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门市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众多指标中筛选出几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指标对广东省江门市的现代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对江门市1998-2006年的物流统计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江门市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8年的数据,定量评价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物流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并计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研究显示:区域物流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东部往西部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发展水平接近,耦合协调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较低,基本处于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3.
周丹 《中国储运》2012,(6):116-118
区域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增强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成为普遍的共识。本文构建了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结合辽宁省物流产业窦际发展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新疆2000—2009年的数据,对新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纵向比较;运用2007—2009年西北5省区的数据,与新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明:新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处于西北5省区的较高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物流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物流信息化评价的研究现状,剖析物流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在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上,从物流产业层面设计物流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为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及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3年相关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比较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9省区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并利用ArcGIS软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省区市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矢量聚类。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四川物流发展水平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但经济带整体物流水平不高而且不均衡,在战略上缺乏协调性;各省区市物流发展情况呈现集聚效应,四川、陕西和重庆物流发展水平较高,新疆、云南、广西物流发展水平一般,青海、甘肃、宁夏物流发展水平较低。最后,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协同发展等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瑞  周佳月  熊萌 《中国储运》2024,(4):126-127
<正>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结合重庆市2012—2021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重庆市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研究区间的严重失调逐步过渡到优质协调,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重庆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建议。一、引言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实施和渝新欧中欧班列的顺利开通,重庆市作为“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重要枢纽点,其物流业及经济发展速度增速明显。在国家大力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对口援疆政策的宏观背景下,通过选择影响物流需求、物流供给、物流业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基础的10个指标构建区域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以2012年新疆14个地州市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中心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对新疆各地州市从物流发展方面进行灰色聚类分析,最终将新疆各地州市从物流发展水平角度划分为4类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新疆14地州市区域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和相关物流发展规划,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物流能力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科学评价京津冀区域物流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升区域物流服务水平,阐述区域物流能力的内涵与特点,构建京津冀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模糊物元法的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模型,从区域整体角度对京津冀区域物流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物流能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物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与物流的供需关系出发,构建区域经济和物流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区市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两系统相关性较强,但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耦合阶段,空间耦合协调度由西向东呈现出"高-低-高"的发展形势,地区差异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良好区域和较弱区域重点建设、协同发展,完善设施、梯度开发的整体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铁路新线开通运营后,局部铁路网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平行线路的旅客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3个方面选取指标,通过有关量化计算,对旅客列车运行径路的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得到列车最优运行径路,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各方案的比选过程,为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轻型化、小批量、多批次的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增长迅速,快速铁路网建设为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阐述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必要性,从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装卸设施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可行性,提出应尽快开展相关问题研究,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运输方式服务效用的相关分析,阐述运输方式服务效用与区域旅游业的相互关系,在改进经济潜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模型,并以武广高速铁路为例,测算长沙市引入(不引入)客运专线对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影响,说明客运专线的引入,提高了区域整体运输方式综合服务效用,使区域旅游业整体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蓝烟铁路的地理位置、线路状况及运输市场的竞争,指出该线旅客列车提速的必要性;根据条件与总体规划,分析了该线提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死刑的存废问题是世界刑法学界 2 0 0余年的一个争论焦点。如果说我国的死刑已经历了从产生到广泛适用、限制适用的漫长过程 ,那么目前我国已具备严格限制死刑的经济、思想和社会条件 ,应该步入严格限制死刑乃至最终废除死刑的阶段。严格限制死刑虽然可以从立法、司法及文化等多方面入手 ,但笔者认为实际唯一有价值的、可操作的层面就是构建取消死刑立即执行方式的严格限制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合肥—福州铁路沿线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沿线地区旅游、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而通道内地方货运需求和通过货流量相对较小。通过分析货运需求和相邻线路能力,提出沿线区域的货运需求可以通过区域路网的合理分工解决,相邻线路能力能够满足区域货运发展需求。分析表明,合肥—福州铁路由于货运需求较小,应主要作为客运通道,而不必要兼顾货运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提出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征差异。在分析我国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快市郊铁路发展、实现城市和铁路"双赢"及铁路网资源条件等角度,提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基本条件和城市开行市郊列车规划。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二十公”会议精神对公安机关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为出发点,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公安机关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提出了对新时期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节点的物流选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物流节点选址是在一个具有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择一个地址设置物流点的规划过程。物流节点的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到该物流系统的服务成本及服务范围,因此物流节点的选址是物流系统规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多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可利用鲍摩-瓦尔夫模型求解,通过举例对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陈林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10):12-14,19
兰新线是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物资进出疆的惟一通道,兰新铁路通道的畅通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目前,兰新线运输压力不断增加,通过分析乌西站接车困难的原因和制约安北分界口上行交车的因素,提出加强兰新线运输组织,强化乌西站作业组织,提高安北口上行交车兑现率等建议,以确保兰新线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