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此非常时期,在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仍然以昂扬的姿态蓬勃发展,与苏联解体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对比启示我们,21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共产党就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建党方针。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特别是苏联演变,使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遭受了空前的重大的挫折。认真总结苏联演变的历史教训,可以“居安而思危”,使我们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执政的共产党在什么条件和状态下会丢失政权,在什么条件和状态下能够保持和巩固政权,并发展社会主义。完全可  相似文献   

4.
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挫折,社会主义的进程和历史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来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认识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纷繁复杂的世界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伴发展,资本主义已经过数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自前苏联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始才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家和实践家们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计划经济体制的兴起与衰落反映了这种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以列宁主义诞生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开始的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苏东剧变,不仅使这些国家党解散、国解体和社会改制,而且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总结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合力的历史结果”,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正是这一系列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因果链条。在纪念苏联解体二十周年之际,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执政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军 《生产力研究》2005,(9):8-9,44
20世纪末,计划经济体制的尝试终结了,但计划与宏观调控却成了现代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践留给21世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同时也给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世纪之初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留下了富有时代意义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久加诺夫是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现任主席,他指出,世界人类未来发展面临着两种选择,只有选择可持续道路是人类正确的选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转变成为由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发展道路、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久加诺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思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孕育而生,为俄共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设社会主义,是20世纪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的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显著特征。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就是不经过或者至少不完整地经过人类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设社会主义,既可以继承资本主义的时代成就,同时又可以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痛苦和不幸。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成社会主义,是坚持和继承马克思关于东方落后国家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实践成果,而后来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背离这一理论,断送了苏联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道路,方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社会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跨越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形成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要点是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具体途径:先是工业化战略,继而发展为现代化战略。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毛泽东逐步地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轨道,发动了一系列脱离中国实际的"运动",给中国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后期,苏东剧变,世界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面对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各国党经过理论上的反思和探索,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上的调整,组织上的改组或重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论有了新的飞跃,党的组织、力量得到一定恢复,在本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影响有了扩大,满怀新的希望迈入了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在中国依托革命化与国家化的历史而建构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传统",推动了民间文化在革命、社会运动语境下的改造、重构与复兴。进入21世纪,国家从文化行政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既为隐藏在乡野边陲的各种民俗提供了合法化生存的契机,也为国家化、革命化的文化形式提供了追根溯源的理由。笔者试图将社会主义新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中,探讨民间文化是如何被革命和国家话语所解构、重建,进而形成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新文化传统,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身份进入国家话语体系。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传统在话语体系上的结合,以及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文化实践,系统呈现出意识形态、文化行政对社会文化的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3.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经济全球化遭受巨大冲击。展望2021年,大振荡后的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各经济体的发展不尽相同,世纪疫情更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苏东国家来看,都经历了用计划否定市场到承认市场、利用市场的过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史,乃至世界经济史上的空前试验。这一过程中有经验、有教训,不仅对苏东国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它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推进,以至实现共产主义,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两大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永恒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这是一个循环往复向上发展的运动过程。社会主义条件下,两大基本矛盾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虽然适应是基本的,但相矛盾的,不相适应的部分,也不能忽视或轻视。并且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出  相似文献   

16.
以管理民主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韩国新村运动,其价值取向完全一致,即都是为解决本国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而开展的全民性工程。综合考评中国农村落后“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种种因素,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管理民主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管理民主为核心紧紧地抓住这一工作主题。管理民主,首先是村委会管理民主,村委会实现管理民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一要摆脱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二要得到村党支部的工作支持,三要村委会成员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7.
乡村建设和发展是百年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问题.其中,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运动"主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进行改造.建国后,乡村文化建设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入新世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具有新的内容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有成功与挫折、正确与失误,都为以后的继续探索和前进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探索的成果和经验教训,是我们今天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可借鉴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是非洲的“解放世纪”。非洲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独立后,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又遇到过困难和挫折,正带着期盼和希望迈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20.
过渡经济学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从改革经济学到过渡经济学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思想虽然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改革实践也从20世纪50年代初南斯拉夫探索自治社会主义起就开始了,但是,严格意义上的过渡经济学却只有十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改革与90年代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