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静 《发展》2003,(4):56-56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期间频繁接触的人,作为教学育人的直接实施者,不仅要教学,更要育人。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方法,使他们不仅得“鱼”,而且得“渔”,从而成为合格的人才。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课程实施的直接组织者,因此,教师必须主动学习,增加新知识,充实和丰富自己。授课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面,同时,将新的、好的观…  相似文献   

2.
李淑华 《发展》2009,(7):100-100
“反馈矫正”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发现其对输入的信息产生了认知偏差,从而采取措施加以矫正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是教与学之间信息传递和反馈矫正的过程。教师要真实、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合理调控教学过程,有效地矫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吴小敏 《魅力中国》2013,(32):122-122
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性原则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处理信息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题作用,这与“应试教育”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受教育者,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新课改之下,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4.
魏福 《魅力中国》2013,(11):262-262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取精神、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等等。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新课标倡导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引导学生学习。但那种片面夸大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而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的“牧羊式”教学的做法,会使学生还没进入情景的讨论变相成为自由交谈的娱乐过程,从而使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因缺乏有效的调控,使自主学习泛化为无主、无序、无果的“自学”。在实施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我们教学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5.
马淑娟 《魅力中国》2010,(17):299-299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接受、模仿、继承”为基本模式。现代教育则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题,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相似文献   

6.
周楚婷  高艳姣 《魅力中国》2014,(24):158-158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或内在动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应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力着点,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思政课”教学效果也就水到渠成。而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而本文介绍的导入式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方法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要领 《魅力中国》2009,(16):125-125
随着数学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根本变革,注重“数学过程”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尤其显得重要。“数学过程”的教学,包括教师的“数学过程”教学和学生的“数学过程”学习。正是在反复尝试这种抽象表示、符号变换、检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8.
张祖民 《魅力中国》2011,(10):153-153
我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也就缺乏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范伟 《魅力中国》2010,(25):307-307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作为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就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需要和兴趣,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使课堂四十五分钟,分分见效率。  相似文献   

10.
孙峰 《魅力中国》2010,(14):222-222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J.J.S chwab.1909-)教授。他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琳琳 《魅力中国》2010,(25):270-270
开放数学教学是通过改革传统教学过程中束缚学生发展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学。实施“开放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大胆开放,随机应变,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改变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探索,去创新,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原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要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诱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一、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必要性1.贯彻主体性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根本要…  相似文献   

13.
宣福敏 《魅力中国》2014,(7):143-143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具体的说是传递美术文化,培育社会人才,而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美术文化知识,努力学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以教师为代表的“教”,和以学生为代表的“学”对于整个教学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对中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因此,教师可用“互动”的方式以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这过程中丰富和提升知识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良好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谷喜旺 《魅力中国》2014,(3):133-134
备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备好课很重要。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要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教和学达到和谐的统一,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有趣,课堂教学才能扎实有效,所以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一项工作,为了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师生活动等实行有效的调控,必须进行有效备课。  相似文献   

15.
王桂清 《魅力中国》2014,(1):140-140
新课程标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改变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旧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新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任月敏 《魅力中国》2013,(17):206-206
设疑是有意识的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艺术。课堂设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7.
罗柏圣 《魅力中国》2011,(12):300-301
新课程要求“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董瑞杰 《魅力中国》2008,(2):100-100
“问题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深化问题的教学过程。问题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学习方式,通过地图提出问题,利用地图把问题引向深入,运用地图去解决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知识的传授与智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黄超 《魅力中国》2013,(5):218-218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来达到教学目的。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问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是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流弊,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志敏 《魅力中国》2011,(4):140-140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为此,化学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自己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在自我中追求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