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测算了我国284个城市工业部门的环境效率,并分析了环境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一个新视角检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2003—2008年环境效率平均值的范围为0.934—0.951,年均的潜在产出损失为6.1%;环境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效率先提高,但在人均GDP超过转折点后开始下降,这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正好相反;虽然当前大部分城市位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但已临近转折点。要避免掉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通道,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除严格执行环境监管政策外,还应该采取污染税、排污权市场交易机制等经济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公共产品供给视角分析了财政支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利用1998~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财政支出的上升能够显著降低污染排放,并且这种结论在多种计量方法的情况下仍然比较稳健。另外,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即污染排放会随着经济增长先出现上升而后出现下降的趋势。经济开放度和人力资本能减低污染排放,而资本劳动比、能源消费的上升能够使污染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3.
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的研究可以定性地反映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水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反映的是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通过建立模型,将石家庄市2000—2015年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城市环境空气中3项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等4项指标进行拟合,发现EKC曲线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的倒"U"型。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环境空气中SO2和NO2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整体呈现出倒"N"型,而工业废气排放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表现为"N"型。典型的EKC理论不适用于解释石家庄市PM10浓度的变化趋势。政策分析表明,石家庄市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中,迫切需要加强大气环境治理,转变经济增长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  相似文献   

4.
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促进经济、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徐匡迪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拓展到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上,认为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为倒U形关系:当工业化初级阶段,对能源消耗较小,贫困而清洁;在工业化发展加速阶段即重化工业阶段.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将作为制度形式之一的市场化进程引入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程,以中国和东中西部3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考察市场化进程对 EKC 存在性和 EKC 转折点的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和东中部地区 EKC 均呈倒 U 型,市场化进程与环境污染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市场化进程提高,有助于 EKC 转折点提早出现,即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西部未呈现倒 U 型。政府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政策推进市场化进程,以便更好地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赵芳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8):109-112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拱迷,本文选取吉林省1990~2006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吉林省环境库兹涅茨计量模型,并据此分析吉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吉林省人均GDP与人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及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主要环境指标的模型曲线呈现"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N"型特征.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经济发展呈现下降趋势,而人均废气及固体废物产生量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中国31个省份本地与异地之间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问题以及经济变动、能源结构影响。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污染的高聚集区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与这两大经济增长极相连接的中部地区,本文认为产业转移是其重要原因,产业转移加深了地区间经济与污染的空间联动性,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显现。建立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回归模型,发现污染水平与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变动息息相关。此外,雾霾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倒"U"型关系并不存在或还未出现,即随人均GDP的持续增长,污染水平不断上升。综合实证分析得到,邻近地区的产业转移所换取的环境质量改善仅仅是短期的。由于污染溢出的存在,环境规制更严格的地区,如北京、天津等地不能获得其规制的全部利益。治理雾霾,区域间联防联控势在必行。长期看,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是治理雾霾的关键,而短期看,减少劣质煤的使用是较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横向研究方法,利用44个国家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关于建筑业产业成长发展轨迹的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中建筑业增加值的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呈现倒U型,符合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假说。基于该回归模型,对我国十一五期间建筑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发展水平高于回归预测值的原因,并提出为实现我国建筑业理性、可持续的发展,应从人才、企业、投资、科技创新几个方面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1997~2016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特征, 基于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该地区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口、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与已有研究不同, 本文技术进步指标的测算同时纳入技术投入和技术产出因素。结果表明, 各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口, 每增长1%, 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1.914%, 其次分别是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 整体技术进步实现的碳排放的减少量小于其带来的增加量, 技术进步水平并未达到使碳排放减少的程度; 人均GDP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的研究结果不支持倒“U” 型的库兹涅茨曲线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产业集聚引发的外部性出发,通过 EG 系数精确计算了中国 2000~2016 年中国 20 个制造类产业的集聚度,并构建联立方程组综合考察了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且当前绝大多数行业处于产业集聚系数转折点的左半段;(2)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间亦呈现环境库兹涅茨U型曲线,并且生活水平的提高能使人们有更强的意愿和投资来改善环境;(3)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环境污染均有显著正影响,环境污染程度高的行业也是产业集聚度高的行业。因此应降低地方保护主义,促进企业专业化生产和鼓励各地区分工协作,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30个省份2000~2010年主要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省域按照"排放———效率"类型分为四大类,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建模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市化率以及碳排放强度对4类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4类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是4类地区碳排放共同的驱动因素;对于高排———低效地区和低排———低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呈倒U型关系,高排———高效地区与低排———高效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之间并无显著的倒U型关系;另外,能源消费结构与4类地区碳排放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对上述差异做出分析与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产业部门角度出发,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与部门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三次产业的部门能源强度在能源强度曲线所处的阶段,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这30省份中,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与其部门能源强度均服从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且存在长期均衡负相关关系,即目前中国三次产业的部门能源强度均处于下降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行阶段。2)能源利用率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有差异,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三次产业的部门能源强度每减少1%,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增加效应依次递增,分别增加0.788%、0.884%、1.566%。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下降。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不再仅依赖能源消费量的增加,更需要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新推动力的第三产业,降低能源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需求也很迫切。  相似文献   

13.
以9个能源消费大国2001—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Super-SBM模型构建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样本国家的绿色经济增长水平,并基于面板门槛回归,审查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下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N"型,即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能源消费转型程度才能促进绿色经济增长;(2)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过程中,提高技术,尤其是能够推动技术前沿的新兴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绿色经济增长水平;(3)若大量的技术资源没有用于研发新兴技术,而是用于改善、维护已有的技术设备,则不利于在能源消费转型过程中绿色经济增长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上海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建立了回归模型探讨上海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能源消费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实现上海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物质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210003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研究了1995—2002年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相关指标,发现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总量和物质输出总量巨大,自然环境的生态压力短期内无法得到缓解;人均物质需求量不高,物质生产力也很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出倒“U”型,最高点出现在人均收入700美元,然后进入下降通道;技术水平是影响物质需求总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出口能源中的煤炭存在巨大隐藏流是导致生态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1978—2018年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生产总值的实际数据为样本,应用简单散点图、Pearson相关系数法、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978—1990年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而1991—2018年存在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的脱钩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新疆2007-2017年间经济生产总值、总能源消费(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生产总值及其能源消费、第二产业各部门的产值和能源消费以及各地州能源消费和经济生产总值,采用脱钩模型(Tapio弹性分析法),分析了新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发展如果不能与经济发展保持相应的数量关系,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受阻。这种数量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费数量和经济发展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源强度);二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三是能源建设时间与经济发展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中国工业转型特征明显,行业CO2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走势,但2003年工业再度重型化和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排放强度明显上升。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详细考察了中国工业CO2库兹涅茨曲线(CKC)的类型及成因。主要结论是:中国工业CKC呈"N型"走势,而非传统的"倒U型",即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在倒U型走势之后又形成拐点,出现"重组"现象;投资规模与排放显著正相关,研发强度不是影响排放的主要因素,CO2排放是个动态调整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有助于降低排放,减排治理政策应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环境规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周维明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1):136-138
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基本都是相对指标,本文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人力资本发展、地区发展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存在.但从收入的绝对数看,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就是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