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类缺氧与人为因素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现就与鱼类缺氧有关的几类养殖操作不当列述如下,以供参考与防范:一、鱼类放养不合理。1.放养比例不合理这种情况常造成池塘水质过肥、上中下不同水层鱼类过于集中,造成鱼类缺氧。合理的混养应  相似文献   

2.
<正>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一、蟹虾混养的方法蟹池混养青虾,河蟹可按常规方法放养,青虾可在放蟹前或放蟹后投放。虾种的来源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可以放养抱卵虾,也可放养幼虾,但幼小虾苗的投放最好先经小水体强化培育后再放,以提高成活率。面积较小的池塘,可以在春季从河沟等野外水体中捕捞抱卵虾放  相似文献   

3.
<正>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实行多品种合理混养与密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实现高产高效的的有效措施。一、多种鱼类混养密养的几大优点1、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由于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有所  相似文献   

4.
<正>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在2010的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总结过程中,总结摸索出以下几种主养草鱼模式,养殖效益非常可观。一、以草鱼为主养鱼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1.一次性放足鱼种(1)放养时间:11月份干塘捕鱼,12月清整池塘,元旦前后开始放养,放足鱼种,2月底前结束。  相似文献   

5.
<正>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一、突出主养鱼。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吃食性鱼同池混养,就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为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可以适当搭配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鱼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水问题。比如水源净,水量足,水体活,水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诸因子正常等。有了一口水质条件好的池塘,关键就是鱼种问题。鱼种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其放养数量、质量、规格和品种比例以及时间等是造成一年丰收的重要条件。现选择有关鱼种的几个问题来商讨。一、鱼类混养,提高效益确定多品种混养比例一要科学要求,二要权衡市场。就是说,以科学放养方法促成高产量、用市场法则谋取经济效益,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赢利,而科学放养是赢利的一种手段。为了取得好的效益,必须事前审时度势,确定鱼类混养比例问题精…  相似文献   

7.
<正> 鲶鱼是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在成鱼塘中合理混养适量鲶鱼可获得较好的养殖效果。其具体养殖方法是:1、选塘。在去冬未干的池塘和池埂较高大的成鱼池塘内混养鲶鱼比较适宜。2、选种和放养。投放鱼种必须做到先放家鱼后放鲶鱼(间隔时间1—2个月),同时家鱼的规格要比鲶鱼大些,放养鲶鱼的数量根据池塘内野杂鱼多少而定,水深1.5—2m的鱼塘,一般亩放鲶  相似文献   

8.
<正>池塘混养四大家鱼是湖北省水产养殖的主要放养模式,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面积达400多万亩。为了探索一套池塘主养吃食性鱼类生态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混养是指不同品种的鱼或不同规格的鱼放在同一个水体中养殖。其中包括同种异龄混养、异种混养、异种异龄混养。鱼种培育阶段多采用同种异龄或异种混养类型,成鱼养殖阶段则多采用异种异龄混养类型,轮捕轮放和一次放足、多次捕捞、成鱼池套养鱼种是池塘养殖中常采用的混养方式。鱼类混养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充分利用鱼类混养的优点,克服混养的缺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 抚松县地处吉林省东南边陲,长白山西北麓,松花江上游的高寒山区。高山寒冷气候给抚松县水产业的高产高效发展带来较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去年放养了经济价值高的工程鲫进行试验。使工程鲫的放养量占总放养量的80%,而另外的20%则放养被称作是“服务性鱼”的鱼类,如滤食性鱼类。它们的放养,有助于净化水质,且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三、多种鱼类混养密养的品种选择 高产鱼塘放养的鱼类品种通常约有10种,其中以1~3种为主养品种,称为主养鱼,对提高全塘产量起着主要作用;其它品种则为配养鱼,依靠摄食水中有机碎屑和天然饵料以及人工饲料,是养鱼高产不可缺少的品种,这种养鱼模式。成本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正>鱼鳖混养是充分利用池塘中鱼和鳖的生态位置不同而进行混合养殖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越来越被养殖户所认同。它的好处有:(1)可充分利用水体,提高鱼鳖产量,鱼鳖混养池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养  相似文献   

13.
浅谈鱼类混养与互利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鱼的水面是立体的,鱼在水体内是分层栖息的,吃食鱼和肥水鱼等多品种混养于同一水体内,对充分利用饵料和水体是有利的。混养就是利用鱼类共生关系和生活水层、食性的差异来提高水体生产力。一、混养的由来我国的混养是与青、草、鲢、鳙等河流产卵鱼类的养殖同时发生的,这几种鱼的产卵场和产卵期大致相同,当采捕天然鱼苗进行养殖时,总是同时被采到。因此,开始时无意识地进行混养,以及在这种无意识的混养之后、根据实践经验,又提高到了有意误识的混养。混养已成为我国“八字精养法”重要组成部分。混养是我国淡水鱼养殖技术的中心内容,从养鱼…  相似文献   

14.
<正>依据青虾、黄颡鱼、塘鳢等品种与河蟹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物学特性,适当降低蟹种放养量,提高青虾、黄颡鱼、塘鳢等优质鱼类放养量,发展蟹虾、蟹虾鱼高产高效生态混养,可较大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出率和综合效益。一、蟹虾高产高效生态混养1.池塘清整。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淤15cm,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修护池埂池坡,使坡比达  相似文献   

15.
<正>鱼种在放养前一般都要进行合理搭配和放养量的正确计算。合理的多品种搭配混养和正确的放养量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搞好合理混养、掌握好  相似文献   

16.
在渔业养殖中,必须立足一个“早”字,从季节、时间、规划、经营和管理上先人一步,提早筹划,及早着手,坚持早放养、早施肥、早投喂、早调水、早防病、早上市,从而达到养殖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一、早放养,确保鱼类尽早生长鱼种早放养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增加鱼类生长期,二是鱼类可以早日适应养殖环境。传统养殖一般都是讲究春季放鱼,实际上,冬至到春节前后。  相似文献   

17.
<正> <三>混养类型和混养比例 1、混养类型:池塘养鱼一般都混养7—8种鱼类,高产池塘多数是10种以上,其中以1—2种鱼为主,称“主体鱼”,在数量或重量上占较大比例,而且是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其余数量或重量较少的混养搭配鱼类称“配养鱼”,在饲养中不作或较少专门管理,依靠取食部分投喂给主体鱼的饲料或池中的有机碎屑和天然食料生物而成长。主体鱼固然是饲养的主要对象,对提高产量起着  相似文献   

18.
金鲳与白虾混养纯属偶然,当初有些虾农觉得清塘麻烦,就直接放养一些金鲳,后来发现效益不错,才开始大面积混养白虾。一、养殖概况金鲳肉质结实细嫩、无肉中刺,含脂肪多,味道浓厚,是优质的食用鱼类。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容易捕捞,个体间的生长较为一致,加上对池塘环境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各地纷纷出台了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其中水产养殖业也成了人们的投资热点。各地方充分利用低洼、荒地和坑塘开发改造成鱼塘,但有些新开鱼塘的放养环节没有处理好,往往造成池塘保水性能差,水质清瘦,鱼类的生长情  相似文献   

20.
鱼蟹混养得不偿失少数养殖专业户在养殖河蟹的池塘里,为充分利用水面,套养了少量鱼类.有些地方,未经科学实验对比,盲目推行"鱼蟹混养"模式,其结果每亩收了几十斤鱼,严重影响了螃蟹产量,在螃蟹价格高于鱼类价格8-10倍的情况下,可说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