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樊珍珍 《魅力中国》2011,(17):134-134,132
经济法产生于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因此肩负着矫正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使命。本文主要分析了市场失灵的成因及经济法解决市场失灵的手段,介绍了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以及经济法对政府失灵的克服。  相似文献   

2.
完全的市场自由主义和单纯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的弊病,说明市场的发展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指导理念,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暗合了现代市场发展的新路径.该文分析了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原因,阐述了经济法协调二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旭 《中国经贸》2014,(14):108-108
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经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实践,政府与市场的地位此消彼长,自由经济与宏观调控紧密相连,演变成缺一不可的关系。适度、有效的政府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家治理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一个国家治理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人通过介绍政府干预发展理论脉络,阐述政府干预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价值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属性,也是与其他部门法最根本的区别.当公共利益作为现代国家干预市场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与理由时,公共利益原则便构成了经济法的逻辑起点.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原则的内涵及其与他法中的价值区分等问题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是紧密相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市场机制的完全有效性只有在严格的假说条件下才成立,而政府干预的完美无缺同样也仅仅与"理想的政府"相联系,所以,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内在的缺陷和失灵、失败的客观可能.关键是寻求经济及社会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使得政府干预在匡正和纠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6.
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经济法这一独立法部门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和基础。本文利用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概念分析经济法产生的原因,说明了经济法在确定权利与义务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学提出的效率要求。运用经济学的观点考察经济法的产生、发展,为经济法学的分析和理解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与理解角度。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理论基石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而国家与市场经济问题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力图从国家与市场经济角度对经济法调整对象予以阐明。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杜伟 《中国经贸》2009,(8):112-112
本文通过总结吕梁市地方政府利用行政管理、宏观调控等政府职能,促进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主要做法.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发展的“逆市场化”发展趋及其原因,提出利用政府干预促进金融市场化建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分工的视角看,政府具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换句话说,政府干预经济是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必然结果。因此,市场失灵导致政府干预经济的这种说法有着逻辑演绎错误的嫌疑。  相似文献   

10.
散装干混砂浆产业在北京市场发展初期,其产品的工艺、质量、物流和环保先进性未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反而低端落后产品长期主导市场。通过对北京散装干混砂浆市场失灵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垄断、公共物品等因素进行分析,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宏观调控效果,使市场机制重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戚睿 《特区经济》2009,(5):295-296
鉴于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准确定位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实现"善政"向"善治"转型的现实路径与方法论选择。文章对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陶丽婷 《特区经济》2013,(11):68-70
金融发展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利用20032013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使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促进了股票市场繁荣;金融中介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时由于金融中介的逆向操作往往使得金融中介的总体规模降低;股票市场发展与金融中介发展相互促进。据此,我们认为我过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应进一步完善体制,规范操作,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背景下青年创业就业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勋 《特区经济》2011,(3):264-265
青年创业是近期国家解决高校毕业人群就业的新思路,但适逢金融危机时期,需求不畅,更增添了创业成功的风险,如何通过现有法律规章制度来回避创业风险、维护创业者权益,是个既重要又紧迫的议题,我们应该:首先,熟悉现有的法律法规;其次,切实遵守并且不违背相关的禁止性规定;最后,引进创新模式协助创业者增加创业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刘英杰 《特区经济》2009,(8):124-126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曾经风行一时,并与政府干预思潮此消彼长。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新自由主义何去何从?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在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间找到一个真正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海啸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增强,一方面,为不少国家带来了丰厚利益,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给各国经济安全带来挑战。中国在向现代化转型中,经济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不可崇拜市场和美国模式,而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6.
高建侠 《特区经济》2009,(6):121-122
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各地都在调整经济、金融等相关政策积极救市。当前,陕西省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诸如"融资难"、"环境差"、"创新不够"、"风险大"等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纷至沓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求得生存,本文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下对建立超主权货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 《特区经济》2009,(8):58-59
在第二次全球金融峰会召开之际,周小川行长发表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提出对特别提款权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金融危机形势下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突显,提出了建立超主权货币的背景、意义、问题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杨  杜剑 《特区经济》2010,(3):131-132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民营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为减轻民营企业税收负担,加大财政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民营经济的财税支持体系,包括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完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增值税改革及大幅度增加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明非 《特区经济》2010,(7):249-250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也拉大了,虽然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的解决有多种办法,但金融法作为宏观调控居于核心地位。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法调控的内涵和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紧接着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法调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金融调控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ause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why resident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and credit default swaps exploded from around 2004) and the policy reform agenda. Arbitrage opportunities in capital rules and the tax system were available, and changes in regulations affecting the leverage of international banks (IBs) played a key role in allowing these opportunities to be exploited on a greater scale. Changes to the Basel rules also actively contributed to the sharp rise in toxic securities. The policy agenda focuses on the need to deal with toxic assets, and for broader reforms to incentive structures, not only of capital rules, but also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anking structures. Specific policy reform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Recent numbers on the capital needs of banks suggest that we are not very far into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 crisis, and lack of transparency in this respect is a major issue in Europe. The longer-run reform process too is not focusing on the ideal building blo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