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状、危害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是隐藏在"不均"背后的"不公",提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2015,(27)
相对于比较慢的收入流动性,快的收入流动能够有利于减少由于收入差距扩大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和冲突,过慢的收入流动性下人们对不平等具有比较小的忍耐度。较低流动性的社会中,大的收入差距则很容易产生社会矛盾、引起社会混乱。收入的代际流动是产生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收入的代际间传递产生的收入差距更是社会上出现"富二代"和"仇富"现象的根本。对代际收入流动和收入分配问题关系的研究能够让我们对收入差距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指导我们通过影响代际收入的流动从而能够减少我国的收入差距,从而使得社会更加的公平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周艳 《消费经济》2011,(4):41-44
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针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财税政策作为收入分配调控的主要杠杆,必然会在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政府和社会对此也十分的关注。通过构建一个逐步细化的模型,利用1990-2009年的数据实证的分析了总的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各项财政支出同收入分配不均指数的关系,表明总的财政支出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央财政支出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而地方财政支出在拉大收入分配差距,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各不相同。据此,提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大步向前,人民的收入水平由过去的平均水平变成有收入差距的状况,而且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已位居世界前列,收入分配差距的居高不下给社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如国民对社会不满,社会不公平等问题,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优质发展,因此要消除中国的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应从构建完善的收入分配及再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加强政府反腐力度等方面入手,从而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严重影响内需的扩大和社会的稳定。今年召开的两会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也是重点议题之一。本文总结梳理了有关文献,找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个政策系统模型。该模型全面概括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旨在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本文主要从税收的角度审视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平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思考。在初次分配这一领域不但不能消除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相反这种收入差距正是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起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二次分配就成了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领域。由于我国过去在二次分配中调控乏力,致使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存在扩大的趋势,所以必须强化政府对二次分配的调节,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幅提高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严格调控房价和资产价格,推进二次房改,惩治腐败等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  相似文献   

9.
戴翔 《国际贸易问题》2012,(10):168-17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中国持续性贸易失衡相伴随的重要现象,就是国内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使得中低收入者因占有的社会总产出份额下降而致使其消费和投资能力相对下降,在金融信贷约束下,"过剩"的总产出又难以通过借贷的方式在国内进行消费和投资,最终"被迫"出口到国际市场,因而对贸易失衡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的计量检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说的正确性,即:收入分配差距和金融信贷约束的确是中国外贸失衡的重要促成因素。据此,在中国实施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收入分配改革问题也成为"十二五"期间政府工作的重点。以往关于形成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大多是分析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的有关因素,鲜有文献分析深层次的历史结构性原因。同时各个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并未涉及。本文分析了影响收入分配的各个因素,构建了解释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机理系统图。研究结果表明,以生产要素分配机制为核心形成的行业、地区、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胡锦涛总书记当前在十七大报告中的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了六项重要工作,其中第三项工作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从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两个层次上,提出了很多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思路和政策要点,提得非常准,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根本是重在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民生,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对分配制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更反映了党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指数、阿鲁瓦利亚指数和收入不良指数对黑龙江省2006-2009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逐年扩大。针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本文从完善税收政策、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优先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曹艳 《商》2013,(21):200-201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行业差距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收入差距水平的大小对行业的协调发展、经济的健康运行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行业收入差距原因,得出收入分配差距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3)
本文从我国现行的经济、政治层面来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的表现,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从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特征,由表及里,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那么这些问题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将会成为深化改革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转型,从而不利于我国公平社会的建设。因此,本文就该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制度视角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表现,以期可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解决建议,并对日后的科研工作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健 《商》2008,(8):22-24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来自不同方面的要求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的领导机构,如何调节政府的收入分配,不但关系到政府本身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可以对社会其他机构和个人的收入分配起到深化认识和推动实践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力求避免政府在施行调节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十一五规划"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也相应而生,并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收入分配差距产生和扩大的原因,确立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调控目标,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收入分配差距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垄断收入、腐败等非法收入、公共政策因素、发展不平衡、分配方式多元化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涵义,研究了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举世瞩目,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从近几年国家有关文件中便可看出国家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明显关注。研究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表现及成因,并据此制定实现收入分配差距合理化的对策,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我国正式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制度偏向于效率的提高,忽视了收入分配的公平,使得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伟大目标,收入分配改革有望成为我国社会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在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严重,成为诱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基础。在回顾分配-增长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及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只存在替代关系,对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