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新 《魅力中国》2011,(15):327-327
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课外阅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课内阅读之不足。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生活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刘莉 《魅力中国》2014,(7):196-196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一样,同样担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使命,而且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作用。学生在实践中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熟练了技能,同时也获得了情思、意志、态度的综合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上起到了互补、互助的作用,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本文在实际授课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春利 《西部大开发》2011,(12):104-104
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语言积累的渠道和语文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课外阅读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各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龙艳云 《魅力中国》2013,(29):202-202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定了中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的必读的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的阅读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可见,在教育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课外阅读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外阅读,能够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教学目标。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们是否在进行课外阅读?他们在读些什么书?他们是怎样读书的?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6.
赵兴国 《魅力中国》2014,(1):159-159
课外阅读是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扩大与延伸,是拓展阅读领域,开阔文化视野重要渠道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课外阅读引导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万栋  王沈 《魅力中国》2010,(26):162-162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外阅读面临着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g--t-~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层的精神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赵翠萍 《魅力中国》2010,(7X):319-319
课外阅读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小学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小学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课外阅读,只凭啃课本上的材料是很难提高阅读水平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填充。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理念,不仅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  相似文献   

9.
元圣周 《魅力中国》2014,(25):195-195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过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李旭 《魅力中国》2010,(32):187-187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不断地汲取智慧,陶冶情操,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是汲取知识的起点,其他能力的实现要以阔读为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又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本文要探讨的是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是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其实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创新的可能性,而且课外阅读能让学生吸取更多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本文要探讨的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种创新的形式,希望对实际的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崔素平 《魅力中国》2013,(5):162-162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周斌 《魅力中国》2011,(6):254-254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这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所以,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推荐材料、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段缚龙 《魅力中国》2014,(17):129-129
对小学生来说,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吴新军 《魅力中国》2011,(9):173-174
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信息化背景下,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趋于多样化。与传统的阅读行为相比,他们不仅可以通过纸质的书本进行阅读,还可以通过电子读物、互联网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阅读书籍的选择、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等读书过程中的指导,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的引领方式,从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王红宝 《开放潮》2008,(4):75-75
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动力 只有让学生领悟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他们才会主动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9.
陈虎 《魅力中国》2010,(6X):92-92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获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其原因,该文论述了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中开展阅读教育。  相似文献   

20.
祁仲惠 《发展》2011,(2):141-141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同时也是收获审美体验和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经。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后,语言表达能力仍然较差,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缺憾。特别是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农村中学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