,并确定政府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加以干预,治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必要性。一、世界各国治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历史经验从假冒伪劣商品出现起,人类一直与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得到如下两点经验:其一,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4.
谢凤华 《经济论坛》2002,(23):65-65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侵害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必须进行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为做好打假工作下了很大力量,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还应清楚地看到,当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仍很猖獗,打假工作自身还存在着打不准、打不痛、打不死的问题,打假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一、制约打假工作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1…  相似文献   

5.
胡俊超 《当代经济》2009,(19):81-83
假冒伪劣商品以假冒非劣质商品、劣质非假冒商品、假冒且劣质商品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假冒伪劣商品的产生与制度缺失密切相关,建立和完善信息批露制度、消费者维权制度、法律制度、政府监管制度、征信制度是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假冒是困扰被侵权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叶柏林编者按:假冒伪劣商品的恣意横行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对此千夫所指,深恶痛绝。全国打假办公室副主任叶柏林同志的这篇文章深刻地揭露了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提出了治理...  相似文献   

7.
赵玉洲 《当代经济》2007,(1S):46-4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商品的极大丰富,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同时,假冒伪劣现象日益泛滥,已成为经济生活的一大公害。为保证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消除这一公害就成为迫的切需要。这就要求对“假冒伪劣”进行全面认识、分析,本文对“假冒伪劣”四方面(商品、暴利、信息、暴力)的性质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其内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材市场如何杜绝伪劣商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假冒伪劣商品一直困扰着建筑装璜市场的发展。假冒伪劣商品被称为仅次于毒品的社会第二大公害,它不仅严重损害国家利益,而且直接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那么,建材市场如何提高建材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呢?笔者根据自己在市场协会所了解的情况,谈些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打假”现象的博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时常会有假冒伪劣的商品出现,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制假、造假的现象比较少;越是落后的、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国家,制假、造假现象越严重,市场上之所以存在着各种假冒伪劣商品,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如何打假,归根到底,也就是如何规范市场,促进市场信息充分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博弈的角度,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说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如何导致制假现象的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打假。  相似文献   

10.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是各种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综合反映,打假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由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管、防范机制,长此以往,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局面必将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对治理假冒商品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治理假冒商品的几点思考董晓瑞,刘东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繁荣我国的商品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假中之假等),已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2.
曹军刚 《经济论坛》2006,(13):135-136
假冒伪劣已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一大社会公害,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彻底根治,而运用法律方法就是一种解决假冒伪劣的有效手段。一、我国已经建立起的法律体系我国在构建打击假冒伪劣的法律体系时,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为出发点的,其中既有适用于全国的与之相关的法律,又有各级地方政府机构针对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前者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后者如《河北省对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处罚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等。1.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博弈论,利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找出了博弈双方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并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管理策略改善商品市场的假冒伪劣现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观我国制假售假现状 ,其突出特点为 :假冒伪劣商品的品种多 ,数量大 ,范围广 ,有些地方区域性、集团性、成规模地制假、售假问题越来越突出 ,有些地区拒绝、阻碍或以  相似文献   

15.
如今市场上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屡见不鲜.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固然与监管不力、打击不严有关,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关键在于存在假冒行为的经济诱因:假冒者大有可图,获利颇丰.  相似文献   

16.
论假冒伪劣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也日益猖獗,假烟,假酒,假药,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豆腐渣”工程,拼装汽车……无所不有。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假假售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报告指出:1998年我国市场上充斥的假冒伪劣商品总额高达1329.27亿元,对国家税收所造成的损失达到245.7亿元,而当年我国走私总额为1540亿元,再加上盗版图书,光盘等产品,实际上我国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的总量已经大大高于走私数额,在当前的市场,各种假货屡禁不止,冒牌货,伪劣品防大胜防,假冒伪劣产品不断出现,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社会公害。  相似文献   

17.
“要加大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活动的力度,对重大的犯罪分子,一定要从严惩处,依法应重判的重判,依法应判死刑的,要坚决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18.
与独联体经贸合作应注重长期行为张广炜前一时期,独联体各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给我国对独联体的经济贸易合作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加上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从我国流入独联体市场,大大损害了中国商品的声誉。随之而来的是俄罗斯及...  相似文献   

19.
无论在法学理论研究还是法律实践的立法、执法与司法领域 ,假冒伪劣商品总是被人们当成一个词来看待。一般而言 ,人们所说的假冒伪劣商品包括假冒商品、伪造商品和劣质商品。但是 ,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 ,假冒商品、伪造商品与劣质商品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 ,分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 ,把它们混为一谈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应加以区分。从法律性质上来看 ,假冒商品与劣质商品是不同的。假冒商品主要是就商品识别领域而言的 ,而劣质商品是就商品本身而言的 ,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一般而言 ,假冒商品也涉及到商品质量 ,假冒商品…  相似文献   

20.
王蕾 《经济论坛》2001,(1):24-24
近年来,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也使许多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笔者认为,假冒伪劣产品利用不合法、不正当的手段销售;而一些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缺乏有力的促销手段是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促销策略——以质量保证为前提的有奖销售策略。近年来,市场上流行着一种新的促销方式——有奖销售。大到家具、家电等高档耐用品;小到啤酒、饮料、儿童食品等众多商品都加入到了有奖销售的行列。各个生产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