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日渐拉大,保护农民利益已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现有粮食流通体制对保护农民利益的消积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粮改的原则和一些具体建议,并论述了粮食市场化对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今年部署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今年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当前国民经济连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国内粮食连年丰收、市场供应充裕、物价总体水平稳定、国际市场粮价平稳、农产品供给由卖方市场转向买...  相似文献   

3.
1998年6月,我国开始实施以“四分开一完善”为主要内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工作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但从目前改革的实际看,效果并未充分显露,尤其是三项政策执行效果还不够明显:敞开收购未能做到囊括全部农村粮源,私商插手农村收购的现象禁而难止;顺价销售困难重重,全国1200亿元的老亏损挂帐手续尚未办妥,新亏损又添新帐;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不够得法,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权和经营的开展;粮食企业改革出路难觅,改革中人员下岗分流难度较大……这些困难和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重视。要搞好粮食流通体…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粮食总量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市场粮价下跌的情况,从保护农民利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大局出发,实施了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粮改精神,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据统计,1998-2000粮食年度,国家粮食收购总量分别为1931亿斤、2561亿斤和2339亿斤,平均每年2277公斤。这对于防止市场价过度下跌,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是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推动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1999年以来,通过不断完善政策结构的调整。1999年以来,通过 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如逐步缩小粮食收购保护价范围、实行优价、拓宽收购渠道,推进粮食产区和销区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使粮食主销区进一步发展效益农业,粮食主产区进一步发挥种粮优势,促进粮食区域布局调整和粮食品种优质化,有效地引导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2高速。三是增强了国家粮食调控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央和省两级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不因自然灾害出现大的波动,始终保持稳定。这几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抵御亚洲金融风波的冲击,成功地实行扩大内需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生态脆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城镇低收入价层尤其是下岗职工的生活水平比较稳定,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都是与我们有比较充足的粮食分不开的。四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初步扭转了企业大量亏损的局面。据对24个省(区、市)的调查统计,1998年以来国有粮食购销分流富余人员85.9万人,减员增效工作迈出较大步伐。1999年全国国有粮食购销比1998年减亏256亿元,2000年又比上年减亏18亿元。同时,粮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保证粮食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从根本上解决了给农民“打白条”的问题,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总起来看,前一时期的改革,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有益的,积极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了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是符合实际的,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没有“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实施,就不会有今天的好形势。  相似文献   

5.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之后半年多来,许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研究报告,分析论证中国“入世”后各行各业的利弊得失、机遇与挑战及相应对策。“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所见材料中多数认为虑在当前,利在长远。认为“入世”的不利方面主要在于”洋粮”以其高品质、低价位,在“规则”、“协议”的保护下抢摊中国国内粮食市场,势必会替代部分国内农产品,会对我国同类农产品生产形成强烈冲击,生产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影响农民就业,外汇储备压力增大,国有粮食企业…  相似文献   

6.
7.
8.
9.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粮食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特别重要的商品,粮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既有利也有弊而且是弊大于利,因此,迫切需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的思路应是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与支持为辅、政策性储备与市场化流通截然分开的新型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12.
杨新荣 《经济论坛》1999,(19):18-20
一、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比较分析为了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有必要对国外值得借鉴的有关粮食安全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限于自然条件的约束,粮食自给率低,全年谷物自给率仅为30%,主食用谷物自给率68%,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其粮食安全政策的保护性十分突出。第一,购销倒挂的粮食价格政策。一方面,其大米的收购价格按农业生产者支出的生产费用和其可以保证得到的正常利润来确定,即人的平均工资计算确定,另一方面,销售价格却比较稳定,低于收购价…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粮食保护政策,必然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削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这就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粮食贸易新体制,实现主要由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向主要由市场调节粮食供求的转变。最终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15.
<正> 今年4月1日,国家再次调整了粮食统销价格,实现了购销同价,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又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方向推进了一大步,给粮食企业带来一系列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全省1440个粮店和2.2万名粮店职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一、粮店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自身存在的问题粮食购销同价后,粮店供应的平价粮价格已接近于市场价格,而供应的粮食质量不如市场,价格也便宜不了多少,个别品种有时还略高于市场价格.导致了销量的大幅度下降,使粮店出现"一少三多"的危机.即:  相似文献   

16.
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认识上的五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中,粮食流通体制是争议最大,备受指责最多的一项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纠正认识上的某些误区。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多地少,仅用占世界1/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多的人口。党和政府一直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流通问题。尤其我国1998年以来,从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到推进“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改革措施,放开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及开展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试点,我们一直在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路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2月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强调,决定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并且提出了对粮食主产区实行直接补贴和实行减免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的政策。2004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并且通过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草案)》,宣布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指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放开收购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来看,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重要;我国应该适当扩大进口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适度的国际交换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效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由粮食商品的特殊属性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普遍规律;我国应在放开粮食收储市场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确保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都天喜  张道化等 《经济师》2001,(11):269-270
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属典型的丘陵山区 ,全县 6 0万亩耕地 ,年均生产粮食 3 .4亿斤左右 ,属全省产粮大县和玉米主产区。 1998年前由于粮食市场疲软 ,购销体制不活 ,农民卖粮难、结算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而且给粮食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困难。面对这种状况 ,该县粮食企业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强劲东风 ,靠改制求生存 ,靠创新谋发展 ,通过艰苦努力 ,连续两年实现了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扭亏为盈。粮改成果发挥了巨大的幅射效应 ,一个靠市场引导 ,政策规范 ,农民参与 ,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一、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