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外开放是宁波经济的竞争优势所在、发展活力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给宁波外贸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在全市加快外贸发展战略调整的同时,必须加强财政对外贸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亚洲金融危机下广东外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开始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平息,对世界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广东外贸来说,既是挑战,又有机遇,为了进一步增强外贸竞争力,必须着眼于调整结构、上新水平、增创新优势、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李锦秀 《发展》2009,(12):78-79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产生极大冲击。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福建外贸面临的困难较为突出。本文分析了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福建外贸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福建外贸应对危机,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霄 《魅力中国》2010,(29):333-333,318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2月发生,到现在,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程度日益加深,已经演变成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不仅使中心国美国受到巨大的冲击,也使得与其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其他国家,包括欧盟、日本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外贸出口上,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因此,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取典型的出口产品,从一个不同的视角,以期通过数据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成绩显著,然而全球金融危机使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边境贸易受冲击较为严重.文章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行业的影响,探讨了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行业今后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郭浩淼 《特区经济》2009,242(3):67-68
近年来辽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对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必然产生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研究了辽宁外贸发展现状,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辽宁对外贸易的主要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下外贸稳定发展的对策——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低迷,国际需求锐减,对外贸易深受冲击.本文以福建省为剖析对象,根据其外贸发展现状,探讨当前形势下外贸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外贸态势分析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次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使中国外贸面临外需下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新的调整压力,在危机条件下,连续多年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已发生逆转。中国外贸的发展既要充分估计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保持中国外贸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又要正确认识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完善政策,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步伐,加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努力化解和应对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74-77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严峻。如何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防范汇率波动风险、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大国家对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等已成为当务之急,需采取一系列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各种风险和问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些问题更显突出。文章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储玲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3):112-114
在传统贸易壁垒作用日益减弱的今天,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等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障碍。新贸易壁垒有具体成因,并已对我国的外贸产生了许多影响,要突破新贸易壁垒必须在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洪  罗明 《特区经济》2009,(7):204-206
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现肆虐于全球各地,演变成6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虚拟经济伤痕累累,实体经济也颇受拖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内企业和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那么在这场金融危机下,我国目前的出口企业状况如何,以及应该采取如何措施应对呢?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初步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调整出口对象国,扩大国内市场营销,订单地区转移以及政府政策调整、企业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six fundamental indicators that might predict a financial crisis similar to the one that affected the emerging markets of Southeast Asia. Our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1997 Asian crisis could have been predicted. Probit estimation reveals that a small number of common indicators can forecast a financial crisis well. The estimation gives estimates that are robust to either cross-section or panel data. We suggest an aggregate indicator that combines all the individual indicators and calculates the optimal thresholds for the indicators. This aggregate indicator has similar predictive properties and reduces the calculations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of crisis.  相似文献   

14.
成立 《特区经济》2009,(7):244-245
利用外资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08年以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势由此变得严峻起来,但由于中国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较小,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调整外贸出口战略优化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为经济的复苏和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留给东莞家具业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莞是我国最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家具产业是东莞的支柱产业。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东莞家具产业。痛定思痛,不难发现,根源在于东莞家具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没有价格发言权,必须进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涂娟 《特区经济》2006,213(10):312-3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的保护措施从关税壁垒转向了非关税壁垒,面绿色贸易壁垒更是我国所遭遇的主要阻碍之一。因此,本文就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和形式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分析其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文分析了中国入世以来对外贸易增长的突出特征,提出了高额贸易背后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最后有针对性地就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实行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人民币的汇率改革以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魏锡华  黄兰芳 《特区经济》2007,221(6):220-221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并跟随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全球贸易范围内日益盛行,大有演变成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新贸易壁垒之势,对国际贸易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我国已成为WTO重要的一员,为应对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必须分析该运动对我国外贸行政管理的影响,针对问题从法律、政策、机制、宣传等方面着手来寻求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Data revisions routinely introduced by the World Bank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revisions in empirical results. We show this by re-estimating our aggregate indicator for predicting the 1997 Asian crisis utilizing the 1999 and 2004 updates of the 1996 World Bank data and comparing these results to those we obtained (this Journal, 2000) for predicting the same event using the original, unrevised, 1996 World Bank data. Since most data-gathering organizations routinely revise their data, this may represent a much greater problem for policy makers than might be recogn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