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勇 《浙江金融》2007,(10):9-10
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古老但又不断充满新意的领域。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Mckinnon(1973)和Shaw(1955)有关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  相似文献   

2.
征文启事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金融与经济方面的理论分析及政策研究,《金融研究》编辑部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以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为主题,现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征文。本次征文强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特别是我国  相似文献   

3.
征文启事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金融与经济方面的理论分析及政策研究,《金融研究》编辑部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以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为主题,现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征文。本次征文强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特别是我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与比较经常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对山区韶关与沿海惠州两个地级市改革开放前后经济金融发展历程进行对比研究,结合经济运行周期尝试对两地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对两地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小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小型银行制度在提高金融效率、服务中小企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地方性小银行是我国金融组织框架中不可缺少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陆军 《浙江金融》2007,(12):46-46,45
法律金融理论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在美国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应用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所在国法律制度对该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公司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998年来  相似文献   

7.
邹静娴  贾珅  邱雅静  邱晗 《金融研究》2021,486(12):20-37
当前,绿色金融备受关注,然而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尚需进一步强化。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由于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环保的主要力量应当是公共部门而非金融系统。然而为何越来越多国家选择发展绿色金融?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是有效制定政策、构建绿色金融理论体系的基础。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表现出与公共部门环保投入的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基于经济增长框架的绿色金融理论模型,对经验事实给出理论解释。模型证明:绿色金融的成本分摊与风险分担功能使其具有独特的长期增长效应,是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理论层面回答了“为什么需要绿色金融”这一问题,为绿色金融的经济学理论发展和政策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结合空间经济学非对称FC模型的理论,构建区域金融差异影响的实证模型,并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部和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部区域金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却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另外,劳动力要素、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金融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运用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大量文献,分析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运用多元统计学、经济学面板数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论证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阐述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经济学研究金融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资产选择和投资组合并注重对经济危机的预测与实证分析,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对金融经济学研究的程度不同并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应该不断提高金融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在研究方法上不同的传统习惯应当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民间金融是金融领域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关于是否能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又将是民间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认为能否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关键看可行性。基于民间金融组织的角度,本研究采用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及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民间金融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据古典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实施监管前后民间金融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实证理论比较分析,论证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12.
经济极化发展中的金融极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现有金融中心理论的不足,以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极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经济极化过程中金融极化的发生机理,提出有四种金融极化效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即投资积聚效应、本地市场效应、资本吸入效应、信贷扩张效应.论文首次较具体地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金融发展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金融是环境金融在低碳领域的创新,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气候经济学、环境金融学、企业社会责任和外部性理论等都为碳金融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现阶段学者们对碳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金融的源起研究、碳金融的特殊属性研究、碳金融的动力机制研究、碳金融的国际博弈研究和碳金融的适应性研究五大方面,并已取得一些重大进展,但是仍存...  相似文献   

14.
功能观视角下的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延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发展理论是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经济学解释,而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本质就在于金融功能,所以,阐释金融发展理论要以金融功能为基础。一方面,对功能的研究可以有更大的客观性,也更接近于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即发展金融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金融功能因自身的自动与扣除的净结果而具有相对准确性,所以从功能角度研究金融发展理论具有特殊优势。金融功能要依附一定的载体,金融产业依靠对于金融功能承载的“双重效率改进”而成为金融功能的核心载体。从而,基于金融产业的演进,金融发展有了新含义。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中介理论综述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金融学家陆续提出了一些关于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和模型,形成相对独立的金融中介理论。本文在对西方各主要代表性学说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的最新发展变化对金融中介理论进行比较与评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金融学家陆续提出了一些关于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和模型,形成相对独立的金融中介理论。本文在对西方各主要代表性学说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的最新发展变化对金融中介理论进行比较与评析。  相似文献   

17.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R. I Mckinnon)和萧(E. S. 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压制论"。尽管两人研究的起点和方法各异,但最终都得出了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后人称之为"金融中介论"。该理论认为,金融机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过分限制的金融政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他们一反经济学理论偏重经济发展中实物要素如资本积累、人力素质和技术水平等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融经济学这门新学科,还处于孕育和萌动阶段。它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等,都在吸引人们热切地探索。创建金融经济学的必要性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已超越一般的货币经济,而进入信用经济时代,其突出特点是货币信用与经济组成“融合体”,研究这种“融合体”的运动规律,为宏观决策服务的经济学,就是金融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经济学意义阐述非正规金融内涵和主要形式,然后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论基础,根据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来看,为了促进非正规金融在城乡统筹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应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组织管理体制、信用体系、法律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一、能源金融研究的理论基础 1、能源经济学 能源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能源的经济性质及其作用,探讨能源在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方式及其规律.能源金融更加突出能源的资产属性,它在考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将金融理论的成果应用在能源领域,从而深化了能源经济学原有的研究内容.同时,能源金融不局限于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它还关注能源价格的波动作为宏观经济变量对股市的影响、能源的风险管理等.可以说能源金融是能源经济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能源经济学的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