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2011,(10):50-50
随着养殖河蟹进入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进入极易死亡的阶段。若不注意加强管理,有可能因河蟹成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怎样预防河蟹死亡呢?这要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江苏农村经济》2009,(9):51-51
秋季,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也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引起河蟹秋季死亡的原因重要有以下3条: 1.自然死亡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性腺成熟,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3.
深秋是收获河蟹的好季节,也是河蟹死亡的高峰期。加强河蟹的秋季养殖管理,是预防河蟹秋季死亡,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瘁”。每年的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性腺成熟,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凡是脚痒要逃跑的河蟹,因其已经成熟,体内渗透压升高,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从而导致大部分河蟹自然死亡。因此,对于这些河蟹应及时捕捞出售。  相似文献   

4.
<正> 秋季是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如在这段时间养殖户不注意加强管理,往往会造成河蟹的大批死亡。因此,预防秋季河蟹死亡是河蟹养殖的关键之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减少河蟹的死亡。 一、及时捕捞,减少自然死亡 进入秋季,一批二年生的河蟹由“黄蟹”脱壳变成“绿蟹”河蟹,性腺成熟,进入了其生命的最后的阶段。“西风起,蟹脚痒”,性腺成熟的河蟹由于体内渗透压升高,逐步向江河入海口移动,已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的环境,如这时不将其及时的捕捞上市,继续滞留在淡水池中饲养,就会  相似文献   

5.
一、科学养殖 秋末冬初,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候。有的河蟹养殖户不注意加强管理,造成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秋冬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加强河蟹的秋季饲养管理,是预防河蟹秋季死亡,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关键。防止河蟹秋季死亡,主要应防止以下几点:一、感冒死亡秋季白天和夜晚温度变化大,水温差别也较大,有时高达10℃以上。河蟹因不适应  相似文献   

7.
秋天是河蟹成熟的收获季节,也是河蟹最易死亡的时期,养殖户如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河蟹成批死亡。现将防止秋蟹死亡的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秋季,螃蟹生长最快,是河蟹成熟收获季节,也是河蟹最易死亡的时期,为取得养蟹最佳养殖经济效益,狠抓蟹的秋季饲养管理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九月蟹事     
《农家之友》2006,(9S):48-48
进入9月份,天气开始转凉,大多数河蟹养殖已完成最后一次蜕壳,进入河蟹育肥和销售季节。后期应进一步加强水质管理,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争取河蟹养殖取得丰收,现在就9月份河蟹养殖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蟹的暂养和运输,是河蟹的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九月底、十月中旬开始起捕的河蟹中,有一部分正准备生殖脱壳而处在软壳阶段,它们的肌肉不充实,蟹黄不饱满,水分较多,还没有达到生长成熟的状态。如此时立即上市,食用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低,生长未达到成熟的河蟹必须经过暂养后,使其性腺成熟,肌肉饱满充实、膏肥黄多,水少肉多,其商品价值才会大大提高,而上市过程实际是河蟹的运输过程,死亡的河蟹不能食用,河蟹死亡后基本失去了商品价值。因此掌握河蟹的暂养和运输对河蟹养殖和经营十分重要,本文将作者在河蟹养殖和经营中取得的技术和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各地养殖的河蟹因蜕壳不遂而引起死亡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河蟹不能蜕壳的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目前因对河蟹蜕壳的生理机制研究不够,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根据笔者近年来的防治经验,对河蟹蜕壳不遂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做一下剖析。一、蜕壳不遂的原因1.河蟹染病体质健壮的河蟹容易蜕壳,受伤有病的河蟹往往蜕一半壳就死亡。2.营养不足河蟹甲壳主要由钙、  相似文献   

12.
一、河蟹急性中毒。此类毛病有二种情况。一是有毒因子因为侵害强度太大,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河蟹的鳃、三角膜,使河蟹背甲后缘胀裂出现假性“蜕壳”,或三角膜呈红、黑泥性异色,或河蟹的腹脐张开下垂,四肢僵硬而死亡。二是有毒因子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水草、人工饲料的连带,经由胃肠的血管循环,使河蟹内分泌失常,螯足、步足与头胸部离异,并因此死亡。  相似文献   

13.
秋天是河蟹成熟的收获季节,也是河蟹最易死亡时期。这里介绍几种防止秋蟹死亡的做法: 一、注意控制水温,防止发生感冒和消化不良。秋天的昼夜温差大,水温差也随之加大,有时变化这10℃以上,河蟹往往因不适应环境而感冒,导致食欲不振,上肢无力,呼吸困难而最终死亡。为此,平时要注意调节水位,控制水温;注入新水  相似文献   

14.
老黄 《致富之友》2004,(9):40-40
河蟹养殖户经过炎夏的煎熬,迎来了河蟹收获的金秋。秋天是河蟹成熟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季节。养蟹户如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便会导致河蟹大批死亡,严重影响收益。因此,预防河蟹秋亡,是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河蟹暂养是指每年9月份前后将成蟹捕捞上来,再用池塘分规格进行集中育肥饲养、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销售的养殖方式。每年8月下旬开始并进入河蟹的捕捞旺季,但通常此时市场销星不大,价格也相对较低,要等到“中秋”前后才逐渐趋旺,元旦、春节达到销售高峰。因此,暂养对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养殖户收益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河蟹土池暂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冬季蟹极易死亡的时候。有的河蟹养殖户不注意加强管理,造成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冬季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具体的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自然死亡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河蟹养殖不断发展,养殖的效益水平已从以前的暴利进入微利状态。河蟹已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河蟹养殖的发展虽然丰富了人们的膳食结构,但对蟹农来讲效益在下降。因此,当前蟹农的精力要放在研究如何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上。根据目前的市场调查,同规格优质蟹比劣质蟹价格要高,小规格河蟹价格下滑辐度大,而大规格特别是只重在150g以上的河蟹价格仍居高不下。因此,养殖河蟹不能只求产量,而是要在提高品质与规格上下功夫。下面根据我地特点和做法就如何养殖高品质河蟹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入秋后,我市河蟹死亡比较严重,全市6万亩蟹池,死蟹1500多吨,有的池塘几乎全军覆没,河蟹大量死亡时,有的老养殖户掉以轻心,不引起重视,他们认为每年秋天都有螃蟹死,死蟹是正常现象,无法避免,也方药可医。但是,我们在调查之后,认识到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河蟹死亡、减轻损失是完全可能的,也可以做得到。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河蟹的人工繁殖技术普及以后,河蟹养殖在辽河口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的后期,河蟹已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摆脱了河蟹养殖的暴利时代,追求高质量、大规格的产品成了市场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养殖河蟹也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凶此做好春季河蟹养殖生产工作是夺取全年河蟹高产的关健一步。养殖户务必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