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地区农民不再以土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来源。随着外出打工、经商农民的增加,土地流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土地流转一方面提高了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抛荒和粗放经营问题。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侵犯承包户利益、掠夺式土地经营等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关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和办法,是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黑河市为例,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作用、形式和对策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序幕,但细碎化的土地经营已明显违背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规律。土地流转成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必然趋势。来自湖北崇阳县186个行政村6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与资料分析显示,完善的市场机制、有效的供求关系、合理的流转模式及先进的社会保障能有效的解决现阶段土地流转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在强调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始终允许和鼓励承包期内土地使用权自愿、依法、有偿流转,但明确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是土地的承包关系必须稳定,农户是决定是否转让经营的主体。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有所加快,但农民自发流转一直相对还较慢。而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冲动,担当了积极推动土地大规模流转经营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的机制和形式,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有利于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减少土地抛荒,优化配置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出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杭州市新农村建设步伐。本文着重总结了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和近期的目标要求,同时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加快网络建设,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土地流转后,如何经营是关键,只有把流转的土地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土地流转后,根据其流转模式的不同,经营方式也各不相同。从合作社与流转土地的紧密关系出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江怡 《宁波经济》2015,(4):19-23
经过多年探索,宁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呈现出由土地的分散、集中向土地的流转转变,由土地的种植收益向土地的流转收益转变,由承包土地的资产性收益向流转土地的资本性收益转变等特点。进一步推进宁波农村土地流转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加快建设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促进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要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市场的专业化;充分利用农村内在动力,促进土地流转;深化农村土地经营责任制度改革,促使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确保土地顺利流转;引导农户大胆进行土地流转,逐步扩大土地流转规模.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已经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度,允许土地承包30年不变,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中央提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保持稳定.同时,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国有的前提下,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采用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质是"稳",而土地流转则强调的是"动",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会不会阻碍土地的流转,这个疑问还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实际上,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土地流转并不矛盾,"稳"与"动"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具备了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和成熟的现实条件,但也存在着土地流转主体被虚化、流转的外部环境不完善及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运行机制,必须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的市场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培育中介组织、构建流转平台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丘国中 《乡镇经济》2009,25(7):9-12,75
重庆“土地新政”揭开了家庭承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的面纱,但该“土地新政”既缺乏《农村土地承包法》上的依据,亦与我国现行《公司法》存在冲突。因此,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从入股农户的资格限制及入股企业的形态限制等方面对我国家庭承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股份化问题进行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12.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近年来我国土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严格土地管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土地管理的必然选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格 《特区经济》2008,(5):139-14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加强土地宏观管理、协调各业用地、保护耕地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着失灵现象,文章对导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失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失灵、规划缺陷以及规划的不完善是导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失灵的三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test law of land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urban constructive land and the circulating mode are faced with great innovation. Land stor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form for the land us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our country. It acts a positive role in protecting city land and promoting city construc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On the aspects of system innovation and l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rough the reform of land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相似文献   

15.
土地用途管制是我国土地管理体系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基石,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对农地的非农化和农地农用进行严格管制,即通过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对农用地的管理。本文以深圳为例,分析现行的农用地管理制度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介绍深圳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做法,以探索适应于高度城市化地区农用地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土地流转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稳定、分权、放活原则和集中、规模、增效原则,通过组建土地流转中心,连接农户、专业合作社和入园企业,公平合理地分配土地流转利益。同时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解决好土地流转纠纷,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的“第二个飞跃”与农用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正国 《特区经济》2006,(12):132-133
土地制度的安排与改革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前程。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是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经济。现行土地制度制约着第二个飞跃的实现,需要调整和完善。土地私有化不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土地制度改革在于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构建农地财产权新的框架,以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8.
In Scotland, the land question comprises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legal context, ownership, use and management of the resource. The context within which the land question has been addressed has changed quite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decade,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and the policy impetus associate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se have combined to focus atten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management regimes to secure a feasible balance of interests. In 1997, the (then) Scottish Office established a Land Reform Policy Group to identify and assess proposals for land reform in rural Scotland. Its main aim was to provide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with an agenda for action on land reform. The Land Reform Policy Group has stated that land reform legislation should set out clearly the objectives of land use and land reform;the basis for public sector involvement in land matters; and bring together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measures for removing barriers and promoting positive ac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mergence of the Policy Group as an institutional sponsor in effecting an agenda for land reform in Scotland.  相似文献   

19.
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土地市场供应模式的创新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土地二元化产权特征带来的问题,学者们普遍建议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模式来促进新农村的发展,政府在部分地区也进行了试点工作。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城乡统一的市场模式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本文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为例,对城乡土地市场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现有问题,从支持条件、约束保障条件分析入手,构建了包含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层面、市场运行层面、监督层面的城乡土地市场供应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统筹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其保障制度仍很不完善,这是阻碍农村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主要因素。为了切实有效地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健康有序地流转,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及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