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农村发展说到底就是怎么样让农民富裕起来,农民富不起来农业也强不起来,农村也美不起来。我们讲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头等大事,当然我们一定要跳出农业解决问题,不能就农业谈农业,我们现在农民人数,农村常住人口6.5亿,真正有户口农民有8亿人,这些人怎么致富,这确实是一个破解"三农"的难题,是最大的一个难题。第一点就是要以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即让更少的农民种植越来越多的土地。发展专业大户联户经营,加工农场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核心是解决好人的问题,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培育方式、健全工作体系、营造良好氛围,取得明显进展与成效,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增添了生机活力。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随着"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  相似文献   

3.
东台市地处苏中沿海地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如何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发展经济?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以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和首创精神为出发点,带着感情到农民中去,为农民办事,维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正>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农业人才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支持,以"新"字开头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我国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的核心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造就高  相似文献   

5.
村庄改造要坚持以"农"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农民实际需要,从解决农民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就是善于听取农民的建议和诉求,畅通下情上达的渠道,凝聚农民的力量一起搞好村庄改造.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指示批示。今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加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事业发展予以充分肯定,对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总书记还多次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要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和系列指示批示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民利益有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新时期农民职业化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新时期"谁来种地"问题。农业职业化就是要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在调研中发现,虽然中央连续12年出台一号文件扶持"三农"发展,但农村要素外流加剧的局面并未扭转。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农村青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就是要以农民为本。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然而,地是由农民种的,粮是靠农民打的,要保持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给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制定出能有效保障种粮人切身利益的政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舍此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9.
<正>一、培育职业农民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指出:关于谁来种地,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2016年,习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吸引年轻人务  相似文献   

10.
要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对农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农业、农村、农民"是分不开的,"三农"的主体是农民,所以"三农"问题必须紧紧围绕着农民问题来解决.对于农民,我们到现在还不能说已经有一个完全正确的认识.农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主力军,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解放以后,对新中国的建设又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我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就是靠农民提供的积累建立起来的;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取得这些成绩,首先也是农民做出的贡献,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是农民做的改革的先锋.农民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的贡献非常大,但有时一谈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问题忽略了.  相似文献   

11.
<正>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真正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三农"工作来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整个天津来看,9个涉农区县面积占全市的75%,户籍人口占全市一半,区县强则天津强、农村美则天津美、农民富则天津富。为此,我们从农民群众的期盼出发,深入思考,不断探索在"三农"工作中更好体现群众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23日,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全国法院执行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就是要以突出民生优先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一批关系群众基本生活执行案件。这次活动就是要紧盯涉民生案件,特别是涉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案件,切实加大对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与粮食经济观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  王广金 《农业经济》2004,(12):16-17
一、"谷贱伤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只是存在的表面问题,而"农村真穷"源于"农民真穷","农民真苦"即就是"农民真穷"的重复,"农业真危险"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真穷"并且继续地相对贫穷下去。所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真穷"。"农民真穷"是因为"谷贱伤农","卖粮难"迫使农民开始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防止人为推动加快流转近年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加快,与部分地方的推动有密切关系。有的地方推动农地流转出发点是好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谁来种粮"的问题。但也有的地方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了获得更多建设用地。甚至有人提出要以城镇化"倒逼"农地流转。有的地方土地流转比例提高较慢,确实有农民的恋土情结在起作用,但这种情结与农村文化、农村社会治理等深层次问题直接相关。因此,不能简单否定农民的这一情结。事实上,即使是城镇居民,也有很强的向往土地的情结。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培植壮大地方财源;以构建公共财政为导向,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倾斜扶持力度,着力支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落后面貌,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6.
体制转轨和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为我们加快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带来了新的契机,明确了主攻方向。突出农民增收,把农村经济调"强"。要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解决农业生产周期长而市场变化快,造成调整滞后和产业趋同的问题,增强结构调整的预见性和自觉性。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改变巢南、巢西的双季稻种植模式,不断淘汰低劣品种,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土地制度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部分人还固守着"乡土中国"的土地本位理念,认为"乡村就是乡土;农民就是种庄稼;农业就是搞粮食,管农业的就是负责粮食增产和查耕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无地就造反";另一方面,部分人以"城市中国"思维配置土地,认为"土地配置保城市""发  相似文献   

18.
<正>楼顶农业就是在楼顶上种东西,而且必须有经济价值。纽约楼顶农业的产品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如草莓、西红柿、生菜以及相关果菜类等。这是近年来纽约民间提倡"绿色革命"的产物。所谓"绿色"就是要以节能的原则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而建立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教师常常面临学员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困难,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农民学员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理念,给大家介绍几种农民教育培训中经常用到的,让学员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把学员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锻炼每个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演讲能力;通过改变教  相似文献   

20.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民职业化是社会发展需要,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途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次问题。松江区出现的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对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保护基本农田、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家庭农场主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是职业农民的中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