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概述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作为原文的读者,译者须挖掘最佳关联,进而推理;作为交际者的译者须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向译文读者示意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2.
广告英语中使用模糊性词语,使广告隽永、含蓄、充满诱惑力,也使消费者在轻松愉悦的无限遐想中接受商品信息。但认知环境与文化差异使得原文作者意图假设有时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本文探讨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翻译广告英语模糊性词语,帮助消费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达到广告诉求目的。  相似文献   

3.
丁琳 《品牌》2014,(8):227-227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译者需要在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译文读者的期望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让译文读者体会既体会到尽可能多的真实"明示"又可以花费尽可能少的推理努力得到原文作者的意图。本文从关联理论入手,以《琥珀》傅东华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译文读者体会高关联性译文的因素,并指出如何才能翻译出具有高关联性的译文。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好的译文,其读者应能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概念和艺术享受。事实上,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的翻译目标,是很难以达到目的的。EveryoneA.Nida在他的《Toward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说:如果译文读者作出与原文读者基本一致的反映,这个译文就可算作是成功的。在这里,他仅仅需要翻译得基本一致而非完全一致。因为,根据他的观点,根本就不存在与原文完全一致的翻译。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源语音中能指义与所指义间的区别;二、修辞手法的翻译困难;三、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读和不确切的表达;四、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因为无法完美地翻译,我们唯一可作的是使译文力求达到与原文意义更为接近,并使译文读者得到最大的享受。所以我们应不遗余力地清楚传达信息,并将暗含的意义提到文字表层,也就是说,要译出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5.
赖德富 《市场论坛》2012,(5):107-108
旅游外宣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关注译文读者的能动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方之间语言、文化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以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以期最大程度上实现交际目的,从而使译语文化背景下的受众者产生与原文在源语文化背景中同样积极的心理回应。  相似文献   

6.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需要传达最准确的意义,做到信、达、雅.兼容各家之长,灵活地加以运用,化解矛盾,寻求共识,以期达到最佳的忠实于原文的效果.在翻译时既要注意使译文忠实原文,还要注意译文的可读性.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言层面的含意和文化背景的意义,探求原文语句与译文语句的对应涵义.通过译者的内化和再创作,优化译文,灵活有效地处理翻译中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7.
解构主义翻译观,顾名思义就是受解构主义指导与影响的翻译观点.解构主义翻译作品具有消解性.消解性就是对原文进行破坏和否定.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一个原文可能同时有多个译文并存,原文与所有的译文都地位平等.本文主要结合名家、名作、名译论述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  相似文献   

8.
银行信函带有法律文体和公文文体的色彩,要使译文既符合原文的文体特征,又符合银行行业习惯规范,除了透彻理解原文外,还须掌握好银行信函的文体特征以及中英文银行各自行文习惯的不同,这样才能使译文做到遣词运字得体,语气句调与原文相仿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验主义哲学的认知语言学。将翻译看作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活动。其显观认为,语言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来决定的。由于不同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识解方式不同,便使得原文与译文在传递信息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侧重点。各种识解方式的转变都会对翻译过程中信息的重组带来巨大的影响。以认知语言学为背景。以Langacker的识解理论为基础,从详略度、主客观性和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其识解方式选择与转换上的差异给译文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2)
科技技术迅猛发展,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尤其是改革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科技文文本翻译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科技文本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译文要从语义到语体使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本文则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支撑,以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中谷歌翻译为例对比其与人工翻译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李梦君 《商》2013,(14):363-363
在我国翻译界,影响最大的翻译标准当属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信"即译文忠实原文意思,"达"指译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意思通顺明白,"雅"指译文要选词得体,追求原文意境,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文章旨在简述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功能对等理论应用到商务英语函电翻译实践中去,探讨如何使译文与原文实现词汇意义上的对等、句子层面的对等、语篇层面、文化层面的对等,使译文所传达的信息能够与原文真正的深层信息对等。可以让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去翻译信函,以培养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方面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翻译研究视野开阔,角度宏观,其视角早已跳出原先语言学派的狭窄视野,能从更广阔的文化乃至国际政治的大背景着眼来建立翻译理论.其译论研究在深度上经历了从原文转向译文,从规定性转向描写性,译文地位从"低于原文"经过"等于原文"一直到"比原文更重要",译者的地位从低于作者到被认为在翻译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等一系列转变.我们的理论研究则还大多停留在原文和译文的关系上.我国的翻译学研究任重道远,还有许多领域有待开拓.  相似文献   

14.
等效原则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它认为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应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作用大体对等。翻译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移植的过程。把等效原则运用到品牌翻译中,对品牌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品牌英汉互译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直译、意译、音译法,必要时应采取零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商务英语属于应用语言的分支,其词汇专业性极强,语体规范正式,语句简洁明快。正确地翻译这些词汇语句有助于译文读者准确地理解原文信息内容和文本功能。本文通过一些实例,主要从词汇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简要阐述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应把握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重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源于对背景知识的作用的正确认识。背景知识对正确理解原文、正确译文极为重要。翻译中的理解问题仅仅通过词典并非都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许多难题往往需要借助丰富的语言知识。但由于对文化不解与误解导致误译和错译的例子屡见不鲜。译者要从历史的角度、从文化交际发展的角度对文化因素进行动态的传译。分析文化信息量度在文化因素传译中的作用,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文化内涵传达给译文读者,这是遵循文化因素传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翻译散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为内容与风格是统一的。译者在译文中要传达原散文作品风格的神韵,应该全面把握原作的风格,并在文化层次对原语和目的语的风格上作对比研究,进而确定译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正>1.外来语、缩略语及新术语(含无合适汉字译文的术语),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在其后用括号注明其原文或译文。  相似文献   

19.
西方的翻译研究视野开阔,角度宏观,其视角早已跳出原先语言学派的狭窄视野,能从更广阔的文化乃至国际政治的大背景着眼来建立翻译理论。其译论研究在深度上经历了从原文转向译文,从规定性转向描写性,译文地位从“低于原文”经过“等于原文”一直到“比原文更重要”,译者的地位从低于作者到被认为在翻译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等一系列转变。我们的理论研究则还大多停留在原文和译文的关系上。我国的翻译学研究任重道远,还有许多领域有待开拓。  相似文献   

20.
宋大明 《消费导刊》2012,(3):115-115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直译、意译并不是一对不可解决的矛盾。我们所说的忠实并不是机械的字面上的完全对等,意译也不是不顾原文内容和形式的任意乱译。译者应在充分理解原文语义前提下,分析比较两种语言和文化在表达习惯和用法上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利用所给的语言信息推理出作者说话的真正意图:同时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和感受,充好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尽可能做到最全面的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