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寇凯 《西部旅游》2023,(20):38-40
<正>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符号对于地区提升旅游吸引力和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究海南博鳌宋代至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符号对现代旅游体验的影响,并提出有效推广和利用博鳌历史文化符号的策略,以期促进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实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丝绸之路的文化和魅力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朋友们去到沿线一带的地方参观旅游一揽芳华,由此。,丝绸之路旅游也成为世界旅游的一条精品经典路线。所以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在进行着丝绸之路旅游的大力开发,同时多层面地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尤其在丝路旅游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曾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作用和影响。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商贸和文化交流,同时也是古代世界文明之间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推动了古典时代各轴心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遗留下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3.
梁梅朵 《西部旅游》2022,(22):54-56
在广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广西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联动的内部动力因素、外部动力因素以及助推力因素,提出文化与旅游联动发展的策略,以期促进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得到重视。而除了基于贸易通商为主要商业模式之外,具有一定消费潜力的旅游业,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不过,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存思维,导致了旅游业一致化的倾向,例如出现"快、频、低"的旅游氛围,该形式与传统旅游意识形成了明显的对立。对此,本文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深刻探讨根据旅游价值和体验性的游轮旅游模式,希望能够为相关旅游线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旅游过程中,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好、玩好的需求,而是越来越关注旅游体验的程度或方式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广西旅游文化饮食体验情况的调查,分析广西旅游文化饮食发展的情况,提出笔者对广西旅游文化饮食体验开发的必要性的观点,以及提出对旅游饮食文化体验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语言文化在滨水旅游景区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广西现有及潜在旅游景区提出改革并探索其语言文化符号所带来的意义,从语言文化符号意义对南宁旅游景区的作用进行研究,提升南宁旅游景区的特色,促进广西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一直以来都是东西方贸易、文化的融合地,给予了人们丰富的文明,同时,因为东西方文化在此进行的碰撞,丝绸之路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丝绸之路的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有着非常好的发展趋势以及非常大的市场前景,那么如何更好的对于"一带一路"下的文化旅游业进行融合和发展是本文将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把旅游业上升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而滨海旅游作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的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海洋资源丰富,享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誉。本文以宁波为例,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变原有的低质量低效益的景点旅游模式,发挥港口城市的资源优势,探索全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旅游者是文化传播的主体。本文基于情绪评价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构建基于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旅游体验价值对旅游者文化传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体验功能价值和符号价值通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影响旅游者的文化传播行为。旅游者在海丝文化旅游体验中形成的集体身份认知诱发民族自豪感,进而将海丝文化符号与民族集体记忆建立情感连接,形成文化认同;在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的驱使下,旅游者将高度的情感能量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传播行为。旅游者体验到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越多,则实施文化传播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文化传播行为又强化了旅游者对自身群体身份的认同。因此,应进一步凝练海丝文化元素符号,凸显海丝文化成就,提高旅游体验价值,提升旅游者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进而促进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结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变化,现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锦之生存和发展正受到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壮锦的图形结构、色彩特征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的艺术形态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壮锦在旅游纪念品包装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和价值,以期将广西民族手工艺与现代包装设计相融合,以此促进广西旅游文化经济和壮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形象感知是研究旅游者消费偏好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省泉州市为例,选取蚂蜂窝旅游网站社区的82篇游记,运用ROST…CM软件分析其高频词,解读出旅游者语义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旅游地形象要素体系构建出多层次的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地形象要素体系,并分析其特征。研究结果对海丝旅游地品牌形象构建与宣传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奇迹之路,它既是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也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桥梁。"一带一路"的提出给外国文化与旅游行业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能推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也曾联合发布了"愿景与行动",并在其中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路线及产品。这对于旅游行业及外国文化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发展契机。本文先分别阐述了"一带一路"为外国文化与旅游行业带来的发展契机,然后提出了促进外国文化与旅游行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通过对广西当前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新的建议,从而打造广西特色休闲农业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宇昕 《西部旅游》2022,(23):32-34
近年来,国内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大众旅游也正经历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沿海城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沿海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整合城市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合作,能够有力推动沿海城市经济带的发展。文章先阐述了沿海城市经济带旅游开发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沿海城市经济带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沿海城市经济带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巴州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大背景下,巴州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分析巴州本地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以智慧化推广为发展视角,结合巴州产业融合理论及互联网+思维,提出挖掘文化内涵引领景点品牌建设、推进互联网+文化建设、提升巴州旅游体验感、创建旅游特色品牌等措施,以推进巴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指标体系,运用定量评价方法对两者在2005-2015年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在研究期间存在明显的市际差异,且协调性水平普遍偏低,研究区城市旅游整体发展处于滞后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西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理念,把全域旅游作为加快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旅游规模、发展布局、区域合作和特色旅游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广西旅游业已经成为广西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广西旅游发展良好的态势下,广西旅游发展也存在着困难和问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保持广西旅游发展高速发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广西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其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如今新形势的发展下,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寻找发展突破口,为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提高贫困人口的受益水平是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提高贫困人口受益的角度,通过对广西海洋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耦合内在机理研究,分析制约贫困人口受益的耦合因素,优化提升广西海洋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耦合效应途径,为精准扶贫助力,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9.
杨雅洁 《当代旅游》2022,(12):19-21
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也会拥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将文化与旅游进行完美结合,不仅能够使群众文化与旅游相互共存的要求得到实现,也是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发挥群众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引领功能,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将能够对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打造,并对旅游景区的文化内容进行全面展现,增强文化和经济实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群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展开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群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途径,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西旅游理论界于1991年10月28—30日在柳州市召开首届旅游文化理论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23篇。参加研讨会的有关方面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同志共五十多人。 与会同志围绕旅游文化的定义,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以及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