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对于低油价这个撒手锏,沙特信心十足,态度坚定。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一路走低。欧佩克头号产油大国沙特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应对之举是坚持毫不动摇的不减产政策,实际上等于在产油国之间发起了一场石油价格战。主导两场战争石油价格战进行到2015年3月,博弈各方仍在较量之中,胜负未见分晓之际,沙特于3月26日又发起和主导了另一场战争,即对伊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延长原油减产协议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轮值主席、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法利赫11月30日宣布,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减产协议将延长至2018年底。当天,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及欧佩克和俄罗斯等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在维也纳的欧佩克秘书处举行。法利赫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会后发表的合作声明说,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将于2018年6月根据市场条件和平衡原油市场取得的进展,考虑是否采取进一步调整行动。  相似文献   

3.
美国页岩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成为2014年6月以来油价断崖式下跌的直接推动力量.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面对形势骤变,放弃传统的限产保价策略,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加入到市场份额战争,竞相大幅增产,导致油价持续走低.美国页岩油的韧性远超欧佩克预期,活跃钻机数量下降的同时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盈亏平衡油价不断创历史新低,形成了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传统产油国和美国三足鼎立,互相合作、竞争和博弈的新原油市场格局.在量与价的平衡中,欧佩克国家不得不重回谈判桌.本文结合减产协议的背景,分析了减产协议的动因、分配原则、可能的执行结果,预判此次协议的实际净减产规模在70万~150万桶/日,2017年布伦特均价将比2016年提高5~ 10美元/桶.  相似文献   

4.
1.国际油价走势“一波三折”2019年,在全球油气上游市场多重因素复杂作用下,国际油价呈现“一波三折、宽幅波动”走势,全年整体在40~80美元/桶区间震荡。一季度前后,受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坚决执行减产协议等影响,国际油价从2018年末的低点反弹,呈现单边上涨走势,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于4月25日创下75.6美元/桶的阶段性高点。其中,欧佩克和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严格执行减产协议,欧佩克减产执行率为150%。5月沙特原油日产量965万桶,远低于该国在全球减产协议中承诺的目标日产量;俄罗斯5月原油日产量下降至1111万桶,创2018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萧河 《中国石化》2020,(4):79-79
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骤降影响,3月6日欧佩克(欧佩克)与俄罗斯未能就延长减产协议达成一致,沙特随即宣布打价格战以抢夺原油市场份额,俄罗斯针锋相对地应战。国际油价应声暴跌,美国WTI油价3月9日大跌至每桶27美元,一夜之间重回低油价时代。随后油价继续下跌,WTI 5月期货价格4月20日狂跌超过300%,收于-37.63美元/桶,历史上首次跌入负值。目前国际油价仍然在20美元以下的低位挣扎。本次油价暴跌后一直在低位震荡,对产油国的冲击远超2008年、2014年的前两次大跌.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阿联酋与沙特等国未能就放松原油减产达成一致,原定于7月5日举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虚拟会议被取消。会议的取消,令石油市场的供需情况比预期更为紧张。受此消息影响,7月5日,国际油价上涨,美国适逢独立日假期,期货市场休市,布伦特原油期货市场主力合约结算价报77.16美元/桶,达到201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产油国未能就增产达成一致是国际油价涨至高位的导火索。7月2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未就8月起日均原油产量每月环比增加40万桶、到今年底实现日均增产200万桶的目标达成一致,国际油价应声而起。  相似文献   

7.
<正>沙特维持不限产和增产,调整能源政策适应低油价。沙特在石油领域具有领导力,是欧佩克的核心产油国,拥有巨大的原油储产量优势。沙特凭借石油产量和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份额优势,通过调整产量政策,主导世界石油市场的波动起伏的趋势。在2014年11月底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沙特却力主改变持续30年的应对油价下跌的限产保价政策,主导超限额增产。  相似文献   

8.
正原油供大于求的现状尚未扭转,各产油国之前的博弈难以停歇。4月17日,沙特、俄罗斯等产油国齐聚卡塔尔首都多哈,旨在达成石油冻产协议,将各自的产量冻结于1月水平,以阻止"跌跌不休"的油价。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持续走低的油价将以石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国家送入"寒冬"。为确保市场份额,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国家和俄罗斯均做出不减产的决定,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甚至不惜动用主权财富基金来填补这场石  相似文献   

9.
陈沫 《国际石油经济》2008,16(11):35-40
欧佩克从1982年开始把产量限额制度作为调节产量和影响价格的工具,其限产促价政策的成功往往需要以获得非欧佩克国家的合作为重要条件。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一场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并导致石油供求基本面发生变化,欧佩克为了阻止石油价格的进一步下滑,保持成员国石油收入最大化,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以及在与大国博弈中的优势,做出了从11月1日起减少日产量限额150万桶的决定。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中含有许多不利于油价回升的因素,非欧佩克对于是否配合减产态度不明朗,以及欧佩克内部在减产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石油输出国海外资产的制约,此次欧佩克减产促价政策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还是一个未知数。对石油输出国来说,原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低油价下增产所带来的收益,因此,欧佩克会继续采取限产的政策,并努力尝试使油价达到其期望的70~90美元/桶的新的目标价格。  相似文献   

10.
高油价:原因透视及走势前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虽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原油需求量增大,但是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继续增长,欧佩克的实际产量也比较大,所以国际市场石油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不至于支撑持续的高油价。造成2003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原因除经济增长因素外,主要有:美元贬值促使欧佩克减产保价;美国战略储备增加、消费国石油库存较低;个别区域和个别品种(美国汽油)的供需矛盾突出;(5)地缘政治不稳定形成“恐怖溢价;(6)“储量枯竭论”重新抬头引发恐惧心理;(7)投机基金的炒作加大了油价上涨的压力。2004年下半年,促使油价坚挺的因素将依然存在,主要是石油需求继续增加、伊拉克产量不确定性很大、其他产油国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等。但是某些因素可能发生逆转,特别是欧佩克国家增产、投机资金获利回吐和中国经济的降温,都可能促成国际石油价格回落。预计在经历了今年的高油价之后,2005年石油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总体看,2005年的油价将比2004年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1.
地缘政治因素在2006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中发挥关键作用。2007年随着全球和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非OPEC国家原油供给增加超过全球新增原油需求,OPEC剩余生产能力也将增加。因此,全球原油供求因素将不支持油价上涨。预期2007年全年油价不会超过2006年水平,如果不出现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全年原油均价将低于6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2.
世界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变与不变相互交织。中美贸易摩擦作为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组成部分,长期性、严峻性日益凸显,加强中美能源行业合作有助于破解两国贸易摩擦僵局。国际能源治理格局继续深刻调整,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将成为能源治理体系实际权力掌控者,但需求方提升话语权的诉求亦将日益强烈。气候变化压力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但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2050年前不会改变。全球油气供需格局趋于宽松,未来5年国际油气价格有望保持中低位运行。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朝着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为适应能源转型和技术变革,未来石油公司发展将呈现"归核化"和综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油价高位回落的时候,国际能源机构(IEA)6月23日宣布,各成员国将动用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分30天投放市场,以填补利比亚供应中断导致的供应缺口和压低油价支撑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其真实意图耐人寻味,是出于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心?表达对欧佩克未能就增产达成一致的不满?还是为美国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做铺垫?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虽然短期内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偏紧态势,但长期不会改变供需基本态势;短期内对油价形成利空,但长期形成支撑。从技术分析看,本轮投机资金获利回吐接近尾声;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前景虽有波折,但后期仍看好。预计2011年三季度WTI原油均价为105美元/桶,较二季度提高5美元/桶以上,波动范围为85~125美元/桶。进入四季度,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较三季度增加30万桶/日左右,但非欧佩克供应将增加80万桶/日,供需形势有所好转。同时,四季度将是投机资金拉高出仓的时间,国际油价可能出现一定下滑。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与世界石油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世界能源焦点,海湾地区是世界“油极”。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可能摆脱对海湾石油的依赖。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美国石油进口主源地再度移向海湾创造必要的条件;是美国夺取海湾石油控制权的重要战略步骤。伊拉克战争以美国“倒萨控伊”而告终,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可预期的影响主要有三:首先,美国可以利用伊拉克石油冲击欧佩克油价调控机制,未来几年,国际原油价格有可能低于欧佩克调控机制每桶22美元的下限。其次,美国石油进口的主源地将再次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转移。第三,伊拉克北部石油出地中海的输油路线将有可能改道,更有利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完全控制伊拉克石油。  相似文献   

15.
国际原油价格预测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进口原油数量的不断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成了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合理油价的空间为15-21美元/桶,而后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油价的非供求因素如期货市场、石油库存、气候以及欧佩克的影响力,力图提供一个预测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rationale explanations of OPEC??s strategies. Accounting for market characteristics in particular the sluggishness of demand and supply allows to explain price jumps as rational OPEC strategies from a narrow economic perspective (up and down) as well as from political objectives (at least up) due to the political payoff from standing up against the ??West??. Although the temptation to accrue this political payoff was and remains high, the narrow economic profit motive coupled with an imperfect cooperation among OPEC members explains past price volatility and high prices much better than the usual reference to political events. A more specific prediction is that OPEC will switch back to setting prices since the current quantity strategy encourages oil importing countries to appropriate rents in particula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need to mitigate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17.
2019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64.2美元/桶,同比降幅为10.5%,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和需求艰难平衡;美国对全球石油市场的掌控力和影响力继续加强;全球油气发现储量大幅增长;油气资产交易量减额增,美国页岩油气资产交易首度降温。中国原油和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双破70%,成品油出口量首破5000万吨;油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初见成效,估计原油产量为1.91亿吨,同比约增长1.1%,天然气产量为1738亿立方米,同比约增长9.8%;炼油总能力上升至8.6亿吨/年,民企占比明显提高;油气体制改革力度空前。预计2020年国际油价将维持震荡走势,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0~65美元/桶;全球天然气供需总体宽松,天然气价格将保持低位运行;勘探开发投资预计为4756亿美元,同比增长7%;新增产能多,需求增长放缓,乙烯业的运行情况不容乐观;美国页岩油气行业资产交易或将重新活跃。中国上游勘探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历史高位,原油产量有望达到1.94亿吨,天然气产量上升至1900亿立方米;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将加快推进;炼油能力过剩形势将更加严峻,乙烯行业利润继续收窄。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对于石油市场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但"黑天鹅"事件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总体来看,在欧佩克(OPEC)减产、美国制裁伊朗与委内瑞拉、地缘政治动荡加剧的背景下,2019年全球石油供应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轻重质原油资源呈现结构性的不平衡。展望2020年,全球石油供应有望恢复增长,增量除了美国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巴西、挪威、圭亚那等国,供应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此外,轻重质原油资源失衡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地缘政治动荡或继续加剧。受到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燃料新规影响,预计2020年运费市场高位震荡,从而抬升全球原油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9.
F·费萨拉基博士从区分不同国家入手,分析了造成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内外部原因,并指出,即使卡扎菲下台,利比亚部落之间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利比亚多年之内不会和平,石油生产也很难恢复到战前水平。就中东产油国而言,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地位正在增强;伊拉克受基础设施和石油出口设施的限制,难以达到理论上1200万桶/日的石油生产能力;伊朗将继续受到美欧的严厉制裁,不会成为大赢家。从石油需求来看,目前世界石油需求是8700万桶/日,封顶数量预计为1亿桶/日。2015年以后,石油需求增长主要由欧佩克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增产来满足。过旺的需求将受到125190美元/桶高油价的抑制,中国会面临调整需求增长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进,中东产油国与亚洲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关联性会更加紧密,但是美国依然会在中东保持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上半年,石油需求低迷,供应充足,库存高企,供需从2011年同期的偏紧转为宽松;国际油价波动较大,一季度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二季度大幅回落.天然气市场需求和产量小幅增长,供需保持平衡;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天然气区域市场价差扩大.全球油气并购活动持续低迷,北美非常规气并购市场迅速降温.国际大石油公司生产经营指标下滑.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大幅回落,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成品油价格前升后降,石油石化行业效益持续下滑;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进口量大幅上升,进口气价倒挂严重.下半年,预期世界经济依然疲软.石油供需仍将宽松,油价略有回升,但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天然气供需继续平衡,三大市场价差仍将维持.中国经济企稳,国内成品油需求有望平稳增长,但涨幅低于预期;天然气将保持消费量与产量、进口量齐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