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有一批年轻人种地。对此,我们农村经济研究会就培育和造就苏州新型农民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一、苏州已有不少"大学生农民"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反映,近几年来,全市先后有345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当了农民。这些"大学生农民"中,"80后"占了90%左右;男217人、女128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中就业  相似文献   

2.
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九个字完整地构成了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能力素养。只有懂农业,才能对农业有认同感,全力发展农业;只有爱农村,才能对农村有归属感,长期扎根农村;只有爱农民,才能对农民有亲近感,一心造福农民。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革,必然要求一支与之相  相似文献   

3.
正为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模式,更好地服务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从2005年开始,杭州市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化管理,经过10余年,逐步形成杭州市农村人力资源网、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农民素质培训信息库"一网两库"的格局。2016年9月11日,杭州市有农村实用人才145825人。从层级分,市级人才6646人,县级人才39259人,乡级人才99920人;从类型分,生产型人  相似文献   

4.
《农村工作通讯》2016,(3):24-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6亿多农民创造了连续丰收的奇迹,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以"全国十佳农民"为代表的广大新型职业农民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是科教兴农的示范者、农村改革的先行者、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和强村富民的带头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践行者。农业部继成功遴  相似文献   

5.
<正>党中央、国务院连续7年发出指导"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农村大国。讲农业大国,我国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讲农民大国,13亿人有7亿多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继续面向农村村组干部、种养能手、农产品加工营销管理和生产人员等开展"半农半读"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在校"半农半读"中职教育1.2万人,招生3116人,落实22所县级农广分校2018-2019学年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补助6757人,毕业3985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市铜梁区庆隆镇大学生村官李梦,毕业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2015年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水产养殖与经营专业"培训后,深受启发。要当好村官就是要把如何带领和指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美丽新农村作为当务之急,而现实问题是农村增收门路少之又少;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决定自己先探索、摸索、试  相似文献   

8.
<正>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江苏省政府明确今年起每年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职业农民20万人,到2020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0万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各地将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助推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坚持"政策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构建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习近平"农民观"的新表述,与习近平先前相关表述是一脉相承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  相似文献   

10.
<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重大举措。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试点,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各地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格局。2016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  相似文献   

11.
准确掌握农民的心理特征,对指导农村改革的纵深发展,科学制定农村经济政策,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现阶段农民状况的基本估价什邡县农村人口342561人,占82.5%;农村人口中16~60岁的劳动力有228739人,占66.9%;农村劳动力中的文化结构;大专26人、高中12347人、初中78577人、小学105124人、文盲半文盲37989人,文盲半文盲占16.3。从业情况:务农的139839人、务工经商的88900人.收入情况:1988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758元,最高的农户人平4104元,最低的农户人平220元;  相似文献   

12.
正开栏的话:"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新时期加强农业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九个字完整地构成了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能力素养。只有懂农业,才能对农业有认同感,全力发展农业;只有爱农村,才能对农村有归属感,长期扎根农村;只有爱农民,才能对农民有亲近感,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农广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郭晓红一直以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工作。田间地头有她指导生产的身影,流动课堂有她送教下乡的足迹,2013年,凤翔县被原农业部确定为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试点县,省农业厅确定为农民培育试点县;2014年,凤翔县"五位一体"农民培育模式,被原农业部认定为农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2015年,凤翔县"五位一体"农民培育模式,获全省一等奖,获得宝鸡市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二等奖,郭晓红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发展说到底就是怎么样让农民富裕起来,农民富不起来农业也强不起来,农村也美不起来。我们讲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头等大事,当然我们一定要跳出农业解决问题,不能就农业谈农业,我们现在农民人数,农村常住人口6.5亿,真正有户口农民有8亿人,这些人怎么致富,这确实是一个破解"三农"的难题,是最大的一个难题。第一点就是要以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即让更少的农民种植越来越多的土地。发展专业大户联户经营,加工农场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正>一、培育职业农民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指出:关于谁来种地,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2016年,习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吸引年轻人务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经》2014,(5):5-6
<正>《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在2015年出台,改革将以试点形式,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如何在无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进行了解读。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益问:按照目前的改革定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实现何种目标?具体措施将有哪些?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探索集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要有职业、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善合作和善生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即:将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结合起来;将城乡结合部确定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阵地;进一步推进科技下乡;使农民从"斗地主"状态转移到学习中来;吸引大学生回村以反哺农村;兴办农村社区学院与老年农民大学等以及加强农闲季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其中,出身于农村、服务于农业的乡土人才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早在2017年,江苏省就出台人才新政26条、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等,将乡土人才与领军人才、年轻人才并列为江苏重点关注的三类人才群体,并提出了一系列乡土人才工作举措,让乡土人才更"吃香"、更"发光"。新型职业农民是乡土人才队伍的中流砥柱。以昆山市为例,从2016年开始,昆山将新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肥西县农广校成立于1981年,办学以来,已招收培养中等专业学员3300多人。2002年12月,经县编委批准建立肥西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实施农民科技培训达4万多人次。2004年5月,农广校被县农委认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承担完成培训任务3000多人;2006年5月,被认定为新型农民培训基地,承担完成培训任务4800人;2007年6月,被县人社局认定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基地,承担完成培训任务2200人。2009年12月,获得农业部"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评估A级校"称号。  相似文献   

20.
<正>新型城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人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总体来讲,就是不能只是城市规模的扩大,不能只是土地城市化,而且要将农民化进城市。当前正是在如何将农民化进城市的政策上面有三种不同的主张。观点一:农民自主的城市化第一种关于"人的城市化"的主张,强调"农民自主的城市化"。这种主张认为,城郊农村可以通过建小产权房获得农地非农使用增值收益,从而靠自己的力量顺利融入城市。这样的农民城市化,就是农民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