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俞敏洪这个名字,相信大多数年轻人都知道,他的形象就像神一般,他们"崇拜"他. 被北大逼上梁山 俞敏洪对北大的情感,可用"五味杂陈,爱恨交织"来形容.俞敏洪在北大教书四年后,看到同学、朋友都相继出国.为了生计,他在校外办起了托福班,为自己的出国学费快乐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教育界,俞敏洪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开拖拉机、干农活,终于在第三次高考时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他沉寂了7年,在北大教书,也思考了7年。1991年,他勇敢地抛弃了铁饭碗,1993年,他拎着糨糊桶在海淀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他的托福培训广告,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几年后,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目前,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近20万人次,70%的中国留学生是从新东方走出去的。俞敏洪笑着对记者说,他经常到北美的一些大学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这让他有一份发自内心的自豪。作为中国教育产业化的一面旗帜,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新东方品牌的构建更多地得益于俞敏洪事必躬亲和个性的展现。但俞敏洪亦坦言,在新时期,新东方品牌的发展需要更多理性的智力支持。让我们一起走近俞敏洪,解读新东方。  相似文献   

3.
叶静 《创业家》2010,(9):76-77
像一面镜子,做教育的总会来新东方来照一照。新东方上市前1个月,万学教育成立;新东方上市后1个月,万学教育拿到了天使投资。新东方初期是俞敏洪和他的北大班底,万学教育是张锐和他的人大班底;新东方成立12年,营收达  相似文献   

4.
网络上为北大究竟是不是一流大学争论不休;也有北大的一名副教授将工资单贴上来,以证明自己做兼职挣钱多么合理.就在此前后,10几年前从北大辞职出来创业的俞敏洪将旗下企业新东方送上了美国股市,他也因此成为中国从事教育行业最为富有的人.  相似文献   

5.
司徒空 《三联竞争力》2006,56(10):13-13
网络上为北大究竟是不是一流大学争论不休;也有北大的一名副教授将工资单贴上来,以证明自己做兼职挣钱多么合理。就在此前后,10几年前从北大辞职出来创业的俞敏洪将旗下企业新东方送上了美国股市,他也因此成为中国从事教育行业最为富有的人。  相似文献   

6.
《商》2012,(11):10-10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说,他的人生分四阶段:农村生活18年,北大生活11年,下海做培训和新东方21年,新东方还要继续做下去。同时他要筹划人生的  相似文献   

7.
俞敏洪简介江苏江阴人,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体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职。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11月16日,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其人博闻强识,娴于辞令,幽默儒雅,精通英语,尤工词汇,一本"红宝书"在业内有口皆碑,截至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国外的留学生70%是其弟子。由于他对留学教育专业的杰出贡献,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  相似文献   

8.
<正>俞敏洪很早就被冠以"留学教父"和"创业英雄",也是公认的中国英文教育行业中独辟蹊径的领袖人物之一:而在《时代》周刊的描述中,这个一手打造了新东方品牌的中国人更被称为"偶像级的,就像小熊维尼或米奇之于迪斯尼"。俞敏洪的成功来自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大学时代的俞敏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小伙子。作为当时全班唯一一个从农村来的学生,四年之中没有人爱,被北大通报批评,出国又泡汤,真是不容易!俞敏洪出身于江苏农村的一个平民家庭,1980年考入北大外语系,先当学生,然后教书,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托福、GRE考试的全过  相似文献   

10.
<正>他说:"卖猪肉比卖电脑还有技术含量。"卖肉也要卖出北大水平。"这个"杀猪佬"不简单!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几乎不可能把卖猪肉作为职业的选择。数年前,北大才子陆步轩当屠夫的新闻曾一度传遍大江南北,并引发了人们关于此行为是否浪费人才的大讨论。然而数年之后,另一位北大才子陈生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并在短短一  相似文献   

11.
有一部电影叫《中国合伙人》,前一阵子很是火爆。电影讲述的是三个中国年轻人合伙创办英语培训学校的曲折经历,片中传达了中国人的一个传统理念: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部影片的原型是俞敏洪和他创办的新东方教育机  相似文献   

12.
1月8日,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晒出年终总结。回顾去年,新东方营收减少80%,辞退6万员工,退学费等现金支出花了近200亿。“2021年,新东方遇到了太多的变故。”文末,他特意留了个好位置,给自家农品电商平台打广告。去年12月28日晚8时,俞敏洪准时出现在直播间。“大家好,我是俞敏洪。原来在直播间我都是讲文化,今天来到屏幕前,大家都知道我縣卖农产品的。”  相似文献   

13.
陈可辛真正想拍的故事是一代中国青年学子美国梦破灭之后灰头土脸回到家乡,竟然创出一番事业,最后回头直捣美国人大本营。这一次,俞敏洪看起来是真的不高兴。农历年前,王强和徐小平在看过第一次《中国合伙人》试片后,信心满满地找来俞敏洪看片,希望俞敏洪也会喜欢这个青春洋溢的故事。陪看的人还有新东方高管,以及向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软银赛富基金合伙人阎焱。电影放完,阎焱脱口而出:"人物性格太不对了!"这下子,俞敏洪没法高兴起来。  相似文献   

14.
《光彩》2017,(3)
企业的发展要平衡好三大块儿——权力、利益和人情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是新东方创办者俞敏洪写给年轻人的八堂创业课.他希望通过分享自己不同阶段的创业心态,让年轻的创业者明白,只有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才可能获得成功. 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人 俞敏洪认为,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人.比如,新东方创立伊始,俞敏洪并没有请王强、徐小平回国帮他.那时,俞敏洪还无法领导他们,也付不起让他们满意的薪水.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范围内谋求转型的网络巨人正把中国视为其未来的关键着力点"我是来兑现承诺的。"4月16日的北大百年大讲堂里,"互联网先生"钱伯斯一如既往地边演讲边旋风般穿行干观众之中。思科公司在中国的步伐也像它的董事长兼CEO一样矫健:去年第6次访华时,钱伯斯承诺将在中国5年内投资160亿美元;5个月后,他宣布的一系  相似文献   

16.
雷晓宇 《创业家》2012,(4):74-75
和同行的创业者俞敏洪、张邦鑫、张永琪不同,杨勇根本不是个文质彬彬、娓娓道来的人,他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更像是生长在街道上的人  相似文献   

17.
王春梅 《中国市场》2009,(29):58-59
<正>这位神奇预测国家4万亿投资的投行经济学家,北大核物理专业出身,从不畏惧挑战,"不重复"一词甚至贯穿了他从学生时代到职场生涯的每次转换。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上提出:中国穷人上不起大学的主要原因是收费太低。他指出.一个真正好的体制,虽然收费高.但它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北大本科生一年的成本是20000元.一年的学费4000元,剩下的16000元都是政府在补贴.这是穷人在补贴富人。为什么不让富人多出些钱呢?比如说.学费就可以收20000元.贫困家庭的孩子就给他全额奖  相似文献   

19.
王媚 《现代商业》2004,(8):38-40
杨明是北大青鸟APTECH公司的总经理,很多人认识他是始于2004年1月,他同我国计算机专家谭浩强等一起入选〈程序员〉杂志评选的"影响中国软件业的20人",将他和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公司联系在一起,不难理解他在中国软件业瞬间辉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谭强 《商界》2005,(1):20-23
“箍桶匠”俞敏洪殚精竭虑,依然没能箍住新东方精英高层这只“木桶”。新东方高层流失的基因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