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统计调查分析,当前新疆“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民增收困难,渠道狭窄;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迅速增加,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通过对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践充分证明,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能使农民获得持续增收,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加速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由此可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疆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素质、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径。江西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培训基地水平不足、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转移就业限制因素多等问题。文章针对目前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效应模型,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各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非农生产总值占GDP比率对农民增收有正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消费支出比对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起阻碍作用。本文就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增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情省力》2007,(2):29-30
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民外出从业,已是安徽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如何,呈现哪些新的特征,存在哪些制约因素,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本文试从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加速的客观背景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新的特征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分别从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中筛选出7个指标,运用多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系统分析和判断新时期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及其在不同分位点上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整个分位点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在高剩余阶段,制度变迁指数、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较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整个分位点上的影响较小。为此,提出促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尚娟  郝虹亮  王璐 《特区经济》2013,(9):122-123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陕西省的具体情况和必要的实地调查,运用SPSS19.0和EViews6.0软件,以非农人口比重作为人口转移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去研究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发展三产业、提高农民纯收入、发展医疗教育事业是人口转移的动因。陕西政府应提倡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促进农业人口的合理转移方案,提出大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加快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反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近期,笔者对滨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剖析了劳动力转移新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并就加快劳动力转移问题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对其他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收入、生态与农民共富:来自农户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生态振兴对于推进农民走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但作用机理并不清晰。文章构建"农民收入-要素配置-生态环境"的分析线索,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揭示生态振兴赋能农民共富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1)经济收入对农民幸福感产生"倒U型"影响。但在拐点来临之前,促进收入增长仍是提升幸福感并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2)收入具有结构性差异。其中,由外出务工获得的非农收入隐含"人户分离"及情感缺失,对农民家庭幸福产生"倒U型"影响,农业收入则能够持续地增进幸福感。(3)农业具有生态依赖性。特别地,生态振兴通过促进农地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供给与农业长期投资进而实现农业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生态环境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有助于实现全局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文章认为,单纯以非农收入为导向不利于增进农户幸福感,有必要通过生态振兴促进农业经营性增收以诱导他们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潘敏 《辽宁经济》2004,(11):37-37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中的根本问题。过去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而现今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本文从如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的角度提出部分观点。  相似文献   

11.
内容文章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对2011年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中,性别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已经变得不太显著,但在职业方面针对女性外来劳动力的“粘性地板”现象仍然十分突出.(2)人力资本禀赋和就业职业特征对男性与女性外来劳动力工资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不同收入分位数上的影响系数也有明显的差异.(3)性别歧视是造成外来劳动力性别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而男性与女性劳动者工作经验的差距以及工作经验收益率的差异已经取代教育因素成为了性别收入差距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民流动实际上是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要素的再配置。缓解我国农村目前巨大的人口剩余压力,应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毕燕  张建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68-171
文章通过对广西旅游就业进行分析发现,广西的旅游部门不仅能吸纳相当比例的新增劳动力,而且还能吸纳其他行业转移的劳动力;旅游特征产业对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吸纳作用;旅游就业规模地区差异明显,呈向旅游中心地区聚集态势;从整体上看,各旅游特征产业每获得1万元的增加值,就能带动全社会9.5281人就业。  相似文献   

14.
张会清 《南方经济》2017,36(10):75-89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于2013年公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地区营商环境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体系中的关贸监管效率、行政审批效率、基础设施条件、融资便利程度、高素质劳动力等因素显著阻碍了企业出口强度的提升,这几个方面应当成为政府部门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着力点。不同类型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诉求存在显著差异,大型企业的出口贸易对营商环境各项指标的质量都更加敏感,高生产率企业的出口贸易则更易受到低质量税制环境和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制约。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出口贸易受要素市场条件的约束相对更多,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出口贸易受贸易便利条件的约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回归创业是提升劳务经济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君茹 《特区经济》2006,(12):122-124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回归创业既是劳务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劳务经济提升的重要标志。提升劳务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提升劳务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劳务经济;精心构建回乡创业经济平台;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加强劳动力培训,为提升劳务经济提供人力资本支持;提高劳务经济的组织化程度等。  相似文献   

16.
双重劳动力市场是我国二元经济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反应,随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城乡人力资本差别将逐步缩小,劳动供给弹性有逐渐缩小和趋同的趋势,双重劳动力市场最终将会被劳动力一体化市场所取代,其前提条件是加强农民工文化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工资和福利水平,降低进城门槛和减少转移成本,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各种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7.
张青 《乡镇经济》2009,25(11):45-48
当前,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研究较多,大多是从财政政策和政府职能角度论述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运用公共品相关理论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品,应该由政府提供,市场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人力资本,可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永红 《特区经济》2007,226(11):206-208
人力资源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作者在分析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两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后,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构建覆盖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四川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体教职员工是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也是主要的推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的好坏不仅能全面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还影响着和谐校园的构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逐步健全、网络较为发达的形势下,更要以人为本,更新理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招聘、聘用、晋升、培训等环节上入手,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要制定科学的薪酬制度,使每个人有所依。要不断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