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城市整体功能及其安全防卫能力的标志,对于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城市灾害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城市防灾空间作为规划的主要内容,从城市防灾空间的基础资料入手,全面剖析城市防灾减灾空间系统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城市防灾减灾空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旭 《经济师》2010,(7):53-54
伴随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城市防灾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建立一个健全而完善的城市防灾体系是人们的共同心愿。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防灾的现状,通过对其背景以及意义的阐释,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防灾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进而提出借鉴西方先进的防灾管理模式,为我国现实所用;同时,针对我国防灾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极端反常性气候等自然灾害的频发,自然灾害发生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破坏程度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基于此,中国各级政府就要适时构建科学的防灾减灾体系,而相较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更直接地面对着灾害的考验。地方政府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基本事项。  相似文献   

4.
城市感应空间与城市规划的相关关系——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安桃  刘丹 《经济地理》2006,26(4):598-600
对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它涉及到城市规划、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国许多城市的规划重点集聚在物质建设上,没有把人文关怀放在应有的位置。文章从城市感应空间、城市规划等概念入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在长期关注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感应空间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以长沙市为例进行了运用。城市规划和城市感应空间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生活在其中的人类。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能扩大市民的感应空间,增加城市的“可读性”,增强居民对城市的好感;相应地,通过了解居民对城市特点的感应和认识,可以测度城市物质空间及其文化风貌对人刺激的能力,为规划一个美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依据。城市的规划布局应尽可能为居民构想图增加美丽印象,提供清晰的标志,丰富市民的感应空间。  相似文献   

5.
金逸群 《时代经贸》2012,(14):94-95
区域防灾减灾管理是政府及公共机构对地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简要比较和研究,分析目前成都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目前成都市灾害管理模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城市减灾防灾方面起步较晚,在多年借鉴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的现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中国的减灾防灾能力和相关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处于落后地位.而且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可以看出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城市破坏度最严重的是北川、平武、汶川等减灾防灾能力最薄弱的县域中心城市.因此,强化县域中心政府的城市安全意识,建立并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中心城市减灾防灾建设力度不能不引起重视.当务之急是结合各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实情,因地制宜的调整和加强城市的减灾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7.
优化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网络式空间开发模式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的构建应以石家庄为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的中心城市,保定、邯郸、秦皇岛、张家口作为次中心城市.加强政府协调,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逐步改善河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结构,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成功实施的保障和手段。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除了具备一般技术创新的特征外,还与一般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不同。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了技术创新主体、客体、技术创新实施的各种组织和制度安排。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循环经济框架下技术创新的特征,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动力和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防灾应急体系,但信息化的程度还不能满足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的需要,防灾应急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已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与世界相接轨的企业信息化理论体系,将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思想应用于防灾应急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防灾应急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本文主要介绍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在防灾应急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防灾应急体系,但信息化的程度还不能满足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的需要,防灾应急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已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与世界相接轨的企业信息化理论体系,将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思想应用于防灾应急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防灾应急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本文主要介绍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在防灾应急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规划体系应该积极面对,并主动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本文回顾了城市更新及城市更新规划概念的演变,同时也通过梳理和比较国内各大城市的城市更新规划情况,总结了目前城市更新规划在中国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由于城市更新工作的特殊性,城市更新规划较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其他类型规划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使之能更有效地指导城市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介绍了生态城市的特性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阐明了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分析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肖力  苏瑞翩  殷化龙 《经济论坛》2010,(11):147-150
在我国,省会城市一般都是一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中心。省会城市的发展对本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为例,从理念确立、路线设计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就如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分析了人口城镇化的内涵和构建人口城镇化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城镇化实际情况,构建以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人员发展为一级指标的人口城镇化的评价体系,以青岛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呈现加快的趋势,但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针对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系统测度了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结果表明,西安市呈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尤其是人口、环境和资源体系问题严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将为政府监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这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市竞争力分析的城市定位——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琳  于伟  陈烈 《经济地理》2007,27(5):763-767
城市定位离不开区域条件的分析,但是区域分析不能仅局限于城市所在腹地,应根据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综合比较。文章以青岛市为例,借助城市竞争力分析的框架,探讨了城市定位的定量化分析。根据地理学区域的思想,结合研究对象的行政地位和区位特点,从全国、东南沿海、山东省三种层次的区域分析了青岛市的城市地位和竞争力,指出了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优势和不足,借此对青岛市进行了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7.
嘉兴地处浙江东北部,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市区地势平坦、河湖密布,近年来受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空间结构有了很大改变,总结嘉兴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及特征,并在深入分析空间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青岛加快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战略选择.2010年1月,青岛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青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对于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青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核心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空间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一样具有随区域经济发展而有序演变的动态性。本文以工业化为主线考察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规律 ,并对阜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阶段进行了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实现阜新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合理化的战略构想和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步入高速城市化进程的今天,土地资源的约束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昆山市地下空间规划为例,阐述了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并对地下空间规模的预测方法和布局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