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在突破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局限的基础上,从生态发展的原点出发,去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经济价值取向与伦理价值向度;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两者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又称为生态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新的经济形态,具有自己的产业体系,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等构成。从长远来看,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循环经济进行全面规划,逐步建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协调发展的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要求产业结构必须实现生态化转型.文章认为,高新区作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带动力量,亟须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优化产业选择和创新发展模式,以利益导向机制来引导构建生态产业的内生机制,建立健全产品生态链和废弃物处理机制以增强生态产业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霞 《特区经济》2005,(7):308-309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与布局若干问题。该文认为广义新型工业化应包括新型工业化布局,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的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将循环经济分成五种主要模式,以三大地带为例,探讨了我国的产业转移模式。最后,文章探讨了生态工业地域结构类型即生态工业点、生态工业区、生态工业枢纽、生态工业地区和生态工业地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宁海县牢固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在各个领域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宁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从宁海的实践来看,循环经济发展起步于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得力于发展模式的推动,突破于示范基地的建设,受益于发展理念的落实。着力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宁海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和产业联动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资源共享,以生态生产力理念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  相似文献   

8.
一、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循环经济,是从资源环境作为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经济社会是生态环境的子系统这一根本认识出发,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相容为目标,依据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代谢循环模式而创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体系与形态.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9.
樊奇 《辽宁经济》2006,(3):18-18
20世纪,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环境代价。审视20世纪工业的发展历程,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经济这种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已无法持续下去,而应当代之以仿效自然生态过程的物质循环增长模式,建立废物能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循环,形成多产品共生的工业体系,即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构成的经济模式称之为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争取最小的污染物排放或是零排放,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双重保护。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将取代现有传统工业的模式而成为21世纪工业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新区》2008,(4):30-30
苏州高新区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中,以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产业生态经济体系;合理度,并建立起“绿色伙伴”评审制度。三是“吃干榨尽”,综合利用。废气、废物在循环利用中实现“吃干榨尽”,废弃物资源转化已成为苏州高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一个新亮点。四是废水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1.
敬莉 《新疆财经》2008,(2):55-59
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是节约资源和缓解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而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工业园区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本文认为,对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应进行循环经济改造规划,在园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络,建立不同生产环节间物料的闭路循环生态链条,通过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工业废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相似文献   

12.
杨志凯 《特区经济》2014,(3):235-236
长期的资源型工业企业对资源进行了巧取豪夺,这种典型的粗放型经济模式,直接导致了资源不节约、环境不友好现象的泛滥。学界研究认为,仿照自然界生物链形式,将资源型企业连接起来构建起生态产业链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方法,因而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本文从矿业资源产业链和循环经济模式概念入手,构建了矿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模型,并对矿业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矿业企业资源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循环经济是现阶段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青海省柴达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组织开展的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柴达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的研究,提出了巴州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在江苏省化工园区规划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扬子江化工园区为例,介绍了循环经济理念在江苏省化工园区规划和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园区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联系现状,制定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产业发展规划,为其他化工园区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魏冉 《特区经济》2010,(12):189-190
由于环保、资源、成本等原因,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指出相对于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下河南省产业集群具有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低能耗、低物耗优势、低排放以及绿色创新等竞争优势,并提出深化河南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波 《特区经济》2014,(1):134-136
金属资源再生产业被誉为"静脉产业"和"城市矿产",是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之一。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已形成鲜明的特色,为台州乃至浙江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也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结合金属资源再生产业特点和台州实际,对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园区的规划探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为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提供一个规模化、规范化、人本化、生态化的发展空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邬冰 《乡镇经济》2009,25(10):58-61
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当前,辽宁确定以产业园区发展带动县域经济。文章通过对辽宁省县域产业园区发展特征、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县域产业园区发展提出梯度推进、政府与市场协调、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传统产业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但是,目前山西省的传统产业存在众多问题,严重制约整个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本文认为产业网络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分析传统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产业网络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改变规模效应和促进产业链竞争有着积极作用,进而从价值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效产业网络构建、循环经济发展四个角度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区域工业共生网络作为区域工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构建途径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目前区域工业共生网络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大致形成了区域工业共生网络形成动因、区域工业共生复杂性的度量、生态工业网络的柔性及稳定性、区域工业共生系统的演化、基于社会网络系统视角的研究、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实践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可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循环经济稳定性的定量评价,文章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某铝电企业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得出了其柔性度和稳定性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