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保障和促进涉农法律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这项工作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好。这当中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抓出党和政府满意、群众满意的效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陆续执行并新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支农政策,如与粮食生产有关的“一免三补(免征农业税,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购买农机具补贴)”、与农村义务教育有关的“两免一补”、与民生有关的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改造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无疑是党和政府向农民送上的一份“大礼”,已经或即将使广大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和好处。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宏观调控大背景下 ,新农业政策、新农村政策和新农民政策构成了新“三农”政策的三大支柱。新“三农”政策的初步实践表明 ,它在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政府与农民关系上已经或即将取得重大突破。新“三农”政策的未来走向是 ,进一步构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作用 ,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2003年,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三农”政策,以此来振兴农业,发展农村,提高农民收入。几年过去了,落实情况如何呢?最近笔者对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库区乡、纸房乡及周边地区的三农政策普及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关“三农”政策的普及,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5.
一、既要高度重视城市文明建设,又要狠抓“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城乡协调。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至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党和国家对农民群众的亲切关怀和真情回报。坚持城乡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的迫切需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既是实现我市“三年倍增、四年小康、五年再上新台阶”目标的重要内涵。坚持城乡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用城市这个“引擎”带动农村的发展,不断将城市要素资源向农村辐射、城市公共服务向…  相似文献   

6.
马冀远 《农业经济》2007,(8):F0003-F0003
新时期农业审计要以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措施为切入点,以涉农资金为载体,以农民最终得到实惠为目标。也就是说农业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开展审计监督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松江区各镇都建立了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村镇办)承担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村容镇貌环境改善的使命,任务十分艰巨。村镇建设管理队伍素质、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有必要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进行有关如何发挥村镇办作用的深入思考,以促进农村建设管理工作质和量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4,(6):1-1
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今年初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政策,以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如今半年过去了,这些政策落实情况怎样呢?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近日召开的全国“三农”问题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发展有机农业对新农村建设和科技扶贫的重要意义 从中国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还是“三农”问题,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明确了方向,这对全面、系统、可持续推进农村发展,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系统设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被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财政对农业和农民的投入也逐年加大,尤其是对农业改造资金的投入,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走向科技化、产业化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资金分配缺乏公正,使用不透明,出现了部分财政资金投向不明、资金流失的现象,影响了农业开发和农民致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三农”形势与“三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三农"形势与政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形势非常好.搞"三农"的同志都不愿意用"非常"两个字,不愿意讲得太满,但是目前"三农"形势确实是非常好.  相似文献   

13.
完善国家财政支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财政积极调整预算分配结构,不断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使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取消农村税、对农民实行“四项补贴”、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对县乡财政实行“三奖一补”和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旧光工程,等等。近年来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基本导向是,一方面取消税费,大力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为“三农”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专项资金日益增多,如农田水利、道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治村、造田改地等,大量的项目资金补助都拨付到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想管好用好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特别是国家拨人的具有专门用途的专项资金,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专项应付款的核算至关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围绕“三农”问题,我国不断进行政策创新实践,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主要有1978-1989年纠偏和探索时期、1989-2002年稳定和发展时期、2002-2012年新农村建设时期、2012-2021年乡村振兴时期四个阶段。“三农”政策的演进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党中央的领导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保障、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注重保持政策的耦合性和连续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保障。在未来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我们应在不同视角下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层信息     
《江苏农村经济》2007,(3):20-21
●温家宝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今年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中央财政去年为新农村建设“输血”3397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今年将超3900亿元●2007年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三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与“三农”息息相关。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放置于“三农”问题的整体框架中统筹考虑,才能实现为“三农”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的最终目的。如果脱离“三农”的实际而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就如同建构了一个漂亮而不中用的空中楼阁……因此,“三农”问题是当前所有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同志所应该关注和了解的重要问题。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虎林教授。张教授提出——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政策是两种主要的社会调控手段,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就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迅速将相关三农政策法制化来指导当时的革命与建设。本文从党的三农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为视角,总结了历史上党的三农政策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当好农村改革创新的促进员。长期以来,税费征收、催粮要款是乡村干部的主要工作职能,随着农民政策的落实,这一职能已经弱化。面对这一变革,乡村干部在一段时期内产生了失落感、盲目感,在工作职能由“管理型”转为“服务型”的过渡期内,缺乏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乡村干部要适应形势变化,跟上改革步伐,调整心态,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做农村改革创新的促进员。当好政策和法律的宣传员。十六大提出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没有9亿农民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底。为了加快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又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全国学者和官员为了落实中央指示,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但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以工代赈的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