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铂冰 《魅力中国》2010,(25):100-100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网络恶性事件也是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网络缺少了把关人,而是网络传播颠覆了传统的把关理论,赋予了网络新的把关含义。它使把关更细化,不再确定某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是把关人,而使网络传播的每个环节都有把关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3.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人口迅速增加,这种新的通讯技术在大大提高效率,给人们带来便利、愉悦乃至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法律问题。其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网络侵权。本文首先通过对人肉搜索的利弊思考。结合当前立法现状。揭示了我国有关网络侵权保护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关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构想。  相似文献   

4.
晚近的人肉搜索现象已然成为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议题,众多人士常运用此种方式以获取特定的真实信息。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此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言论自由与隐私权冲突明显。对此,在厘清人肉搜索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适用相关法学理论进行剖析,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各方面对人肉搜索进行有效规制,以期可以遏制网络行为的暴力化,重构互联网领域的良好秩序。  相似文献   

5.
朱晓征 《魅力中国》2010,(32):127-127
从“虐猫事件”到“华南虎照事件”,从“史上最牛的小三”到北京市朝阳法院审理的“网络暴力第一案”,网络人肉搜索时时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人们既对“人肉搜索”的网络力量惊叹不已,也对它的狂轰滥炸退避三舍。本文将从刑事立法的角度展开对“人肉搜索”行为的分析,并对其应否追究“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7.
网络社区人内搜索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人们对其日益关注,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从道德层面对"人肉搜索"进行全面分析,理清其利弊,并探讨对其发展方向的引导和管理方法,促使人肉搜索扬长避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人们对其日益关注,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从道德层面对"人肉搜索"进行全面分析,理清其利弊,并探讨对其发展方向的引导和管理方法,促使人肉搜索扬长避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出现的"人肉搜索"现象,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人肉搜索"具有一定的社会舆论监督意义,另一方面,其通常是一个群体针对某个人进行所谓的道德审判,往往会涉及侵害个人的隐私权以及侵犯公民的其他正当权益.因此,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发挥"人肉搜索"的正面作用,并对其加以理性的约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人肉搜索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网络名词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视野里,这一现象带来了一系列较大社会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刑法层面上的思考,本文从人肉搜索的相关概念入手,在类比了刑法中个别犯罪定义后,从学理和现实上思考了人肉搜索入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肉搜索”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在捍卫道德的旗帜下,也给被控者造成了伤害.这一悖论与其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否定单向一元话语,打破媒介传播和人际传播界限的传播特点有关:"人肉搜索"一旦超出合理限度,会产生道德旗帜下的新霸权,道德话语和语境的简单化及无限制自由所带来的"恐怖"等负面后果.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和道德心理是复杂的,涉及到"目的论"的观点、网络给道德话语带来的变化等,应当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会问题,人们不仅惊叹它强大的威力,也感慨于它带来的对隐私权以及名誉权的侵犯,以及在人肉搜索背后的网站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都是双刃剑之另一端.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应该从法律上明确界定网络中的隐私权名誉权,建立完善、统一的保护制度,更应该对网站的责任作出明确的划分,同时,大众的自律道德亦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晓丽 《魅力中国》2011,(8):125-125
随着人肉搜索事件的频繁多发,网络“人肉搜索”逐渐演化成网络暴力,公民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其中名誉权、隐私权日益成为保护的重点,徐州立法“毁灭性”禁止人肉搜索,且侵权责任法公布确立隐私权的独立地位,刑法修正案七也增加新罪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对人肉搜索禁止或放开,是否对其进行刑法规制引发学者的讨论。本文通过对人肉搜索的基本介绍,引出对其是否入刑的争论,之后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试图构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肉搜索在互联网上成为一个颇受争议的新事物,并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人肉搜索弘扬了正义,弘扬了真善美,另一方面人肉搜索在弘扬道德追求的同时,也进行了反道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名誉权、隐私权等。本研究提出了解决人肉搜索弊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吕武 《魅力中国》2010,(3X):146-146
在人肉搜索所引发的各类网络事件中,对当事人隐私权的肆意侵犯,使人们开始质疑,打着伸张公平正义大旗的人肉搜索,是否有权利扮演道德警察的角色,它的出现对新型网络社会的成熟发展将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为了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人肉搜索现象,我们需要多维度、多视角地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苏志娟 《魅力中国》2009,(31):86-86
"人肉搜素"在现代网络媒介的传播下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词汇,其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本文就"人肉搜素"可能引发的一些法律问题做了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8.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新生事物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对于"人肉搜索"的罪与非罪的定性是正确分析处理"人肉搜索"问题的关键步骤。本文从"人肉搜索"的产生和起源以及概念谈起,论述了"人肉搜索"不应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内的几点理由,探讨了"人肉搜索"不被刑法规制后的其他规制和救济手段,以期达到既保护公民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又合理规制"人肉搜索"这一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人内搜索”依托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平台,凭其巨大的信息搜集力成为时下互联网的新宠,该网络行为对打击官员腐败,促进民主监督,培养我国公民的监督意识起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其基于对个人信息的泄露,存在对他人隐私权的侵害。本文从法律的视角。通过对人肉搜索的概念、发展与影响的分析,谈谈其对被搜索者的侵权现象。  相似文献   

20.
宋露 《魅力中国》2010,(14):9-9
公众人物一直以来都是媒体追踪报道的重点对象,长期被曝光在聚光灯下,随着网络的迅猛的发展,技术得以革新,“人肉搜索”的使用,大大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极易触犯隐私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受众知情权的冲突日益加深。本文主要探索应该如何避免网络媒体的使用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侵权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