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省湖泊湿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但生态系统较脆弱.因此,江西省湖泊湿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低碳发展之路.从江西省发展湖泊湿地低碳旅游的意义,分析江西省湖泊湿地低碳旅游开发的原则,构建了江西省湖泊湿地低碳旅游产品体系,提出了江西省湖泊湿地低碳旅游开发的措施,以促进江西省湖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外湖泊旅游发展比较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青 《改革与战略》2011,27(5):166-169
随着近年来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以观光游览、水上运动、休闲垂钓、餐饮美食、游船休闲、湖滨度假为代表的湖泊旅游开发方兴未艾,湖泊资源自然风光优美、独具特色,吸引着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湖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章介绍了中外优秀湖泊开发利用现状,比较了中外湖泊发展的异同,提出发展湖泊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湖泊型休闲渔业旅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娴娴 《特区经济》2008,(11):167-169
本文简单地分析了休闲渔业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就目前休闲渔业旅游理论的研究现状做了一定阐述,针对目前湖泊型休闲渔业旅游项目的研究存在的某些缺憾,以湖州太湖为例提出了修建渔人码头,开发当地湖泊旅游特色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多数游客而言,提起泸沽湖会让人想起什么呢?通常想起的是云南高原清澈的湖泊、独特的摩梭民族风情、湖水湖畔的美丽景色和让人浮现的旅游向往。那么,在西部旅游开发如火如荼的今天,可能也有更多人开始关注,泸沽湖是怎样解决开发与保护这一课题的?泸沽湖近年摘取了"中国最美湖泊"、"中国十佳生态湖泊"、"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的荣誉桂冠时,同时也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成为西部旅游开发成功的典范。解析泸沽湖的成功之道,如欣赏泸沽湖的美丽一样有意义。本期《中国西部》聚焦丽江泸沽湖,解析丽江自觉保护泸沽湖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努力实现"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泸沽湖"的目标,探索出一条旅游型高原湖泊保护与旅游互动发展的新路。这是创造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互动发展的"丽江模式"之后,在实践中创造的又一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双赢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之一,其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传统的旅游开发活动是在开发相对成熟旅游、资源品位高的旅游优势区,随着人们对旅游的要求变化,旅游逐渐扩大到综合发展区位一般、资源品位一般以及旅游业发展较弱的旅游非优区。本文探讨了旅游发展及非优区的发展,总结了开发旅游非优区的发展体系,提出了合理的开发策略和完善旅游开发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呈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我国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中呈现了中国特色,文章从国际和国内视角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镇安位处秦岭中央腹地.具有自然造化的资源天赋.秦楚交汇的文化积淀、区位空间形成的热点、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为建设旅游强县提供了良好条件.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陕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区县之一.也是商洛秦楚古道旅游主线路的中心区域和重要节点。面对前所未有发展机遇+镇安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坚持走大旅游大产业之路.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着力打造“西安后花园“.力争到“十二五“末.把镇安建成以自然生态.山地森林.峡谷溪涧.水上湖泊为特色.融栗乡文化.岭南文化,穆斯林文化为一体的商洛旅游服务中心.建成穿越秦楚古道陕南旅游强县。  相似文献   

8.
周文 《魅力中国》2014,(17):81-81
摘篓:近年来,我国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旅游民族音乐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开发和利用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必要性,并详细分析旅游民族音乐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仍然的问题,最后提出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措施,以期对我国旅游民族音乐资源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朱献岭 《中国西部》2010,(11):92-101
在旅游开发如火如茶的今天,泸沽湖呈现的不再只是自然之美、,十年开发仍然能保持它的原文化原生态,作为高原湖泊开发保护的典范,泸沽湖以她的双面之美全新呈现,引起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传统旅游模式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就会下降,创意旅游可以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贵阳旅游开发主要传统的开发模式,随着经济投入的加大,贵阳旅游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局面,但旅游开发中创意的缺乏是影响贵阳旅游的隐患。创意旅游作为作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开发模式,可使贵阳旅游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旅游中参与型、新异型趋势的发展,民俗体育旅游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环鄱阳湖区具有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为其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做好环鄱阳湖区的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工作,作者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的分析了环鄱阳湖区开发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刍议赛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宏 《特区经济》2006,(1):219-2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育与旅游的融合日益紧密,发展赛事旅游十分有必要。当前,赛事旅游开发中关注较多的是赛事旅游对经济、社会、环境的促进作用,往往忽略了赛事旅游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地方特色消失、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为此,文章特提出赛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一直是北方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今已成为辽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辽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开发优势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辽宁民俗文化资源的思路策略,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中"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加快旅游商品发展,大力进行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保障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安徽省旅游商品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安徽省旅游商品开发的基本思路,以期有利于促进安徽省旅游商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美食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新趋势,美食旅游市场开发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目前,美食旅游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美食旅游开发对有着深厚饮食文化底蕴的淮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淮安发展美食旅游的有利条件,并针对淮安美食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景点的商业化发展令人堪忧。位于登封嵩山的少林寺景区也卷入到了旅游热潮中,但寺院旅游的模式引起了社会的非议和政府的重视。文章基于对少林寺作为景区景点及商业化旅游开发行为的分析,针对我国佛教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少林寺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当地经济创收相整合,获得二者共存,互相繁荣的可能性,以使得少林寺的商业化旅游开发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人们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却忽视了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如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18.
福建东山西屿岛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过去的旅游开发中却没有很好地突出特色,本文重点分析了西屿岛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西屿岛休闲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由于观念、开发意识、管理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对世界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才能达到世界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双赢、使二者出现良性互动,这成为当前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中最为紧迫的课题。文章从综合分析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的问题出发,就其表现和原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存在以牺牲旅游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旅游大发展的众多问题。本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